APP下载

疑问语气和焦点对汉语声调音高实现的影响

2022-01-21王余娟黄贤军吕士楠

声学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阴平阳平音域

王余娟,黄贤军,吕士楠

(1.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重庆 400054;2.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0;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0 引 言

作为声调语言,汉语语句中的声调和语气信息都通过基频的变化表达出来;声调处于音节水平,表现为不同的调型,主要用于区别词汇意义;而语气则在更大的韵律单元上起作用,用于传递说话人不同的意图、态度甚至情绪等信息。通过跨语言比较发现,陈述和疑问两种语气存在于多种语言之中,并且陈述句和疑问句具有不同的语调模式,一般来说,疑问语调更高[1-3]。

对于普通话而言,陈述句具有下降趋势的语调,而疑问句的语调会由于句式类型、句子末尾是否存在语气助词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差异。通常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是上升的,尤其是在没有语气助词结尾的一般疑问句中。对此,Gu等将句末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称为语调疑问句或无标记疑问句(intonation question or unmarked question),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称为语气词疑问句(particle question),在Fujisaki模型中,两种疑问语调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4]。通过上升调能传递出说话人对信息的不确定或询问等作用[5]。

汉语普通话和粤语的研究均发现,疑问语调对声调调型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处于句子末尾的音节。当声调的调型与疑问语调的上升趋势一致时,如阳平和上声,两种声调的音高上升程度会增大;当声调的调型与疑问语调的上升趋势不同时,如去声声调会中和化,调型变得扁平[6-7]。

在言语交流中,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语句中通常会有焦点存在。在陈述语句中,焦点成分通常表现出音域扩大、时长增加以及音强的增强[8]。并且焦点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焦点成分本身:焦点引起的音高重调,一方面使得负载焦点的部分音域增大,另一方面焦点后成分的音高降低和音域压缩[9],焦点的作用范围也可延伸至句末[10]。王韫佳等[11]考察了普通话的四种声调分别在陈述句中焦点和非焦点位置上的音高实现问题,并对目标词的调域及目标声调的高音点和低音点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到了丰富的结果,比如焦点对声调音高的作用方式在句中不同位置有不同表现,句首焦点词的调域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展,而句末焦点词的调域整体上抬,并且不同声调在焦点条件下音高升高的程度不同。

当疑问句中也存在焦点时,Liu等[12]主要考察了焦点在陈述句,和是非问句、反问句等疑问句中的表达问题。结果发现,疑问和陈述语句中焦点的音高实现方式总体上是类似的,都表现为焦点词音域扩展以及焦点后的音高降低,而焦点前的词影响不大;虽然声调在他们的实验设计中也是一个因素,但作者并没有对每种声调的音高表现像王韫佳等[11]那样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设计特定声调组合句子的方法,进一步考察在具有焦点的陈述和疑问语句中,疑问语气的音高提升作用和焦点后的音高降低作用,对每个声调的音高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中疑问句有带和不带语气助词“吗”两类。由于句子由特定的声调序列构成,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不同声调的音高和调型的渐进变化。通过分析,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疑问语调的作用仅仅出现在句末,还是句子起始处的整体提高?(2)当疑问句中有窄焦点时,在疑问语气与焦点的双重作用下,焦点词前、中、后三个位置、四种声调的音高表现具有怎样的规律。

1 方 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语句为主谓宾句式,由双音节词组合而成。将双音节词首音节的声调固定为阴平声,根据普通话中的4种声调,得到4种声调组合类型,分别为11、12、13和14。每组句子只包含其中一种声调组合,共产生4类句子:“专家参观加工车间(11111111)”、“孙晨拆除心形花坛(12121212)”、“工厂缺少生产资本(13131313)”和“超市增设优质分店(14141414)”。

这是一个2(焦点)×3(句式)×4(声调)的实验设计,以11组合的“专家参观加工车间”为例,朗读方式有以下6种:

(1)陈述句,宽焦点语境:是对提问“发生了什么事?”的回答;即,基线句条件。

(2)陈述句,窄焦点语境,强调谓词:是对“专家清扫加工车间。”的纠正;即,专家参观加工车间。

(3)一般疑问句1即句末不带语气助词“吗”(简称:疑1),宽焦点语境:对整个句子“专家参观加工车间”进行是非提问;即,专家参观加工车间?

