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巷道合理留设煤柱宽度分析及支护设计

2022-07-14程巨文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6期
关键词:煤柱宽度锚杆

程巨文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 山西 太原 030000)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能源储量十分丰富,但能源格局整体呈现出多煤少油贫气的格局,在“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提出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口号,但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作用,使得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仍十分巨大,所以在未来很久的时间内,煤矿资源的开采仍是我国能源需求量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留煤柱开采是一种重要的开采方式,留煤柱开采不仅可以降低巷道变形程度,同时留设煤柱可以有效降低矿井支护难度,但在我国留煤柱开采的矿山,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很多煤矿煤柱留设煤柱并不合理[1-2]。煤柱留设过小巷道变形量无法得到有效的限制,此时支护需要更高的成本,而煤柱宽度留设过大时,矿井出煤率将会大大折扣,严重影响矿山经济,所以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对于矿井开采十分重要。此前众多学者对矿井煤柱留设宽度进行过一定的研究[3-4],但不同地质环境下的煤柱留设宽度大不相同,无法直接引用,因此,以某矿为研究背景,对煤柱留设宽度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进行研究,同时给出相应的支护方案。

1 3103 工作面概况及数值模拟研究

某矿二采区5 号煤层高度在+2183~+2222 m(高差39 m)之间,矿区高山沟壑,没有建筑物。5 号煤层从东到西分布长而狭窄,西部、南部地势较高,东部、北部地势相对较低。3103 工作面位于二矿区5 号煤层中,上覆4 号煤层已经开采完毕,下覆煤层6 号仍处于开采中。5 号煤层位于3103 工作面的上部,是3102 工作面的采空区,煤层厚度为6 m,煤层倾角为44°,煤层的平均埋深为200 m。在实际开采中,使用综采机一次采全高技术,工作面倾斜和走向长度分别为100 m、1000 m。

对模型进行建立,在进行模型建立时,充分考虑实际地质情况,建立模型长、宽、高分别为200 m×80 m×205 m,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在进行网格划分时,需要考虑模型的计算精度及模拟计算时间,避免出现计算时间过长或者计算精度过低的情况,本文选定六边形划分方式进行网格划分,最终网格共计318400个,节点323560 个,对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设定,固定模型左右边界垂直及水平方向的位移,对模型的底端施加垂直方向的固定约束,在模型的顶端施加4 MPa 的均布载荷,本构模型选定为摩尔- 库伦模型,完成模型的设定。对模型进行计算。

对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内部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样选定煤柱宽度3 m、4 m、5 m、6 m、7 m、8 m进行分析,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内部应力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垂直应力分布曲线

从图1 可以看出,煤柱内部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应力峰值出现之前,煤柱内部垂直应力呈现线性增长,在增大至最大值后又呈现线性衰减的趋势,同时煤柱宽度越大,煤柱内部应力峰值数值越大。当煤柱宽度为3 m 时,此时煤柱内部应力峰值为3.9 MPa;当煤柱宽度为6 m 时,煤柱内部垂直应力峰值为9.2 MPa;当煤柱宽度为8 m 时,此时煤柱内部垂直应力最大值为14 MPa。当煤柱宽度为3.0~4.0 m时,此时煤柱内垂直应力峰值较原岩应力低,此时煤柱的承载能力较弱,而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垂直应力峰值逐步增大,当煤柱宽度为5.0 m 时,此时煤柱内应力峰值仍较低,锚杆很难锚固,所以煤柱宽度为6.0~8.0 m,煤柱内垂直应力峰值大于原岩应力,同时煤柱宽度增大,垂直应力峰值增大趋势逐步减弱,利于锚杆锚固。

综上,当煤柱宽度小于6.0 m 时,垂直应力峰值较小,较难进行维护,而煤柱宽度大于6.0 m 时,利于锚杆锚固。所以从煤柱稳定承载情况来看,煤柱合理的宽度应大于6.0 m。

对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的水平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煤柱宽度分别为3~8 m,每1 m 模拟一次,在煤柱内部布设一条位移监测线,将不同煤柱宽度下水平位移进行汇总如图2 所示。

图2 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位移分布

从图2 可以看出,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水平位移曲线呈现出非对称的情况,当煤柱宽度为3 m 时,此时煤柱左帮位移量为-150 mm,煤柱右帮位移量为90 mm,所以煤柱两帮变形量为240 mm;当煤柱宽度为6 m 时,此时的煤柱左帮位移量为-75 mm,煤柱右帮位移量为40 mm,所以煤柱两帮变形量为110 mm;而当煤柱宽度为8 m 时,此时的煤柱左帮位移量为-60 mm,煤柱右帮位移量为20 mm,所以煤柱两帮变形量为80 mm。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煤柱左右端的位移量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但降低的趋势逐步减小,在煤柱宽度小于6 m 时,此时为煤柱左右端位移量下降趋势较大,而当煤柱宽度大于6 m 时,此时的煤柱两端位移量下降趋势逐步降低。同时通过对比发现,煤柱左帮变形量明显大于右帮变形量,这是由于煤柱左帮应力较大,在考虑煤柱变形及经济效益后,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为6 m。

2 支护方案设计

在确定了最佳煤柱宽度后,对现场进行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具体支护方案如下所示:

顶板选用杆体直径22 mm 的螺纹钢锚杆,锚杆长度2400 mm,杆尾螺纹为M24。间排距为900 mm、1000 mm,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钻头直径30 mm,每根锚杆采用2 支CK2340 树脂锚固剂,锚固长度887 mm。同时锚杆采用方形带拱托板,尺寸为150 mm×150 mm×10 mm,采用W 钢带护顶,钢带厚度4 mm、宽280 mm、长度4800 mm,巷道角锚杆与垂直方向倾斜15°,剩余锚杆垂直顶板安装,锚索采用Φ21.6 mm×8300 mm 的17 股预应力钢绞线,采用3 支CK2360 树脂锚固剂。

锚索采用“三三”布置,间距1600 mm、排距2000 mm,每排3 根,垂直巷道顶板打设。

煤柱帮侧采用锚杆直径22 mm 的左旋螺纹钢锚杆,锚杆长度为2400 mm。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1000 mm,每排4 根,与巷道顶板成65°夹角布设,采用一支CK2360 树脂锚固剂。锚杆配件采用方形带拱托板,托板尺寸为150 mm×150 mm×10 mm,托板高度不低于36 mm,钢号不低于Q235,网片规格采用8 号铁丝编制的菱形金属网护帮,金属网网孔规格50 mm×50 mm,在巷帮位置金属网长×宽=3600 mm×1200 mm。支护断面如图3 所示。

图3 支护断面图(单位:mm)

3 结论

1)不同煤柱宽度下煤柱内部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应力峰值出现之前,煤柱内部垂直应力呈现线性增长,在增大至最大值后又呈现线性衰减的趋势,同时煤柱宽度越大,煤柱内部应力峰值数值越大。

2)在煤柱宽度小于6 m 时,此时为煤柱左右端位移量下降趋势较大,而当煤柱宽度大于6 m 时,此时的煤柱两端位移量下降趋势逐步降低,确定最佳煤柱宽度为6 m。

3)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最佳煤柱留设宽度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给出了巷道具体的支护方案。

猜你喜欢

煤柱宽度锚杆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青洼煤业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研究及应用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锚杆支护技术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