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影响

2022-01-20汪芸玏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导向整体效能

杨 芳 沈 菲 汪芸玏 吴 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214000

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且活动后症状加重,发病群体以40 岁及以上群体为主[1]。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注重对护理的全方位干预,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而充分体现护理干预的人文性特点[2]。但是有研究指出,在整体护理干预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遵医行为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了护理干预的效果[3]。以问题为导向的理念是近年来逐渐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护理干预中的一种理念,它要求以患者为核心,将患者需要学习或掌握的内容以问题为轴的形式呈现,旨在发现问题背后的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4-5]。鉴于此,本研究纳入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析基于问题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3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72.31±2.45)岁;平均病程(7.02±0.56)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art Association,NYHA)[6]分级,Ⅰ级12 例,Ⅱ级31 例,Ⅲ级7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 例,初中18 例,高中10 例,大学及以上8 例。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72.58±2.50)岁;平均病程(7.04±0.57)年;NYHA 分级,Ⅰ级10 例,Ⅱ级32 例,Ⅲ级8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 例,初中20 例,高中9 例,大学及以上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药物干预:指导患者用药,提升用药的科学性,帮助患者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减少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②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耐心地沟通,逐步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③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向患者宣教疾病健康知识,纠正认知偏差,减少因此产生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宣教疾病治疗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明白遵医治疗的有效性,提升治疗的效果。④饮食指导: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注重饮食的科学性,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⑤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到广场舞、象棋社、太极俱乐部等老年社会团体活动中,与身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活动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鼓励患者家属支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⑥康复训练: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病情恢复、年龄情况、性格特点等,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指导其在早、晚餐后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健身操、慢走等,每次量不宜过大过多,一般控制在30~60 min 内。⑦出院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前往医院复查,每个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对错误的地方予以指导。

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融入基于问题导向的理念,以此实施整体护理干预。①确定问题:患者入院后,评估病情,随后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类进行整理和总结。随后制订学习的内容和计划,尽可能地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比如可以设计动画的形式,告知患者何为冠心病、发病因素是什么、如何治疗等。②以问题为导向小组讨论:借助多媒体对冠心病的发病场景、症状表现等进行演示,并在演示的过程中明确学习的目的,并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分组的形式组织患者开展讨论,鼓励患者向病友发表自身的看法,在讨论后小组形成统一意见。③评价阶段:评估患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实践运动)的情况,评估后若发现存在问题,则第一时间予以指导并纠正。总结分析本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疾病知识,对于之前未能够讲解到的内容再次进行系统化地讲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7]进行评价。量表总共10 个问题,每个问题有4 个选项,分别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采用正向计分,依次为1、2、3、4 分,评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

比较两组遵医行为,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Cronbach’s α 为0.851)。包括遵医嘱用药、遵医饮食、遵医运动、遵医休息、遵医复查,总分为100 分。90~100 分为完全依从,80~<90 分为大部分依从,60~<80分为基本依从,0~<60 分为不依从。总依从性=完全依从性+大部分依从性+基本依从性。

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信效度检验α 为0.896)。调查表涉及到疾病概念、症状、病因、诊断、治疗等内容,问卷总分为100 分。90~100分为全部掌握,80~<90分为大部分掌握,60~<80 分为基本掌握,0~<60 分为未掌握。总掌握程度=全部掌握度+大部分掌握度+基本掌握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GSE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GSES 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比较(分,)

2.2 两组遵医行为的比较

观察组遵医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的比较[例(%)]

2.3 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识总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中,主要措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而对于轻度患者而言往往选择药物保守治疗[8-13],建立在科学治疗的基础上,若能够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更好地缓解症状,稳定病情,逐步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14-18]。常规护理干预尽管可以配合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全面性、整体性等特点的缺乏,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必须进一步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中。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建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考虑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其最大的特点是整体性和全面性,其应用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随着学界对整体护理干预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报道指出,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不够深入,无法充分理解存在的问题,导致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遵医行为出现问题,若能够加以改善,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20-23]。问题导向式整体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让患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加配合治疗的进行,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患者需要考虑到各种途径获取答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患者的知识面,还能够逐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4-25]。本研究中,观察组GSES 量表评分在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增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基于问题导向,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更好地应对疾病及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取得社会支持,从而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26]。在遵医行为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升高,提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整体护理干预的实施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使得患者在团队中共同发挥,积极地去寻找问题,既能够增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并且相互协作、相互影响,遵医行为也因此获得提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并配合护理[27-28]。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可增强老年冠心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遵医行为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向整体效能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