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研究

2022-01-19潘云成

高教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

潘云成

摘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但是反观当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师素质与其作用发挥和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要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能力等路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2-0193-04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 attraction and appe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and new situation, and teacher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ccomplish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mainly improv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by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stud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mprov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apply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era;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improv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literacy; way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和血脉。习近平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 所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包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容。中华文化是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文字选择、价值取向、宗教观念、心理素质以及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具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经世精神。它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和重要途径。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记载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融为一体。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等集中表达和经典提炼,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2]。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育德哲理,是涵养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文化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育人目标等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具有相通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但是在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不深厚,其知识结构单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识不强,学术功底相对薄弱。在思政课教学中,不能有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师素质与其作用发挥和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如蕴含着关于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清廉从政的思想等。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坚,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總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和坚定信念。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结合时代发展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他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4]。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又蕴含于内容庞杂的传统文化之中,要想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又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情况下,要做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价值内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增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课创新教学的能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把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弘扬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引起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较高的道德素养。一个对本国文化都不了解的大学生,是很难获得长足发展的。当前在一些高校,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民族认同感淡化等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本身具备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输给大学生,强化其民族认同感,培育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才能使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使大学生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这就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高低,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重要影响,也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反观当前,某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结合点、切入点挖掘不到位,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思政课堂的相对成熟的知识汇入体系和教学设计体系。在进行思政课课堂教学时,只向大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相对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情操、人文涵养、民族精神的深入挖掘。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只是流于表面,不能使听课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其结果除了导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降低,达不到学习的预期效果外,也导致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可见,只有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思政课教师要想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想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阐释好中国特色,以自信、自觉、自强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其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仅要能熟练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

(一)构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主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部分思政课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功底,但是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功底不扎实,不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构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让思政课教师全面、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思政课教师要在理论上深化研究,在实践上积极探索,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涉猎,把握和领会其精髓,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创造性地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机统一。

(二)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取得明显成效,除了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外,还要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有选择地吸收到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在长时期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风格。如果与时代发展不能很好地交融相通,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不断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相通。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嵌入教学内容。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点、关注度和知识面来安排教学内容。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融入教学体系中,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坚定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思政课程本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契合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高校要经常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对积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优秀示范课程,高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它形成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讲授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在今天的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思政课教师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过分注重传统知识的灌输。这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难以深入学生心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情景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例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个知识点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研讨,积极启发学生思考,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古迹等,打破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运用实地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模式,让学生近距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不断提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能力

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不强,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大多仅仅停留在“机械融合”层面,课堂讲授时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实质内涵等因素,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内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和渗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价值。因此,思政课教师除了努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外,还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思政课程体系当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可以借鉴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其内容和形式创造性转化,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出来,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四)加强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

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应对其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制度。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线上和线下、集中和分散等多种方式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思政课教师作专题报告,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视频讲座和互动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同时,高校要积极动员、组织思政课教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场,如历史遗迹、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践研修,教师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建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管理、督导、考核和评价的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管理和监督,把思政课教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学常规视导、督导评估等重要评估指标。要通过制订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晋级挂钩,以此提高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身体力行,用人格素养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思政课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身体力行,用人格素养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质修养[5]。“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6]”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事风格的凝炼和升华。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其内在的崇高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为支撑,以其外在的形象气质为依托,通过课上循循善诱、课下为人师表的行事风格感召学生[7]。为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赢得学生的认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要完善自身人格,强化自身道德素养,在学生中树立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要全方位提升教师素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高尚的思想品格和人格魅力吸引、影响和教育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6.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17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5]肖贵清.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34-41.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6.

[7]吴潜涛,张磊.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教学与研究,2019(7):5-12.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