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对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广东高校大学生为例

2022-01-19张鸣民黄碧婷

关键词:社交用户信息

张鸣民,黄碧婷,刘 兢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的“碎片化”需求,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应运而生,短视频社交平台便是其中之一。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凭借着其适应碎片化时间内的表达与观看需求,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追捧。短视频行业在中国于2016 年崛起并快速发展,到2018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CNNIC 数据显示,2020 年6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1786 万人[1]。我国的短视频行业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蓄势期、转型期、爆发期和平稳期。目前处在平稳期,短视频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稳定,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此同时,社交平台在经历快速发展后,步入稳定期与衰退期时,往往会出现用户流失、用户活跃度下降等问题。经历了快速发展的短视频社交媒体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重大问题。数据显示,2020 年年初因疫情暴发,用户足不出门,短视频月活跃用户迎来短暂的爆发期,随后月活跃用户数开始下降,增长率放缓[2]。媒体和学者对短视频带来的负面情绪这一现象的关注自2018 年起陆续出现。对短视频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在各类媒体平台上产生。用户从沉迷其中到慢慢清醒,开始冷静、理性地看待短视频,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寻求戒掉短视频的方法,他们在豆瓣、微博、知乎乃至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帖求助,或打卡自己戒除短视频的过程。用户在享受短视频平台带来的便利与快感的同时,也承受着信息过载、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社交加载、平台功能愈加复杂等问题所导致的焦虑、紧张、惶恐等负面情绪,并可能导致用户减少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使用、甚至放弃使用。学界把这一现象称为“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该现象开始普遍并逐步蔓延。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到了社交媒体用户消极的心理与使用行为,把研究视角投放到社交媒体的倦怠与消极使用上。陈力丹把社交媒体倦怠列为2020 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大话题之一[3]。近年来,诸多学者以Facebook、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前因后果[4-6]。诸多研究发现信息过载、社交过载、功能过载、隐私关注、社会比较等因素对社交媒体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的影响[7-9]。然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都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形式的社交媒体,对短视频这一新型的社交媒体的倦怠研究较少。但不同社交媒体属性上的差异会造成用户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的不同。那么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中,影响用户倦怠的因素有哪些?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对不持续使用行为是否有影响,又是如何影响的呢?因此,本文将研究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用户不持续使用的影响。

二、研究综述

(一)社交媒体倦怠

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也被称为社交网络倦怠、社交媒体疲劳,在学界中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但目前对其的定义尚未统一。学界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定义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从心理单一视角、行为单一视角、心理与行为的结合视角进行定义。

1.心理单一视角的定义。部分学者从心理的视角把社交媒体倦怠定义为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Ravindran 等人认为社交媒体倦怠是一种用户主观的、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如疲劳、烦恼、愤怒、失望、无助,失去兴趣或减少对社交媒体使用的需求和动机[8]。Yamakami 认为社交媒体倦怠是一种苦恼的意识状态,通常与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产生的身体或精神上的虚弱相关联,也称为社交网络枯竭[10]。Dhir 等人指出社交媒体倦怠是用户因参与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互动而体验到技术的、信息的和社交的过载后所遭受的精神枯竭状态[11]。

2.行为单一视角。从行为视角对社交媒体倦怠进行定义,认为社交媒体倦怠是一种行为表现——用户厌倦社交媒体提供的社交功能、内容或活动,以致减少使用频率甚至放弃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12]。

3.心理和行为的多重视角。目前,更多的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倦怠是情感与行为的结合。受众因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而产生疲惫感,并导致逐渐放弃使用社交媒体[4]。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太多的信息、过多的好友、过载的分享与社交等因素,倦怠的结果是感到厌倦、沮丧、精疲力竭之外,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产生了控制、减少、中辍、逃离的行为[13-14]。

基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复杂性,受众对社会关系的维持等因素的影响,社交媒体倦怠不完全导致受众减少或放弃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因此,本研究将社交媒体倦怠视为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后,产生的疲惫、厌倦、烦恼等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二)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因素

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研究视角讨论了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因素及其导致的后果。依据前人的分类,把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分为用户个人因素、平台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15]。

1.用户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首先个人特质是指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反映了用户稳定的心理特征,能够影响个人的情绪与行为。诸多学者们探讨了个人特质对社交网络倦怠的影响作用。Lee 等人的研究揭示了五大人格特质可以解释38.5%的社交网络疲劳现象。五大人格特质中神经质与社交媒体疲劳呈正相关,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人格特质与社交媒体疲劳呈负相关[16]。万君和王慧认为专注度、涉入度和自我效能三个方面的个体特质对社交媒体倦怠都有负向影响作用,解释为当用户的注意力越聚集于社交媒体时受到外界的干扰越少;用户认为与社交媒体关系密切,则会降低用户的消极情感;用户掌握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技术和能力越高,越容易规避社交媒体倦怠[17]。Cramer 等人确定了自尊对社交媒体倦怠存在负向的影响[18]。

