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2022-01-21马乔炎曹倩张平张建秀王立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肌红蛋白正性二聚体

马乔炎,曹倩,张平,张建秀,王立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临床仍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冠脉血管重构,冠脉造影对疾病早期灵敏度不佳,常显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易造成漏诊及误诊[1,2],因此积极寻找引起冠心病发生冠脉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对提高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D-二聚体(D-dimer)是体内凝血活化指标,也是预测缺血性卒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等的新型生物标志物[3,4]。肌红蛋白(Myo)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5,6],但D-二聚体、肌红蛋白与冠脉重构的相关性较少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水平,拟探究其与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重构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冠心病冠脉血管重构的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分析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86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3例(确诊为冠心病)和对照组63例(非冠心病者)。纳入标准:胸痛胸闷症状;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存在至少1支主要冠脉或其主要分支血管直径狭窄≥50%;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者;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收集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平均体质指数(BMI)、基础性疾病等指标及入院12 h内血清标本。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采用Artis Zee Floor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德国,西门子)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Syngo MMWP(VE32B)工作站中Circulation软件分析病变相关血管狭窄最重处的斑块性质,将软斑块、夹层、血栓或斑块破裂定义为高危斑块。冠脉造影后行IVUS(美国Boston Scientific公司)检查,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100~200 μg及肝素3000~5000单位,将探头(频率40 MHz)放至靶病变远端,检查中连续记录影像。血管重构指数(RI)=病变处外弹力膜面积/参考段血管外弹力膜面积(远端与近端的均值),参考部位取自距离病变部位10 mm内远端及近端正常血管段。RI≥1.05为正性重构(扩张性重构);RI<0.95为负性重构(收缩性重构),0.95<RI<1.05为无重构[7]。负性重构及无重构为非正性重构(非正性重构组)共72例,正性重构者(正性重构组)51例。

1.2.2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22401706)水平。

1.2.3 D-二聚体及肌红蛋白检测采用干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试剂盒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康德乐大药房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eneyU检验。采用Spearman法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水平与RI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2.2 冠心病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水平比较与非正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冠心病患者RI、血清D-二聚体与肌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与肌红蛋白水平比较[(x±s)/M(P25,P75)]

2.3 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与肌红蛋白水平与RI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与肌红蛋白水平均与RI呈正相关(r=0.403、0.593,P<0.05),图1。

图1 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左)、肌红蛋白(右)水平与RI相关性分析

2.4 影响冠心病患者血管重构的单因素分析正性重构组、非正性重构组在冠心病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糖尿病、高危斑块、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正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比例、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表3。

表3 正性重构组与非正性重构组临床资料比较

2.5 影响冠心病患者血管重构的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清D-二聚体与肌红蛋白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管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4。

表4 影响冠心病患者血管重构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脉重构是冠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弹力外膜横面积增加或减少的现象,其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影响管腔面积及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常用静态评估法通过计算RI评估冠脉重构,临床尚有争议,寻找新型血清学标志,结合RI可能对冠心病血管重构的诊断更具临床价值。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与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有关,见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肌红蛋白正常人含量很低,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可释放入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正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冠心病患者RI、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均与RI呈正相关,提示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发生冠脉血管重构有关。

影响冠心病发生及疾病进展的因素众多,其中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9]。hs-CRP是一种灵敏血清炎性指标,与冠心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10,11]。本研究中,与非正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比例、hs-CR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冠脉发生血管重构有关。但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不是引起冠心病冠脉血管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纳入病例异质性及选择范围局限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发现,D-二聚体、肌红蛋白可预测冠脉重构风险,有潜力成为冠脉正性重构的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肌红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冠脉正性重构有关,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行验证采用RI评估冠脉血管重构与其他评估标准对结果的影响差异,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肌红蛋白正性二聚体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床旁即时检测仪用于野外军训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应用研究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