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全覆盖下的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

2022-01-19刘丽琼王强谢文美周凤娟赵小荣

高教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思政

刘丽琼 王强 谢文美 周凤娟 赵小荣

摘  要:课程思政是依托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课程组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深挖德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渲染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普及法制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培养思辨意识,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夯实职业素养、提升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临床应用巩固医学生的初心使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切实做到了“教书”与“育人”同行并重,全面提升了学生思想认识、品德修养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2-0189-04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is a practice a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general courses. It i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r course group dug deeper into the elem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extend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lassroom education as the main channel. In the activity, our course group stimulated students' patriotic feelings, increased their national confidence, popularized legal knowledge, strengthened students' moral cultivation, cultivated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thinking; in addition, t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s a carrier,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olidated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enhanced students'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consolidated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hrough social practi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practice achieved good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sults, real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people",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wareness,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eywords: medical genetic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basic medicin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教师秉持“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理念,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门课的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的人才。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与儿科、产科、内科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1],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可在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人口素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其独特优势。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用社会实践补充教学,科学研究反哺教学,临床应用促进教学,同时,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将国情民生、人文关怀、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行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全覆盖,贯彻全方位、多維度育人,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形成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培育有较高政治觉悟、有良好品德修养、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医学人才。

一、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科发展、名人故事、重大发现、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介绍和讲述适时切入思政教育,避免生搬硬套,要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实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渲染爱国情怀

思政教育主要目标为塑造学生政治信仰,落脚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历史的接力棒能够传递,所以在课程思政中首先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在讲到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时,介绍细胞核在细胞中的核心地位,在细胞核和细胞精密运行机制的调控下,遗传信息被转录、翻译、表达,最终形成蛋白质发挥功能,保障了细胞内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引申出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制度带来的高效率工作以及生命活动的严谨、有序、有效运行[2];正如我们的国家,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线粒体遗传章节中,讲到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含有线粒体基因组,可编码部分蛋白质发挥作用,但还有大部分蛋白质由细胞核基因编码,接受细胞核的调控,引申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的事务;通过以上类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讲授遗传学的发展史时,引入中国遗传学家的故事,如陈桢、李汝祺、谈家桢等遗传学前辈的故事,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携后学、心系人民的伟大胸襟和始终坚定发展中国遗传学的爱国主义精神[3]。

(二)增强民族自信

在课程讲述中,适时引入中国在遗传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如在讲到人类基因组时,介绍中国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单体型图计划等事件。在讲述蛋白質的合成时,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的牛胰岛素在国际上率先宣告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在讲脱氧核糖核酸时,介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观察到辫子般的三链状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使研究者们在了解脱氧核糖核酸螺旋结构上找到了重大突破口。在讲到血红蛋白病的时候,介绍1979年我国开展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范围的一次血红蛋白群体遗传学调查[4]。在介绍蚕豆病时,讲述杜传书教授继承父志从事蚕豆病和红细胞酶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蚕豆病的防治、人口素质的提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5]。在讲述产前诊断时,介绍我国科学家韩安国于1973年创用产前诊断的绒毛吸取细胞技术,是国际上此技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4]。这些案例运用于医学遗传学的教学环节,既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又能够引导学生对国家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重,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三)普及法制知识

依法执教、普法育人,是教师的职责。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要求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全方位地以“患者为中心”,法律也赋予了患者多项权利如健康权、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患者标本、资料管理与使用涉及伦理问题,这就要求医生具备法制思维意识,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医疗行为[6]。在DNA的讲述中,实例引入DNA司法鉴定,使学生了解遗传学与法治的重要联系。在讲到“基因编辑婴儿”时,介绍《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则中“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的规定,普及法治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同时要让同学们认识到,掌握好的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用技术的人应具备法律意识、仁爱之心,否则好的技术就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讲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介绍杜传书等遗传学家提倡远缘结婚的科学依据,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法律条文,渗透优生优育的重要观念。在讲述遗传病治疗中的器官移植治疗时,结合临床实例使学生了解《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在进行动物实验时,普及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通过以上案例,加强法治知识普及,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提高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让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宪法权威变为学生们的自觉行为。

(四)强化品德修养

医生不但应具有基本的诊疗知识和技能,也应踏踏实实修好品行和道德。在讲述遗传“移码突变”时,引出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在青年时期,第一粒扣子没扣好,就像发生了移码突变一样,导致人生道路的重大偏移,自然地把遗传学知识点和人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7]。在介绍沃森和克里克时,讲述沃森因为频繁发表关于种族间智商差异的不当言论被剥夺了荣誉头衔的故事[8],引导学生对待患者应该一视同仁。在讲述先天性代谢病的发现时,可引入Archibald Garrod的故事,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明察秋毫的观察力、科学的思考和大胆的设想,使他成为人类生化遗传学的创始人[6]。在讲到遗传咨询的时候,介绍吴旻教授1979年最早提出了要在我国开展优生(健康出生)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在当时这是要遭批判、受迫害的情况下,他们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令人钦佩[3]。在讲到产前诊断时,介绍卢煜明院士致力于无创产前诊断的研究来自于“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和大爱精神[9]。在学习基因诊断时,联系到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使用的核酸检测方法,从而引入抗疫英模们勇敢逆行,心怀国家和人民的大爱精神。通过以上案例将医学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塑造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医务工作者。