(4)一般疑问句1即句末不带语气助词“吗”,窄焦点语境:着重对“专家参观加工车间”的谓词进行是非提问;即,专家参观加工车间?

(3)、(4)条件要求发音人不使用疑问语气助词,将疑问语气表达出来。

(5)一般疑问句2即带语气助词“吗”(简称:疑2),宽焦点语境:用带语气助词“吗”的疑问句,对整个句子“专家参观加工车间”进行是非提问;即,专家参观加工车间吗?

(6)一般疑问句2,窄焦点语境:用带语气助词“吗”的疑问句,着重对“专家参观加工车间”的谓词进行是非提问;即,专家参观加工车间吗?

1.2 发音人和朗读方式

发音人共6位,均是播音专业大四本科生,其中女发音人4位,男发音人2位,年龄在 21~24岁之间。朗读前,对语句的朗读顺序事先进行了伪随机排列。录音时,要求发音人用中等语速、以新闻广播风格,按不同方式把句子朗读出来。对于目标句,发音人重复朗读3遍,共计432句。

1.3 数据处理

声音材料在录音时为单通道16位采样,采样率为44 100 Hz。

首先,在Praat中借助ProsodyPro[13],对录制的实验材料进行声学分析,提取出不同时间的基频(Hz)。

然后对测得的男女发音人的基频值,按半音转换公式(1),转换为以半音值St表示的音高。

其中,F0为基频测量值,F0,ref为基频参考值。女发音人的参考值取90 Hz,男发音人的参考值取60 Hz。

最后,对时长进行归一化。为了便于将每个声调的音高曲线完整地表现出来,对每个音节等距离取10个时间点所对应的音高,然后对每位发音人3遍朗读的结果进行平均,得到4种声调组合在6种条件下,每个发音人的平均音高曲线。将6位发音人相同条件下的音高曲线进一步平均后,得到所有发音人的平均结果。以阴平-上声组合为例,其音高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词首和词末音节的声调在不同条件的变化。

因为本研究目的是考察疑问语气和焦点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在实验设计中重点观察双音节词末音节的声调。因此,为了更清晰地说明4类声调在不同条件下的音高变化,在实验结果中只讨论词末音节以及句尾带语气助词的音高曲线。

对每个声调的音高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阴平声取平均值,阳平和去声取高音点和低音点,上声取低音点及低音之后的高点。

本实验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实验结果展开统计分析:

(1)分别在含与不含焦点的疑问句中,与对应的陈述句相比,考察疑问语气对4种声调的影响。

(2)分别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考察焦点对4种声调的影响。

(3)比较句末带与不带语气助词“吗”对疑问句音高曲线产生的影响。

除了进行统计分析外,还采用沈炯[14]的“声调聚合”语调分析方法,通过聚合体的音域移动来考察疑问语气和焦点对声调的影响。

2 结 果

2.1 疑问语气的音高提升作用

2.1.1 宽焦点条件下疑问句与陈述句的音高差异

在宽焦点条件下,句末无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中,与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对4种声调的作用,如图2所示。

分别对4种声调在宽焦点疑问句和陈述句中的音高差异,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四种声调在宽焦点疑问句与陈述句中的音高差异Table 1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broad-focused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图1 阴平-上声组合下6位发音人的平均音高曲线Fig.1 Mean pitch contours of 6 speakers under Yinping and Shang tone combination

图2 宽焦点条件下疑问语气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2 The influence of interrogative mood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in broad-focused condition

