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中医药领域中风后抑郁症研究热点和趋势

2022-01-20莫雪妮傅小红蓝百鑫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中风

莫雪妮 傅小红 吴 多 张 月 蓝百鑫 刘 姣 刘 娜 马 威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南宁 530200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常表现为表情冷漠、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属于中风最常见的并发症[1-2]。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PSD 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3-6]。与此同时,国内中医药治疗PSD 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通过传统的人工检索已无法精准地了解中医药领域PSD 治疗的研究趋势与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直观地展现学科发展的热点及趋势,并探索学科发展的前沿[7],以期为中医药治疗PSD 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检索词为“中医OR中医药OR 中药OR 民族药OR 矿物药OR 植物药OR 动物药OR 中西医OR 中成药OR 方剂”AND“脑卒中OR 脑血管闭塞OR 中风OR 脑血管病OR 脑梗死OR 急性脑梗死OR 缺血性中风OR 慢缺血性脑卒中OR 脑中风OR 卒中”AND“抑郁OR 焦虑OR 抑郁性神经症OR 神经症性抑郁OR 抑郁性障碍OR 抑郁障碍OR 心理疾病OR 情志异常OR 抑郁症状OR 抑郁情绪”,检索方式为主题精准,年份限定为2002 年1 月至2021 年4 月,共检索出1850 篇,剔除会议通知、征稿启事等不相关文献后,剩余1767 篇。

1.2 研究方法

首先从中国知网导出Rerworks 格式文献,然后运用CiteSpace 5.7.R2 进行数据格式转化,设置CiteSpace参数,时间跨度为2002—2021 年,时间切片为1 年,节点类型为“作者”“机构”“关键词”,阈值选g-index(k=25),修剪方式选用“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分别在2016 年和2019 年达到一定的高峰,虽然在2018 年有所回落,但发文量仍然较多,年均发文量达135 篇。由此可见科研人员对该领域的研究一直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相关研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见图1。

图1 2002—2021 年中医药领域研究中风后抑郁症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

2.2 作者合作可视化分析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表1 前10 位的核心作者

2.3 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分析

首先纳入研究的包含435 家科研机构,通过筛查,将各个机构重复名称进行归纳合并,节点数435 个,连线数212 条,网络密度为0.0022,从结果分析,主要为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与全国各个机构之间合作较为紧密,见图3。另外,发文量≥8 篇的科研机构有10 家,其中发文量最高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为21 篇,见表2。

表2 发文量≥8 篇的研究机构

2.4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共形成556 个关键词,2498 条连线,去除常规关键词,合并表达不同但同义的关键词,最终形成知识图谱,并统计出8 个出现频次≥21 次的关键词。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8 的关键词,见表3、图4。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频次≥21 次的关键词列表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LLR 模式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见表4、图5。本研究的网格模块度=0.3783,轮廓值=0.667,可以认为被划分出来的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时间线图中X 轴为文献发表时间,Y 轴为聚类编号,见图6。聚类包含的节点数目越多,该聚类编号越小。聚类#2、#4、#5、#6、#7 可知中西医治疗PSD 的证型分析、药物治疗等相关研究;#0 得知研究者探索心理康复对PSD 的治疗研究。由聚类#1 分析可知中医药对该领域在分子水平的干预机制与干预靶点的探究。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6 聚类时间线路图谱

表4 关键词聚类情况列表

2.6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可知,从2003 年的“中医药疗法”到2005 年的“颐脑解郁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到2015 年的“逍遥散”,不难总结出临床上中成药在治疗PSD 的应用越发的广泛。另外,在治疗上从2017 年开始注重“五行音乐”的研究,2018 年至今,“中医情志护理”也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出改善患者心理环境的重要性,见图7。3 讨论

图7 关键词突现分析

从作者及发文量来看,发文量最高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唐启盛团队,其从事颐脑解郁复方治疗PSD 的效果及相关机制的研究[8-10]。刘光辉团队主要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PSD 的效果临床观察[11-12]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但是通过图2 中可以看到不同高产团队之间的合作不够密切,地域分布也比较分散。从科研机构分布的知识图谱分析可知,目前中医药治疗PSD 研究机构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是研究该领域的主要力量,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各个机构内部有较为紧密地合作,且已经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高产机构之间合作不够密切。

通过关键词共现、时间线路图及聚类分析,可以看到中医治疗PSD 的主要辨证分型以肝郁气滞为主,治法为疏肝解郁,常用汤剂为建中解郁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13-14]。并且本研究发现,中医情志护理、音乐疗法及患者生存质量提升的数据分析是其研究热点[15-18]。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显著,针灸包括梅花针、磁圆梅针等[19]。针灸不仅治疗患者肢体障碍,亦可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因其肢体恢复效果明显,给予患者康复信心,更增加患者治疗效果[20-21]。meta 分析显示中医药可以提高PSD 的临床效果[22-24]。中医药治疗PSD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发现,PSD 患者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血清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载脂蛋白等物质显著低于正常人,通过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有效物质,从而有效治疗PSD[25]。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PSD 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未来该领域中不同的研究人员及科研团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共同推动中医药治疗PSD 的发展。另外,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加细化深入,不断加强基础实验的研究。最后,中医药疗法、中医情志护理、针灸及分子生物学是今后该领域的热点及趋势,应当深入研究,推动中医在PSD 的防治向高水平、深层次发展。同样,由于本研究文献收集仅限于单个数据库,且文献检索方式可能会造成个别数据的遗漏,故对该领域的分析可能存在局限。另外,本研究分析的结果建立在科学统计的基础之上,对临床及科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在实践运用当中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猜你喜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中风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专家访谈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赵进喜教授
大学英语MODEL教学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为例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