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道头煤矿小煤柱裂隙带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

2022-01-19李本一万敏中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煤柱钻杆氮气

*李本一 万敏中

(晋能控股煤业马道头煤矿 山西 037100)

前言

马道头煤矿8211面小煤柱开采,工作面矿压较大,工作面煤柱有很多裂隙与老采空区导通,小煤柱与邻近采空区漏风后极易自然发火,怎样防止这些煤柱裂隙带的自然发火,是工作面能否安全采出的关键。

1.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机理

马道头煤矿8211工作面开采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倾斜长度230m,走向长度2100m,煤层厚度为15m,U型通风,工作面风量为2100m3/min,开采煤层为Ⅱ类自然发火煤层,其最短发火期为52天,采用小煤柱开采。小煤柱开采的工作面比一般煤柱开采的工作面更容易自然发火,其自然发火的原因为:小煤柱在矿压的作用下,产生的裂隙比普通煤柱产生的裂隙更多,工作面顺槽的风流更容易渗漏到邻近采空区,使煤柱本身与邻近采空区的煤层均易氧化自然发火。煤柱裂隙与相邻老采空区的一部分形成了煤柱裂隙带,煤柱裂隙带范围很大,其范围可达到数十米,这样大的范围怎样注氮、注浆,是防火的难题。小煤柱与邻近老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原因是煤层裂隙漏风氧化,并不是漏风经过的所有地点都能引起煤层氧化自然发火,只有煤层的氧浓度在7%~18%之间时,煤层既有氧化条件,又有聚热条件时,煤层才会自然发火。

因此推断小煤柱裂隙带存在自然发火冷却带、氧化带和窒息带。考察小煤柱裂隙带的自然发火三带,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排除很大的盲目性,能更精准地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技术,节省资金、时间,同时能取得极佳的防治小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效果。

2.小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三带测试

(1)考察方法

图1 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三带考察布置

考察方法为:在8211面顺槽选择一段压力比较大、裂隙较多的巷道,通过煤柱向邻近250101采面采空区打钻孔测温、测气,其钻孔布置如下:

①在巷道向煤柱施工1个水平钻孔,钻孔长度以打透煤柱为准,将φ25mm钢管加工成花管并插入钻孔内至孔底,钢管内插束管单管和热敏电阻,插入时每隔0.3m~0.6m测试一次钻孔中的温度和气体。

②向250101采面采空区施工1个钻孔,钻孔打透煤柱后,钻杆每打进1m,就向钻杆中插入束管单管用抽气泵抽气测气1次,一直测到钻孔中氧浓度小于7%为止。所有钻孔均用便携式火灾监测装置监测温度和氧浓度。

(2)考察结果

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三带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巷道与采空区导通后,导通点进入煤柱1m内的氧浓度高于18%,为冷却带;煤柱内1m至采空区内22m内范围的氧气浓度处于7%~18%之间,为氧化带,采空区22m以里氧浓度低于7%,为窒息带。

图2 巷道与邻近采空区导通后煤柱裂隙带氧浓度分布图

3.8211工作面煤柱裂隙带氧化状况

8211工作面推进150m后,工作面回风顺槽风流中出现了CO气体,其浓度为1.5×10-5mg/m3,在风流中出现CO气体,说明工作面有剧烈氧化的地方,根据对工作面有关地点CO气体的测试,工作面上隅角没有出现CO气体,说明采空区没有问题,出现CO的地点从工作面前方回风顺槽50m处开始,然后风流中均有CO气体,说明在工作面前方50m处的巷道有煤层剧烈氧化。经对此处巷道检查,这段巷道有20m长的地方压力很大,煤柱裂隙带发育,然后从煤柱打钻到邻近采空区测试气体,其CO气体浓度达到30×10-5mg/m3,说明是煤柱裂隙带引起煤柱和邻近采空区漏风氧化产生CO气体。

4.治理煤柱裂隙带剧烈氧化技术

(1)治理煤柱裂隙带剧烈氧化总体思路

工作面前方50m处的回顺煤柱裂隙带出现剧烈氧化,必须迅速治理,否则工作面推进到此处后,加剧漏风氧化,有可能出现明火。煤柱裂隙带发生剧烈氧化后,由于邻近采空区范围较大,高温点不明,如果只采取注灭火材料,治理所有高温浮煤不仅时间长,而且不易将全部高煤炭均包裹降温。为此,对煤柱裂隙带一方面采取注氮降氧法,迅速降低其氧浓度,抑制煤层的剧烈氧化,另一方面根据对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三带测试的范围,对煤柱裂隙带的氧化带采取注防灭火材料降温、阻化,彻底扑灭煤柱裂隙带浮煤高温点。

(2)对煤柱裂隙带注氮气降氧

煤柱裂隙带注氮气防火方法如图3所示:沿20m长的煤柱裂隙带布置钻孔4个,钻孔间距5m,钻孔以打透到煤柱进入采空区为准。由于煤柱裂隙带较多,钻孔下套管难度较大,因此采取不拔钻杆直接利用此钻杆注氮气的方法。为了观察注氮期间煤柱裂隙带气体的变化,在煤柱裂隙带巷道的出风口布置1个取气钻孔。

图3 煤柱裂隙带注氮气示意图

煤柱裂隙带注氮气流量计算如下:

根据氧含量计算防火注氮流量:

式中:

Q0—煤柱裂隙带漏风量,工作面风量为2000m3/min,取20m3/min;

C1—煤柱裂隙带平均氧含量,取15%;

C2—煤柱裂隙带氧化带防火惰化指标,取7%;