由图2和表1可知:(1)对于阴平、阳平和去声的高音成分,随着句子的展开,疑问句显著高于陈述句,并且越接近句末,与陈述句的差异越来越大;而疑问语气对于上声低音点后的高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句末最后一个音节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上。(2)对于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低音成分,与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一致地提高了它们低音点的音高。

从音域上看:(1)疑问句的音域上限是逐步抬高的;(2)疑问句的音域下限虽然与陈述句的差异越来越大,但基本保持在水平状态。疑问与陈述句音高下限的差异逐渐增大,是由于陈述句的低音线,在音高下倾的作用下,越接近句末,降低程度越大造成的。

2.1.2 窄焦点条件下疑问句与陈述句的音高差异

在窄焦点条件下,与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对4种声调的作用,如图3所示,图中陈+焦表示陈述语句+窄焦点,疑1+焦表示疑问语气+窄焦点。

对4个声调的音高,进行“窄焦点疑问-窄焦点陈述”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图3和表2可以得出,在焦点词位置上:(1)窄焦点疑问句的阴平声明显高于窄焦点陈述句。(2)对于阳平和去声高音点,窄焦点疑问句与窄焦点陈述句没有显著差异。(3)疑问语气显著提高了焦点词位置上的阳平、上声和去声低音点的音高。

在焦点词后,疑问句中4个声调的高音点和低音点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陈述句条件,表现出音域上限和下限的显著提高及音域的窄化。

表2 四种声调在窄焦点疑问句和窄焦点陈述句的音高差异Table 2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focused interrogative and declar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图3 窄焦点条件下疑问语气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3 The influence of interrogative mood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in narrow-focused condition

2.2 焦点的音域扩大及其后的音域压缩作用

2.2.1 宽焦点陈述句与窄焦点陈述句的音高差异

当陈述句中有窄焦点时,与宽焦点条件相比,焦点对4种声调的影响,如图4所示,图中宽表示宽焦点,窄表示窄焦点。

分别对陈述句中4个声调的音高,进行“窄焦点-宽焦点”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图4和表3可知,在陈述句中,(1)对于具有高音成分的阴平、阳平和去声,焦点的作用具有比较一致的规律性:焦点显著提升了焦点词上这3种声调高音成分的音高,并对焦点后的高音成分显著降低。(2)当句中有焦点时,焦点词前的阴平和去声高音点也有显著降低。(3)焦点对低音成分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了焦点词处上声的低音点。因此,以上结果说明,焦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声调的高音成分上。

从音域上看:(1)焦点词末音节的音域具有明显的向上抬高和向下扩展。(2)焦点对其后的音域压缩作用主要表现在音域上限的降低上,而对音域下限影响不大。(3)并且音域上限的降低和音域压缩不仅仅表现在焦点后,也呈现在焦点前。

2.2.2 宽焦点疑问句与窄焦点疑问句的音高差异

当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中有窄焦点时,与对应的宽焦点疑问句相比,焦点对4种声调的影响,如图5所示。

表3 四种声调在窄、宽焦点陈述句中的音高差异Table 3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focused and broadfocused declar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图4 陈述句窄焦点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4 The influence of the narrow focus in declarative sentences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图5 疑问句窄焦点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5 The influence of the narrow focus in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分别对 4个声调的音高,进行“窄焦点疑问-宽焦点疑问”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四种声调在窄、宽焦点疑问句中的音高差异Table 4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focused and broad-focuse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由图5和表4可知,当疑问句中有窄焦点时,与宽焦点的疑问句相比,(1)在焦点词上,疑问句的焦点显著提升了焦点词上阴平声和去声的高音点,并显著降低了上声的低音点。(2)在焦点词后,焦点对其后阴平、阳平和去声的高音成分显著降低,而对其后低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从音域上看,当疑问句中有窄焦点时,与宽焦点的疑问句相比,表现为焦点词上的音域扩大以及焦点词后音域上限的压缩,而窄焦点对其后音域下限的影响不大,这与陈述句中窄焦点对其后音域下限的作用类似。