从用户的心理情绪看,用户的隐私关注即对隐私泄露的担忧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倦怠。同时,当用户的愉悦度、激活度、优越度下降时,将可能产生社交媒体倦怠[19-20]。

从用户的行为看,用户社交过载、使用过载等行为对社交媒体倦怠有正向影响作用。使用程度、好友数量、主观社会支持规范和关系类型是导致社会超载的直接因素,而社交超载的结果是对社交媒体的厌倦、用户满意度的下降、减少甚至停止使用社交媒体[21-22]。

2.平台环境因素。平台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信息质量。信息质量包括了社交媒体信息的“质”与“量”。在信息的“质”方面,信息是否模糊、是否及时、是否相关以及是否完整均能够对倦怠起到显著性的作用,如果信息的这些特征达不到用户的预期,那么用户对社交媒体就能产生明显的倦怠情绪[5,12]。在信息的“量”的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信息量过多,超出了用户可承受的范围,即信息过载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目前学界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信息过载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倦怠[7,13,23]。

3.社会环境因素。从社会环境层面看,用户的社会关系等因素会影响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包括用户的社会比较、社交压力、趋同心理、社会影响力等。有证据表明在社交网络中上行社会比较对社交媒体倦怠和焦虑产生正向影响,而自尊与社交媒体倦怠呈负相关关系[9]。社会比较产生的机制研究中,一般认为社交媒体用户的社会比较会产生嫉妒进而引发沮丧、后悔等负面情绪,从而引起社交媒体用户使用不满意,最后导致不持续使用意向[24]。群体压力也是社交媒体倦怠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微信用户倾向于做出与其他成员一致的行为和言论,用户的趋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的倦怠心理[25]。此外,社会影响力因素也是部分学者关注的焦点,社会影响力高的群体相较于社会影响力低的群体更容易产生社会网络疲劳[26]。

(三)不持续使用行为

基于信息系统使用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信息系统不持续使用不仅仅是持续使用的反面,该行为有着更复杂的解释[27]。在社交媒体的研究中,不持续使用行为意味着用户降低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甚至注销社交媒体账号,终止使用社交媒体的意向,满意度和精神衰竭都会引发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21]。更多的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行为的表现较为多样化[8,28],但是引发不持续使用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社交媒体倦怠,倦怠起到了引发不持续使用行为的中介作用[7,23]。

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本研究以SSO(Stress-Strain-Outcome)模型为基础对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和不持续使用行为展开讨论。该理论早期应用于研究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和离职三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被延展到对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上。该理论解释了压力(stress)、负担(strain)、结果(outcome)三者的关系,负担在压力和结果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在压力的刺激下,个体可能会经历情绪下降如心理疲惫或满意度下降的情况,而疲劳或疲劳形式的紧张会导致不同的负面心理或身体后果。本研究采用SSO 理论来解释各种压力源如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等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进而导致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不持续使用行为。

(一)信息过载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

信息过载是指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过多的信息,超出了个人所能接受和处理的范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搜集到需要的信息。然而,个体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根据米勒定律[29],人类大脑在短时间内最多能记住14 个信息块的数量是7 个,过多的信息会让大脑出错的概率提高。我们将信息超载称为一种被信息淹没的感觉,而过量的信息会导致用户的疲劳与压力感的加重。近年来,过量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证明信息过载与社交媒体倦怠正向相关[6]。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信息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性影响。

(二)低质量的信息感知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

信息感知质量指信息系统中的用户对信息的主观感受。在社交媒体中,信息的类型多种多样。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无论其兴趣如何,都可以关注到这些信息。虽然大多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信息推荐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根据用户的使用路径与观看习惯和偏好来进行精准的推送,但用户的需求是实时变化的,智能推荐可能会让用户重复观看内容类似的视频,用户便接收到了大量不必要的信息。在这个人人都是创作者的短视频时代,用户发布信息的门槛低,成本低,而内容的审核机制相对不完善,便导致大量不可靠、不真实的信息流出。这些低质量的信息感知会降低用户对社交媒体的评价,从而产生倦怠情绪[12]。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性影响。