(五)强化职业认同

现今是网络信息时代,很多学生在网上看到医患关系紧张、医务工作者压力大等负面消息,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方向产生了犹豫甚至反悔的念头,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是十分必要的。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发病率高,尤其集中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给那里的人民带去了很重的生活负担,国家为了减少此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提升人口素质、推进优生优育,我国针对这些地方的地中海贫血症筛查提供了基金支持,可通过群体筛查、婚前检测,检出携带者,降低发病率,通过此项举例,让同学们了解健康中国战略,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从而更加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同学们的职业认同感。

(六)培养思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思维的培养,启迪学生的科学逻辑。如让学生围绕基因突变的结果展开讨论,加强学生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的对比中蕴含着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多基因遗传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反应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低渗处理细胞获得比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虽然这可能是技术人错配了试剂,但经过徐道觉反复实践终于获得了正确的染色体研究方法,显示偶然(配错试剂)中蕴含着必然(反复实践)[9]。通过以上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

科研反哺教学,针对科研思路、科研方法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在医学遗传学的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科研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夯实职业素养

科研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科研活动中,加强实验室环境的打扫、保护等基本行为,培养勤俭、奉献的劳动精神。规范废弃药品回收,将绿色环保意识融入日常行为。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危险药品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环境及社会安全防护意识。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和记录报告,严禁弄虚作假、抄袭舞弊,渗透严谨负责的职业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10]。在对待动物实验时,强化生命教育,要求学生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二)提升创新能力

深化创新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利用医学遗传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重大事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迹推行创新教育。如在讲到孟德尔的时候,特别强调其成功离不开兴趣的驱动和为时八年的不懈坚持。在介绍DNA分子结构的发现过程时,说明在科学研究中创新思维及思想的交流碰撞对创新的重要意义[6]。科学家桑格和保罗·伯格在体外完成DNA分子的重组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他们坚持不懈和不怕失败的钻研精神。穆利斯抓住一个偶然的闪念,经过两年的不断尝试,发明了PCR技术,说明了把想法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融入这些经典案例,培育学生创新的思想和萌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课程组教师鼓勵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独立操作并分析实验数据,通过这些环节,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怕失败,不固步自封的科学态度,促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科研思维

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引入学校教师或各类期刊最新科研成果,既可以拓展学习内容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紧跟科学发展步伐,又可以反哺教学,推进科教融合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科技兴国的认识。例如在讲授DNA测序时,以本教学团队教师的课题和论文研究的“一个非综合征手足裂畸形家系”的临床调查及遗传学分析为例,介绍从病例的发现到实地跟进调查、采血取样、提取DNA、联合PCR和DNA测序技术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直到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系列过程,不仅让学生对DNA测序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入,还能让学生从实例中了解关于遗传病的研究方法,培养科研思维,激发科研兴趣。同时,还可以结合最新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毒株分型、发生发展等文献介绍基因检测的相关技术手段,并通过与2003年非典肺炎诊断检测的技术手段相对比,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科学研究发展之迅速,并且让同学们认识到科研工作者要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不能只顾自己作无意义的科研,要把科研与现实生活、社会、国情相结合,并且认识到科学研究是解决社会问题、指导社会进步的路径,而不是只为谋取自身利益的手段。

三、在社会实践中巩固初心使命

通过社会实践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课程组创新实验内容将社会实践和临床应用相互渗透,设立了“家乡遗传病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内容[11]。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走访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博爱精神,加强人文关怀。通过病例调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态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遗传咨询、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既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培养了他们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通过病例分析和调查报告,提升学生在医务工作中的严谨性,提高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讲到核酸检测时,引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同学在家乡担任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的故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传播不畏生死、逆流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激发同学们的职业自豪感,使同学们巩固走上医学之路的初心,践行甘于奉献、不畏艰难、守护健康的医者使命,引导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与医学素养,激励学生树立奋发图强、服务健康、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并付出坚实的行动。

四、通过临床应用提升岗位能力

2014年课程组依托医学遗传学学科优势,组建了隶属于学院的遗传病研究室,还和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儿科及妇幼保健院联合,对高龄孕妇及不孕不育、生育过畸胎、死胎的夫妇,对因病流产的胎儿及先天畸形患儿进行染色体病检查等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服务。在遗传病研究室运行过程中,课程组鼓励学生参与标本制作、核型分析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患者资料整理、遗传咨询服务等基础工作,通过这些临床应用,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五、结束语

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将课程思政深入“教学、实践、科研、临床”四位一体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带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将“教书”与“育人”两手抓,使同学们不仅获得“仁术”,更要具有“仁心”,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方位、全流程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初心使命,切实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为维系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而奋发图强。

参考文献:

[1]王强,谢文美,周凤娟,等.医学遗传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1):12-14.

[2]杨玲,陈莉,王勇波,等.基于遗传学家故事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实践[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9):127-128.

[3]周凤娟,谢文美,王强,等.“教学、实践、科研、临床”四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遗传,2015,37(9):945-950.

[4]高秀清,牛爱军.浅议在高校遗传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6(89):199-200.

[5]曾凡一,曾溢滔.中国遗传学的春天——纪念中国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J].遗传,2019,41(1):1-7.

[6]李崇高.我国医学遗传学发展概况及展望[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6-14.

[7]赵兵,陈攀宇,梁莉.如何在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中引入法治思维[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3):265-266.

[8]杨美娟,闫丽,隋智海,等.《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风,2020(3):56+58.

[9]王楠楠,劳军,丁文乔,等.《遗传学》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18):196+194.

[10]杨玲,刘雯,左伋.基于案例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8):1023-1024.

[11]饶玉良,李晓芳,简蓉蓉,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9-41.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课程思政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施与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T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