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糖尿病阴虚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1-20王世东李佳玥赵博旭张耀夫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阴虚证气阴图谱

李 状 王世东 张 华 李佳玥 唐 诚 赵博旭 张耀夫 蒋 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 10070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病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和/或相对不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70 岁糖尿病患者例数为1 亿2 千万,患病率达12.8%[1]。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基本病机,随着病程发展,燥热症状渐少,阴虚证的表现则贯穿始终。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及糖尿病阴虚证相关研究的深入,该领域文献数量迅速增长且种类多样,传统的手工检索及人工阅读,难以及时捕捉该领域发展的学术脉动,而可视化知识图谱能够明确显示学科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2]。本研究应用CiteSpace Ⅴ软件的共现分析功能,对糖尿病阴虚证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讨该领域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探寻其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文献数据取自CNKI 的中文期刊,检索时限为201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以“糖尿病”和“阴虚证”为关键词,从样本文献中提取信息并保存为Refworks 文本格式。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Ⅴ软件,设置时间分析切片为1 年,分别以Institution(研究机构)、Author(作者)、keyword(关键词)为网络节点,设置寻径网络、修剪切片网及修建合并网3 种网络裁剪方法,剔除无关的边缘节点,精简优化图谱表达,最终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与突现图谱以洞悉和揭示糖尿病阴虚证领域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主体间的合作情况以及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

2 结果

本研究共选择545 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2.1 年发文量及基金支持情况分析

2012 年及2017 年发文量各出现2 个峰值,其增长模式大致符合线性函数模型Y=3.0636X+31.1640,属于稳定增长趋势,见图1。受到基金支持的文献占总数量的51.9%,基金项目中比例最高者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技术支撑计划,见图2。

图1 年发文量分布情况

图2 文献基金支持情况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累计发文量在3 篇以上的合作网络团见图3,共有335 名作者纳入共现图谱,其中赵进喜、倪青、傅强,人均发文量在6 篇以上,为本领域核心研究人物,以赵进喜、倪青、柳红芳等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规模大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图3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3 文献研究机构分布

该领域研究机构共有267 个,发文量≥10 篇的机构仅有3 家,发文量≥5 篇的机构共有6 家,97%的机构发文量仅为1 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核心研究机构,发文量大;且从合作中介中心度看,该三家医院与其他科研主体合作情况最好,在糖尿病阴虚证领域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及较强的主导能力。除上述3 所主导型医学机构外,其他相关大学、中医院及相关医院科室研究分布较为平均,并已具备合作意识。见图4。

图4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4 研究热点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图谱 共捕获关键词373 个,结合高频次及高中心性的关键词词表分析可知,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是该领域中研究基础好、研究热度持续性强、学术研究地位高的主题。见图5。

图5 关键词共现图谱

2.4.2 关键词聚类图谱 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所有类团剪影度均>0.92,聚类效果较好,类团普遍成熟。类团#0“气阴两虚证”各成员关联紧密,规模亦最大,而“消渴”作为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中西医结合疗法、肝肾阴虚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介素-6等多个类团中,多方面的研究由此产生关联。见图6。

图6 关键词聚类图谱

2.4.3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0“气阴两虚证”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核心,“2 型糖尿病”是#0 中最早出现且词频最大的关键词,为该类团的研究重点。同时在#1“中西医结合疗法”中,“气阴两虚”是#1 中词频最大的关键词,且历年文献数量分布平均,研究持续性较好。见图7。

图7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2.4.4 关键词突现图谱 在证型方面,最早引起关注的证型是阴虚内热证及阴阳两虚证,后依次向肾阴虚证、阴虚血瘀证演变,最后发展至气阴两虚证。关注度最持久的热点是“肾阴虚证”与“六味地黄丸”,2018 年该领域研究方向开始涵盖不同类型的疾病和方剂,如“冠心病”“心绞痛”“竹叶黄芪汤”等,逐步形成复杂的研究脉络,该领域学术内涵向多方向充实。见图8。

图8 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3.1 气阴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为糖尿病阴虚证领域重要的研究证型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阴虚证领域文献数量基本属于增长趋势,预测未来数年文献数量可平稳增长,且其研究受到国家及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作者合作网络及文献机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多团队多核心模式,团队合作不会过分依赖核心人物,网络牢固性好,规避了学术壁垒的产生,有利于该领域全方面的发展。

结合关键词频次及突发性探测,“气阴两虚证”具有最强的突现度及中介中心性,推测该类研究将成为研究前沿及热点。气阴两虚证是复合证候,同时兼有气虚与阴虚的表现[3-4]。气虚证指气的诸多功能,如推动、固摄、防御、气化均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阴虚证,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以口干、舌红苔少、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证候[5]。气阴两虚证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见的证候之一,多种疾病及治疗措施因本证相互联系[6-8],研究思路因此得以扩展。肝肾阴虚证是2019 年至今突现度较高的热点,肾为先天之本,封藏人体精气;肝为将军之官,疏泄周身气机。一方面,患病日久则先天之本受损,封藏失司,精微从下窍流失,出现蛋白尿等糖尿病肾病表现。另一方面,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亦可变化他症,若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肝开窍于目,热扰营血,可见视网膜出血等眼部病变[9-10],若肝阳化风,损伤络脉,亦可表现为皮肤麻木瘙痒等症状[11-13]。肝肾阴虚证作为桥梁联系了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等疾病[14-16],同样是糖尿病阴虚证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证型。

3.2 冠心病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阴虚证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疾病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糖尿病导致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7-18]。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多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消渴”等范畴,吕仁和教授将其命名为“消渴病·胸痹心痛”,二者常合而为病,临床关系密切[19-20]。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以降糖和改善心肌血供为主,治疗效果有限,且长期服药不良反应明显[18]。因此中医防治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关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也是糖尿病阴虚证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糖尿病肾病以持续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为特征,最终可致肾脏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2]。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对糖尿病肾病有多方面的临床研究,如证候学研究和数据挖掘分析[17]、药物或针灸对于糖尿病肾病阴虚证相关疗效的观察分析[23-25]、各期糖尿病肾病与生化指标及血清蛋白组学的关系探索[26]。结合关键词突现图谱数据,自2018 年以来糖尿病肾病与冠心病突现度较强,是糖尿病阴虚证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疾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步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多靶点调节作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是中医把握病机、制订诊疗方案的有效方式。阴虚证贯穿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从初期的热伤气阴证到后期的肝肾阴虚证,均体现了其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清晰地展示了糖尿病阴虚证领域的发展脉络,既可深度明确相关证候分布情况,揭示病机的演变,又可结合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与时俱进,发现新的治疗方法,突显出其在大数据中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阴虚证气阴图谱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现代文献研究❋
绘一张成长图谱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