(三)社交过载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

社交过载指过量的社交需求超出了用户所能承受的范围。社会学研究发现,与大量不必要的、与社交需求无关的交流会导致心理痛苦[30]。学者们把这一研究结果引入到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社交过载的前因和后果,研究结果认为使用程度、好友数量、主观社会支持规范和关系类型是导致社交过载的直接原因,而社交过载的直接后果包括了用户对社交网络的厌倦感、用户满意度低、减少甚至停止使用社交媒体的意愿增高[21]。经典社会学理论“邓巴数字”理论揭示一个人能够与之保持稳定社会关系的个体数量存在一个认知极限,这个数字约为150,而超过这个极限的社交,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疲惫、焦虑、紧张等负面的情感。短视频社交媒体中过多的互动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进而使用户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3:社交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性影响。

(四)上行社会比较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

上行社会比较是指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按照比较的方向可以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上行社会比较是和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与比自己表现差的人比较,则形成了下行社会比较。本研究关注的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心理。用户在媒体中发布自己较为成功的信息便在无形中与他人形成比较。而浏览这些信息的用户会不自觉地把自身的经历与其相比较来评价与认识自我。已有研究表明上行社会比较与社交网络倦怠存在一定的关系,大学生群体中上行社会比较也会对用户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形成社交媒体倦怠和焦虑[9,18,31]。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4:上行社会比较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性影响。

(五)社交媒体倦怠与不持续使用行为

把短视频社交媒体不持续行为定义为用户降低对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短暂停止使用甚至是终止使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研究发现,当个体处于压力的环境下,他们会采取行为或情绪应对策略来缓解或避免这种不愉快的感觉[32]。社交媒体倦怠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得到了证实[21]。当社交媒体用户体验到较高程度的疲惫和沮丧时,他们更有可能停止使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用户在经历社交媒体带来的疲倦、焦虑、紧张等消极的情绪后,也可能会减少使用短视频媒体,甚至放弃使用。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5: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对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六)社交媒体倦怠的中介作用

当前研究已经验证了社交媒体倦怠在各种压力因素与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16]。Maier 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社交过载通过情绪耗竭对满意度和不持续使用产生影响,即情绪耗竭在社交过载与满意度、社交过载与不持续使用之间都起着中介作用。依据SSO(Stress-Strain-Outcome)理论框架,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中形成的压力认知会影响用户对社交媒体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因此,结合假设H1-H5,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倦怠在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社交过载、上行社会比较与不持续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提出以下假设:

H6: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信息过载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H7: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低质量的信息感知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H8: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社交过载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H9: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上行社会比较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本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 所示,根据短视频平台的特点与用户的特征,从用户个人、平台系统、社会环境等不同视角选取了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社交过载、上行社会比较作为压力源,探究这些因素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并把短视频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作为结果,探究其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

图1 研究模型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具有短视频社交媒体使用经历的大学生,该群体为短视频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活跃度较高,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中国互联网络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 月,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19.8%,为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33]。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中24 岁以下用户占比28.5%,短视频逐渐向青年群体渗透[34]。

(二)测量工具

为了确保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量表设计都是参考已有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短视频社交媒体的特点进行修改与调整。本研究测量量表如表1 所示。

表1 测量量表

五、研究结果

(一)预调研

为了确保本研究问卷所搜集的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正式大规模地发放问卷前,应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对预调研的小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判断研究题项是否合理、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问卷。预调研共回收105 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92 份,问卷有效率达87.6%。7 个变量量表的Cronbachs’α 信度系数均在0.7 以上,表明信度良好。

(二)正式调研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以网络形式发放问卷,以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问卷358 份,除去无效问卷,最终剩余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达79.8%。

1.测量模型检验。本研究采用了PLS-SEM 的方法进行分析,利用SmartPLS3.0 进行数据处理[35],检验了测量模型的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根据表2 结果,各个潜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0.6;各个潜变量的组合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CR)均大于0.7,同时Cronbach’s Alpha值也大于阈值0.7,说明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平均方差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大于阈值0.5[36],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潜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该维度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表2 下方对角线),量表有着良好的区别效度[37]。

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报告

2.结构模型分析。继续对结构模型进行分析,讨论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首先,根据表3 所示,模型中每个内生变量(即社交媒体倦怠和不持续使用行为)的解释方差为0.28 和0.395 之间,大于0.10,因此,模型解释力令人满意[38];此外本研究中社交媒体倦怠和不持续使用行为的Q2值分别为0.176 和0.251,均大于阈值0.02[39],表明结构模型的数据质量良好。

