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AOFAS评分的影响

2022-01-19李天向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465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骨瓣出血量钢板

李天向 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 465400

跟骨骨折为常见骨折类型,表现为跟骨压痛、剧烈疼痛、肿胀,足跟无法着地行走,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据统计,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左右,致残率高[1]。手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临床常行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解剖复位骨折,但会破坏跟骨外侧结构,术后易发生并发症。而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可保留外侧骨瓣,避免过多剥离软组织,减轻手术损伤[2]。本文以我院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治疗,探究对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院78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31例,女8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7.46±10.33)岁;骨折原因:坠落伤32例,车祸伤5例,扭伤2例。对照组男32例,女7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8.03±9.94)岁;骨折原因:坠落伤31例,车祸伤6例,扭伤2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跟骨骨折诊断标准;(2)经X线片、CT检查确诊;(3)Sanders分型Ⅱ、Ⅲ型。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2)骨筋膜室综合征;(3)无法耐受手术;(4)糖尿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行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扎止血带,腓骨尖下约2cm处做足外侧弧形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动脉、足外侧皮神经。分离至跟骨骨皮质层,骨凿轻轻撬开骨折外侧壁,掀开跟骨外侧肌瓣,暴露关节面、距下关节面。通过跟骨牵引、骨剥翘拨等复位,恢复跟骨宽度、高度,恢复Gissane角、Bohler角,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C臂机透视确定跟骨关节面平整,高度宽度恢复,Gissane角、Bohler角恢复,无外翻畸形。用可吸收钉固定塌陷骨折块,拔除克氏针;骨折端坍陷严重者,进行植骨,防止再次塌陷。无张力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1.3.2 对照组行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扎止血带,做足外侧L型切口,自外踝尖上3cm处切开皮肤,向下弧形绕至足底与足背皮肤交界处达跟骰关节平面,至第5跖骨近侧1cm,保护跟骨外侧动脉、足外侧皮神经。暴露骨折端,分离骨膜、外侧壁,剥离跟骨外侧皮瓣。掀起腓肠神经、跟腓韧带、腓骨长短肌的皮瓣,掀起跟骨外侧骨壁,暴露后距下关节面,通过跟骨牵引、骨剥翘拨等复位。C臂机透视确定解剖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合上外侧骨壁骨瓣,用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2)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评价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情况[3-4],AOFAS评分包括功能、疼痛、对线,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功能恢复越好;MFS评分包括疼痛、活动度、步态行走距离、外观等,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功能恢复越好。(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切口不愈合、皮缘坏死、关节面塌陷。

2 结果

2.1 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2.2 AOFAS评分、MFS评分 术前两组AOFAS评分、MF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MF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AOFAS评分、MFS评分对比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3 讨论

跟骨主要为松质骨,外侧薄,内侧厚,患者由高处跌下,足跟受到垂直撞击,会引起跟骨塌陷,跟骨长度、高度减少,其中约75%为关节内骨折[5]。跟骨骨折若未及时治疗,可造成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影响患肢正常运动。

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外侧切口可直视下切开,有效解剖复位,但手术会对跟骨外侧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且术后切口愈合难度大[6]。近年来,微创手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跟骨外侧做小切口可有效暴露骨折,准确复位。跟骨骨折常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而软组织处理是骨折治疗的基础,内固定必须以保护软组织为前提。跟骨外侧软组织薄弱,需尽量减少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常规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术需剥离全层皮瓣,不利于术后骨折、切口愈合。而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不游离外侧壁、分离外侧软组织,掀开外侧软组织骨瓣,恢复外侧距下关节面,可保护跟骨外侧结构,减轻对外侧皮瓣滋养血管的损伤。小切口难以放置钢板,放置可吸收钉可从多角度植入复位后骨折端,使用方便,排异反应轻,固定稳定,范围灵活,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能避免二次拆内固定造成创伤。研究发现,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壁骨瓣+可吸收钉治疗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最大限度保护跟骨外侧组织结构[7]。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骨折可快速愈合。

此外,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无须暴露跟骨外侧肌瓣、外侧壁骨折片,并可保护腓骨长短肌腱、跟骨、外踝外侧结构,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8]。本文结果还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MF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能促进足踝功能恢复。但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中需注意避开外侧跟腓韧带跟止点,切口向下分离时,放慢手术速度,避免损伤外侧皮神经、跟骨外侧动脉。

综上所述,小切口保护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骨折可快速愈合,有利于患者足踝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骨瓣出血量钢板
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