2.2.3 窄焦点疑问句与宽焦点陈述句的音高差异

通过与宽焦点陈述句的比较,进一步考察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结果如图6所示。

对4个声调的音高,分别进行“窄焦点疑问-宽焦点陈述”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图6和表5可以得出,在焦点词位置上:(1)阴平均值、阳平高音点和去声高音点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宽焦点陈述句条件,说明带焦点的疑问语气整体上会显著提高焦点词的音域上限。(2)由阳平和去声低音点的显著差异,表明带焦点的疑问语气也显著提高焦点词的音域下限。(3)结合表2中窄焦点疑问句的阴平声显著高于窄焦点陈述句的结果,说明相比于宽焦点的陈述句(基线句),疑问语气和焦点对阴平声存在音高提升作用的叠加,使得疑问句中焦点位置上被重读的阴平声调音高值最大。(4)虽然表5中窄焦点疑问句条件下的阳平和去声高音点显著高于对应的宽焦点陈述句,但结合表2中两者在窄焦点疑问句与窄焦点陈述句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与宽焦点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对阳平和去声高音点只表现出了焦点的提升作用,而没有语气和焦点作用的叠加。(5)相比于宽焦点陈述句,由于窄焦点的音域扩展作用是降低低音点音高的,而疑问语气的作用是提高低音点音高的,因此,对于阳平、上声和去声低音成分,疑问语气和焦点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中和,使得双重作用下的音域下限,如图5和图6所示,介于宽焦点疑问句和宽焦点陈述句之间,且显著高于窄焦点陈述句。而在焦点词后:(1)由于焦点对其后高音成分的音高降低作用,使得窄焦点疑问句的高音成分,显著低于对应的宽焦点疑问句,但仍显著高于窄焦点陈述句。从音域上看,双重作用下焦点词后的音域上限,与宽焦点陈述句的音域上限差别不大。(2)对于窄焦点疑问句的音域下限,结合图5、图6和表5,虽然显著高于窄焦点的陈述句和宽焦点的陈述句,但与宽焦点疑问句的音域下限差异不显著。

表5 四种声调在窄焦点的疑问句和宽焦点陈述句的音高差异Table 5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focused interrogative and broad-focused declar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图6 四种声调在窄焦点疑问句与宽焦点陈述句下的音高差异Fig.6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narrow-focused interrogative and broad-focused declarative sentences for 4 lexical tones

2.3 句末语气助词对疑问句音高曲线的影响

句尾是否带语气助词“吗”,在宽焦点疑问句中的差异,如图7所示。

分别对两种疑问句4个声调的音高,进行“无语气助词-有语气助词”的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图7和表6可知,句尾是否有疑问语气助词,对于阴平声和去声的影响不大。对于阳平和上声,疑问语气助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句末的词上,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中,句末阳平声的高音点显著高于带语气助词的条件;以及句末的上声会由半上变为全上。

表6 四种声调在有无语气助词疑问句中的差异Table 6 Pitch differences between broad-focuse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th and without modal particle for 4 lexical tones

在音域上,相比于句尾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的音域表现出微弱的上扬,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

上述结果在句尾带与不带语气助词“吗”的两种窄焦点疑问句中,如图8所示,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图7 宽焦点条件有无疑问语气助词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7 The influence of broad-focuse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th and without modal particle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图8 窄焦点条件有无疑问语气助词对4种声调音高的影响Fig.8 The influence of narrow-focuse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th and without modal particle on the pitch of 4 lexical tones

3 讨 论

虽然在孤立发音下,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会表现出赵元任先生“五度标记法”的55、35、214和51调值,但在实际语流中,声调的调值甚至调型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本研究通过设计特定声调组合句子的方法,并将统计分析和沈炯的“声调聚合”语调分析[14]相结合,通过聚合体的音域移动,综合考察了疑问语气和焦点两种因素对普通话四种声调音高的影响规律。下面将从四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与总结。