表3 R2 和Q2 报告

我们使用SmartPLS3.0 进行了Bootstrapping(n=1000)分析,根据表4 结果可知,结构模型里5 个假设中有4 个得到了验证,模型整体的验证效果较好。证实了信息过载(β=0.287,SD=0.059,p<0.001;effect size f2=0.088)、低质量的信息感知(β=0.215,SD=0.058,p<0.001;effect size f2=0.056)、上行社会比较(β=0.192,SD=0.065,p=0.003<0.005;effect size f2=0.041)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显著,即人们对信息过载、低质量信息和上行社会比较感知越高,那么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反应越大,因此,假设H1、H2 和H4 成立。然而,社交过载(β=0.022,SD=0.068,p=0.746>0.05;effect size f2=0.001)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假设H3 不成立。最后,社交媒体倦怠(β=0.692,SD=0.042,p<0.001;effect size f2=0.653)对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假设H5 成立。

表4 结构方程模型报告

3.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5)显示,信息过载(β=0.181,SD=0.042,p<0.001)、低质量的信息感知(β=0.135,SD=0.039,p<0.001)以及上行社会比较(β=0.121,SD=0.042,p=0.004<0.005)均通过社交媒体倦怠对不持续使用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假设H6、H7 和H9 均成立。由于假设H3 不成立,中介效应假设H8 也因此不成立(p=0.747>0.05)。图2 显示了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图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表5 中介效应(N=286,Bootstrap=1000)

六、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短视频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下降的现象,探讨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前因后果。根据SSO 理论,构建了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社交过载、上行社会比较和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并进一步影响了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是影响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是引起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主要因素,回应了李旭、杨邦林、Lee 等人的研究[6,9,12]。且信息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大于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是影响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的最重要因素。

信息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影响最大。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特点与功能造就了信息过载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短视频生产门槛较低。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上,每一个用户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生产者,用户可简单、快速地生产大量的信息。过去发布者需要专业的摄像机再加上烦琐的拍摄、剪辑才能制作和上传视频,如今短视频社交媒体用户的创作门槛低,平台多数提供快速剪辑、一键生成视频等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地生成大量的信息,导致平台上的信息数量呈指数级增加。二是基于AI 技术的智能化个性推荐功能。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上留下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及用户的使用行为数据如点击率、停留时间等,是短视频进行数据学习及智能推送的基础。根据这一基础,平台能进行精确的、持续的推送,向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集中性地推荐大量内容相似的视频。这些大量的、类似的信息,会消耗用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其产生焦虑、厌倦、疲惫等倦怠心理。同时,这种信息推送方式也可能造成用户信息接受的片面化与狭隘化。再者,智能推荐技术能实时感知到用户行为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个性化推荐的方向,源源不断地向用户推荐“所需要”的内容,用户甚至不需要自动搜索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三是大量的广告营销内容。随着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流量的涌入,短视频社交平台通过整合其中的媒体和流量资源,向广告主售卖变现。大量的用户流量与忠诚的使用群体,使短视频平台成为品牌方进行产品及品牌宣传推广的主要平台之一。除了短视频内容,用户还需要接受大量的广告信息,而往往这些广告信息并非用户所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用户的正常使用。以目前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有用户表示如今10条短视频中会出现1~3 条广告信息。根据容量有限模型,用户处理信息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量的信息反而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导致倦怠心理的产生。

其次,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者是伴随着平台的扩张,信息量过载的使然,在海量的信息中必然存在着让用户感觉低质量的信息,势必令人对该类信息产生厌倦,从而导致社交媒体倦怠。对于后者,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消极社会比较指的是在跟别人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人比自己过得更好的感觉,对个人的幸福产生有害的影响。基于短视频社交媒体的特性和用户的心理特性分析,上行社会比较在短视频社交媒体普遍存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根据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用户的印象管理分为前台和后台,用户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动态属于前台展示的内容。有强烈印象管理意识的用户会有选择性地展示自己的生活,通常会挑选生活中的“高光”时刻进行分享。但这些片面的内容往往会引起观看者的嫉妒,从而产生了焦虑等负面心理,为了避免深陷这些负面的影响,部分用户会减少对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使用甚至是放弃使用。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与关注,为了吸引留存公众注意力,部分短视频内容制作者往往求新求异,追求猎奇,甚至是打擦边球和突破底线,利用制度不完善的漏洞,对现实生活情况进行了夸张的演绎,导致大量炫富、炫身份地位的奢靡之风视频流出。这些经过过度包装的视频,在满足用户对上层阶级生活的好奇心与窥探心理的同时,也让用户在对比中形成较大的落差感,从而导致了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进而引发用户对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倦怠感。

(二)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正向影响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该结果呼应了Ravindran 等人的研究[8]。在压力的刺激下,个体可能会经历情绪下降如心理疲惫或满意度下降,而疲劳或疲劳形成的紧张会导致不同的负面行为后果。由于用户通常根据社交媒体带来的实用性、愉悦感和倦怠性、无聊感之间进行权衡比较,选择合适的应对行为。当社交网络倦怠感产生时,用户可能减少对短视频社交媒体的使用甚至是放弃使用。