Cn—注氮防火时氮气纯度,取98%;

k—输氮管路损失系数,为1.1~1.2,取1.1;

r—煤层自然发火性,工作面煤层为Ⅰ类易自燃煤层,取1.1。

根据计算,煤柱裂隙带注氮降氧所需注氮流量为2200m3/h。

注氮气的方法为:地面3000m3/h制氮机实际产气量为2200m3/h,纯度为98%的氮气,制氮机生产的氮气经φ150mm输送氮气钢管输送到巷道煤柱裂隙带钻孔,再注入煤柱裂隙带。2019年6月6日早班开始向煤柱裂隙带注氮气,仅4天时间就将煤柱裂隙带氧气浓度由11%下降为5.5%,基本抑制了煤柱裂隙带的氧化,由于巷道裂隙多,因此一方面继续注氮,另一方面向煤柱裂隙带注胶凝胶灭火材料堵漏风、降温,彻底扑灭高温点。

(3)煤柱裂隙带注胶凝胶

①胶凝剂防灭火机理

胶凝剂经钻孔注入煤柱裂隙带后,在煤柱裂隙带形成1个隔绝带,一方面可以减少煤柱裂隙带对邻近采空区的漏风,另一方面防灭火材料对采空区高温浮煤起阻化和降温作用,彻底扑灭高温点。矿用防灭火胶凝剂属高分子有机材料,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毒无腐蚀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它的作用原理是:将产品掺入水中后,产品分子与水分子等互相连接、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水等分散介质,形成一种特殊的胶体,故称之为胶凝剂。

②注胶凝剂用量计算及方法

注胶凝剂量计算如下:

式中:

S—煤柱裂隙带氧化带长度,为22m;

L—煤柱裂隙带宽度,为30m;

H—煤柱裂隙带浮煤高度,为6m;

K—煤柱裂隙带孔隙率,为0.2;

C—胶凝剂浆液浓度,为2%。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出需胶凝剂15t。

注胶凝剂方法为:沿20m长的煤柱煤柱裂隙带布置钻孔3个,钻孔孔距为7m,根据对煤柱裂隙带自然发火三带的测试,煤柱裂隙带氧化带范围为煤柱至采空区1m~22m的范围,因此将钻孔打入氧化带的中部,钻孔的长度为煤柱裂隙带氧化带的一半(11m)加上煤柱裂隙带冷却带长度(1m),共计12m。由于用普通钻杆打钻,钻杆拔出后很快塌孔,因此采用大直径钻杆和钻头打钻,钻杆和钻头打入采空区内10m后不拔钻杆,直接用大直径钻杆注胶凝剂浆液。大直径一次性钻杆的外径为φ73mm,内径为φ65mm,其注浆流量可达到30m3/h。采用螺杆式井下移动式注浆系统向钻孔注胶凝剂,该设备有两个搅拌机轮流搅拌。注胶凝剂时的具体步骤为:分别向两个搅拌器放入0.5~1袋胶凝剂防灭火材料搅拌,两个搅拌器轮流向注浆泵供应2%~3%浓度的胶凝剂溶液,连续向煤柱裂隙带注入胶凝剂防灭火材料。

5.治理煤柱裂隙带剧烈氧化效果

连续向煤柱裂隙带注入氮气13天,共计注入氮气528000m3,连续向煤柱裂隙带注入胶凝剂5天,共计注入胶凝剂15t,经过这两项措施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治理了煤柱裂隙带煤层的剧烈氧化,其治理效果如图4所示:

图4 裂隙带目标注氮及注凝胶期间CO变化图

①煤柱裂隙带经过综合治理后,其CO气体由最高30×10-5mg/m3降为0.1×10-5mg/m3,表明煤柱裂隙带煤层的剧烈氧化已经被彻底治理。

②裂隙带里的氧化带范围由22m全部变为窒息带,表明裂隙带所有浮煤均不会氧化自然发火。

③保障了8211工作面安全推过了这段剧烈氧化的煤柱裂隙带,目前工作面已经安全采完封闭。

6.结论

(1)小煤柱裂隙带由煤柱裂隙与邻近采空区的一部分组成,煤柱裂隙带易自然发火的原因为煤柱裂隙带也存在自然发火的三带,其氧化带浮煤长期氧化和聚热,从而发展为高温和明火。

(2)通过向煤柱裂隙带打钻测试煤柱裂隙带不同距离的氧浓度分布,划分出煤柱裂隙带的自然发火三带为:导通点进入煤柱1m内的氧浓度高于18%,为冷却带;煤柱内1m至采空区内22m内范围的氧气浓度处于7%~18%之间,为氧化带,采空区22m以里氧浓度低于7%,为窒息带。

(3)煤柱裂隙带剧烈氧化后,采取向煤柱裂隙带打钻孔注入流量为1100m3/h氮气,能迅速将煤柱裂隙带的氧气浓度降到5.5%,抑制煤柱裂隙带煤层的剧烈氧化。向煤柱裂隙带打钻孔注胶凝剂,能对煤柱裂隙带起到堵漏和降温的作用。

(4)经过对马道头煤矿8211工作面煤柱裂隙带采取注氮、注胶凝剂等综合措施的治理,将煤柱裂隙带的CO气体由0.03%降为0.001%,彻底治理了煤柱裂隙带煤层的剧烈氧化,保障了工作面安全。

猜你喜欢

煤柱钻杆氮气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中的污氮气用脱氧装置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厚煤层综放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巷道合理留设煤柱宽度分析及支护设计
钢企冷轧厂保安氮气管网方案探讨
煤矿坑道钻机大直径钻杆上卸装置设计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略谈油田氮气开采 技术的运用
基于Simulation桩顶钻机钻杆系统研究
浅谈提高牙轮钻杆使用寿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