3.1 疑问语气的音高提升作用

3.1.1 宽焦点疑问句与宽焦点陈述句音高曲线的比较

通过对宽焦点陈述句和宽焦点疑问句中不同位置声调高音成分的比较,本研究发现,虽然在部分条件的第一个词上就出现了语气效应,但对于阴平和阳平,从第二个词开始与陈述句出现显著差异,并且随着句子的展开,语气的效应越来越大。通过不同声调低音成分的比较,发现从第一个词末音节开始,疑问句的低音点就显著高于陈述句的低音点。具体表现在每个声调上:(1)相比于陈述句,疑问语气提高了阴平声的音高,以及阳平声、上声和去声高音点和低音点的音高;(2)并且疑问语气对不同位置、不同声调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但对句子最后一个音节的影响最大。(3)在调型上,疑问语气会增大阳平和上声两种声调的上升程度,而降低了去声的下降程度,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大致相同[6-7]。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音域上看,虽然疑问句的音域上限是逐步抬高的,但音域下限基本保持水平。它与陈述句的差异主要是由陈述句的音域下限不断降低造成的:随着句子的展开,陈述句的音高曲线在降阶[15]和音高下倾[16]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降低,越接近句末,陈述句音域下限降低越明显,造成与疑问句的差异越来越大。因此,两种语气在高音成分上的差异,是由疑问句中的高音成分提高造成的,而在低音成分上的差异,则是由陈述句中低音成分的降低造成的,这是以往研究所没有发现的。

3.1.2 窄焦点疑问句与窄焦点陈述句音高曲线的比较

通过比较窄焦点陈述句和窄焦点疑问句中不同位置及声调的音高差异,发现在焦点词上,疑问语气显著提高了阴平声的音高,以及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低音点的音高;而在焦点词之后,疑问句中4个声调的高音点和低音点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陈述句条件,表现出音域上限和下限的显著提高及音域的窄化。

因此,相比于陈述句,普通话中疑问语气的上升趋势不是Lieberman[17]所认为的仅仅出现在句末的几个音节上,也不是Shen[18]所提出的疑问句基频的整体提高;而是从句首开始,疑问句低音线就显著高于陈述句的低音线,并且在高音成分上,越接近句尾,陈述句与疑问句之间的音高差异越大。

3.2 焦点的音域扩大及焦点后的音域压缩作用

3.2.1 窄焦点陈述句与宽焦点陈述句音高曲线的比较

通过比较有无焦点的陈述句,结果发现,焦点词的音域是扩大的,焦点后的音域是缩小的,这与Wang等[8]的研究结果大致相似。但本实验结果还发现,焦点词后成分的音高值并不是都降低了,焦点的有无对其后的上声低音点的影响程度不大。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上声没有汉语声调音域中的高音点的缘故。由图1可见,如果在词的范围内比较宽、窄焦点对声调的影响,同样呈现了焦点音高域的展宽和相邻词音高域的压缩。另外,虽然焦点后阳平和去声低音点略有降低,但降低的程度不如高音成分显著。因此,陈述句中的焦点对其后成分的音高降低和音域压缩作用,主要表现在阴平、阳平和去声的高音成分上。

3.2.2 窄焦点疑问句与宽焦点疑问句音高曲线的比较

与宽焦点的疑问句相比,疑问句中的窄焦点使得焦点词上音域扩大以及焦点词后音域压缩,与陈述句中的焦点后音域压缩作用类似的是,这种压缩也主要表现在声调的高音成分上;同时还伴随焦点后音域下限的轻微上升,总体使焦点后的音域窄化。这与Liu等[12]对疑问句存在焦点时整体趋势的观察结果一致。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实验在陈述句条件下还发现,焦点词前的阴平声和去声高音点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焦点对音高的“三区段调节”模式中[19],焦点前的音高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焦点的音域上限压缩具有双向性,不仅仅表现在后随的语言成分上,同时应该看到焦点前也会有类似的音高压缩现象。