(三)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信息过载、低质量的信息感知和上行社会比较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在信息过载与不持续使用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即用户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上感受到信息过载的压力后,会产生社交媒体倦怠的负面情绪,进而诱发不持续使用行为。在知乎平台上关于“戒抖音方法”的帖子中,部分用户表示曾有过多次卸载与重新安装抖音的行为。在意识到刷抖音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后,部分年轻人开始希望摆脱抖音的束缚,寻求戒抖音的方法,而在评论里被提及最多的方法就是直接卸载抖音,其次是用其他社交媒体代替抖音。由此可见,过量的信息会让用户产生“被淹没”的感觉,引发多种负面情绪,进而导致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

(四)社交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无直接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交过载对短视频社交媒体倦怠无影响,与部分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7]。也有研究认为,社交过载不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倦怠,仅在社会影响力较高的内向用户群体中得到验证[26]。而对于大部分的普通用户来说,即使接收到大量的社交请求如点赞、评论等,用户可选择性地回复,也不会有过大的压力。

(五)政策建议

社交媒体倦怠对短视频媒体运营商而言存在着用户活跃度降低与用户流失的问题。因此,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本文将对短视频平台优化、用户个人调节和部门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确保短视频平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以及用户更合理、安全地使用短视频社交媒体。

1.平台优化:加强监管,减少信息的“量”,提升信息的“质”。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是优化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关键。面对大量信息的干扰,用户极易产生“被淹没”的感觉,因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信息而产生倦怠感。同时,大量无用信息背后也折射出了信息内容质量堪忧的问题。作为内容社交平台,内容是短视频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其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短视频社交平台运营商应着力于改进优化信息过载的问题,提升视频内容质量。

首先,加强信息的审核和监管力度,适当地提高信息发布的门槛,从源头上控制信息的生产数量。目前,短视频平台多采用人工与机器审核的机制。海量的信息与工作的复杂性使得人工审核的难度加大。机器算法能快速地筛选掉含有违规字眼的内容,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这种审核还处于初步的筛选,人工审核并不能完全被替代。因此,短视频平台一方面应大力研发算法审核技术,提升智能审核的水平;同时提高信息发布的门槛,对视频作者采用实名制机制,对信息发布者的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做到违法违规内容可查、可追溯,并对违法账号实施严格的封号管理。把大量重复的、质量不过关信息扼杀在摇篮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平台的总信息量,建立小而精的信息库。

其次,平衡好商业收益和用户的体验,适度营销,限制广告的数量。用户是一切产品与平台的核心,平台的商业化应该在不过分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下进行。大量的广告信息无疑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干扰,广告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频质量,从而降低用户的观看欲望。短期轰炸式的广告推广不仅会让用户对品牌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因此,适度营销、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才是最佳的营销方式。短视频平台应提升广告投放的准入门槛,对投放宣传的视频内容及产品本身严格审核把关,同时强化智能算法在广告投放方面的运用,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分析,精准推送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广告内容,做到千人千面的营销推广方式。

2.用户个人: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摆正心态。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体才是主体,而社交媒体平台只是客体,用户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与控制自己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

加强信息鉴别能力,摆正心态,理性看待短视频媒体上的信息。作为短视频的发布者,门槛低并不意味着素养低,发布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布视频时严格遵守平台的规则,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内容创作。作为普通的用户,应对信息内容的真假是非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辩证性地看待短视频信息,不能一味地轻信视频内容。同时,用户应该理性地看待短视频平台的信息,减少与社交媒体好友的非理性的攀比,避免因攀比而产生的嫉妒情绪,从而引发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心理。

3.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内容。促进短视频健康、可持续、良性发展需要平台、用户与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发力。平台要自查,监管者也不应缺位。短视频庞大的数量无疑给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网络监管还未能实现有效的全面监管。网络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短视频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对生产违规违法、低俗的内容的相关机构及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监管部门应加快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反馈机制与投诉受理部门,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让用户参与到监管中。

(六)研究展望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短视频平台在内容和功能上不断创新,打造了属于自身平台的特色。而且不同平台主攻的用户市场有所不同,如抖音平台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快手的获客策略则是从下沉市场快速获取用户。面对不同的平台特征与用户特性,用户的倦怠感也应有所不同,不同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或许存在差异,这问题尚待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短视频平台倦怠的成因与后果,能为平台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借鉴。

猜你喜欢

社交用户信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信用卡资深用户
订阅信息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