3.3 与宽焦点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

与Liu等[12]不同的是,本研究还通过窄焦点疑问句与宽焦点的陈述句(即基线句)的对比,进一步分析疑问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结果表明,双重作用对每种声调的影响分别为(1)在焦点词位置上:①对焦点词末的阴平声,存在语气和焦点对阴平声音高提升的叠加作用,使得疑问句中焦点位置上被重读的阴平声调音高值最大。②双重作用下阳平和去声的高音点,与有焦点的陈述句条件没有显著差异,即没有表现出叠加作用。③双重作用对阳平、上声和去声低音成分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中和,使得焦点词末声调的低音成分介于宽焦点的疑问句和陈述句之间。(2)对焦点词后的声调:①焦点降低了其后的高音成分,使得阴平声及阳平、去声的高音成分,比不含焦点的疑问句低;但在音域上,双重作用下的音域上限与宽焦点陈述句的音域上限差别不大。②对于各声调的低音成分,虽然与宽焦点疑问句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窄焦点陈述句。

3.4 句末有无疑问语气助词对音高曲线的影响

无论句中是否有窄焦点,相比于句尾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的音域表现出微弱的上扬,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具体对每个声调的影响上,句尾是否有疑问语气助词,对于阴平声和去声的影响不大。对于阳平和上声,疑问语气助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句末的词上。不带语气助词的疑问句中,句末阳平声的高音点显著高于带语气助词的条件;句末的上声会由半上变为全上,这也是以往研究没有发现的。

4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疑问语气和焦点对音高曲线的作用都是全局性的,会影响每种声调的音高值和调型,但对句中不同位置、不同声调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1)宽焦点条件下,疑问句各声调的低音点从句首开始就显著高于陈述句,但疑问句音域下限基本保持水平,由于陈述句的音域下限不断降低,造成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疑问语气还提高了阴平声以及阳平、去声的高音点,使得疑问句的音域上限是逐步升高。(2)与窄焦点陈述句相比,窄焦点疑问句中的焦点词上,疑问语气显著提高了阴平声的音高,以及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低音点的音高;而焦点词后,疑问句中4个声调的高音点和低音点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陈述句条件,表现出音域上限和下限的显著提高及音域的窄化。(3)陈述句的焦点使焦点词位置的音域扩大,焦点词后的音域压缩,但焦点词后音域压缩主要表现在音域上限的降低上,对音域下限的影响不大;并且音域上限的降低和音域压缩不仅仅表现在焦点后,也呈现在焦点前。(4)当疑问句中有窄焦点时,与宽焦点的疑问句相比,总体表现出焦点词上的音域扩大以及焦点词后的音域压缩,并且焦点对其后音域下限的影响也不大。

但与宽焦点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为(1)在焦点词上:①对阴平声的音高提升存在叠加作用;②而双重作用对阳平和去声的高音点没有叠加,表现为与有焦点的陈述句条件没有显著差异;③双重作用对阳平、上声和去声低音成分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中和,使得焦点词末声调的音域下限介于宽焦点疑问句和宽焦点陈述句之间。(2)对焦点词后的声调:①焦点降低了疑问句焦点词后的高音成分,使得其后的阴平声及阳平、去声的高音成分,比不含焦点的疑问句低,最终导致双重作用下焦点后的音域上限与宽焦点陈述句的音域上限差别不大。②对于焦点后声调的低音成分,虽然与宽焦点疑问句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陈述句。总之,实验结果所揭示的疑问语气、焦点和声调之间的交互关系,为言语工程技术中的韵律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阴平阳平音域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孟家拉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声学实验分析
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养子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