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六)
2022-01-18王杰
王杰
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就必须加以合理保护,反对过度开发和浪费,尤其是不能肆意破坏。而且为了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历代文人骚客还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之美的优秀诗篇。那么,在中国哲学的生态智慧中,是如何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呢?有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呢?
其实,古代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制度层面。也就是说,既有一般的指导思想,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中国哲学不但主张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而且还倡导自觉养护善待自然生态和资源,以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比如《史记》记载说,黄帝教导大家要“节用水火材物”,帝喾也教导百姓“取地之材而节用之”。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由于“天行有常”,自然气候的变化相对稳定,因此在其影响下,万物的生长规律都有季节性。人们应当按照季节规律来从事劳作,在生物的生长期不得破坏山林川泽,不得驱赶伤害鸟兽鱼虫等。为此,历代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封山育林、禁止过分捕捞的措施,这就是“屠钓之禁”。古代统治者下令,全国在某一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不得屠宰牲畜、采捕鱼鳖、弹射飞鸟,等等。据《逸周书·大聚篇》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大禹时代,就已经有了“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實行“休渔”,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从大禹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尚书·大禹谟》里有这样一句话:“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意思是,在处理疑难案件时,宁可宽大一些不依常法,也不要错杀无辜。据说这是夏朝时使用的刑法原则,说明在上古时期人们就产生了朴素的爱惜人和动物生命的意识。
“网开三面”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天,汤在田野散步,看见一人张开大网,喃喃地说:“来吧,鸟儿们!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无论是飞得高的低的,向东的还是向西的,所有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走过去对那人说:“你的方法太残忍了,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汤一边说着,一边砍断了三面网,然后低声说:“哦,鸟儿们,喜欢向左飞的,就向左飞;喜欢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飞到这张网里来吧。”“网开三面”这个成语由此而来,这也是我国古代关于君王保护鸟类的最早记载。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保护鸟类的传统由此延续下来,这对鸟类的繁衍生息,保持生态平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融洽才能产生万物,并使其发展。这里的“和”意味着不同事物和因素的融合。“和”能够使生物延续下去,它作为我国古代物质循环认识论的成果之一,也是生态保护的最高思想,认为生物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绿水青山是人类自古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比如《诗经》里说:“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国语·周语下》说:“夫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乐易干禄焉。若夫山林匮竭,林麓散亡,薮泽肆既,民力凋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匮,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乐易之有焉?”说的是,由于旱山脚下的林木茂盛,君子才能平和欢愉地得到禄米;如果山林匮竭,林麓散亡,湖泊干涸,民力凋敝,农田荒芜,财用缺乏,君子连忧虑危亡都来不及,哪有什么安详欢乐可言呢?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人生存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了。
我国古代先民非常重视祭祀活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于保护自然的目的,《礼记》里规定了“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在春天的祭祀大礼中,由于母兽都在孕育幼子,因此只能用公兽而不能用母兽。也就是说,在春天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里,要保护好新生生命,才能求得长远发展。《礼记·曲礼下》中还对狩猎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国君春天打猎,不能采取合围的办法来捕捉野兽,大臣们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也不得猎取幼兽或掏取鸟蛋,以此保证鸟兽能够正常繁殖繁衍。也就是说,不能竭泽而渔,而应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从古代田猎活动的名称中就可以对当时的环保意识有所认识。春曰蒐(搜),意为春天打猎须搜索择取不孕之兽;夏曰苗,意为替禾苗除去田野之兽;秋曰狝,狝,杀也,以杀为名,表示顺应秋杀之气;冬曰狩,狩即围守之意,因冬季万物已过生长期,故均可猎取而无所择。《礼记》里还讲:“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对于不成熟的五谷、果实,不该砍伐的树木,不该杀的禽兽鱼鳖,都不准拿到集市上出售。可见,合理利用资源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而且深入人心,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
春期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倡导环保治国。《管子·轻重甲》里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主张要尊重自然规律,适度砍伐,并且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管仲还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提出了环保“四禁”,即“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也就是说,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就要遵循自然万物的生长作息,保证自然万物的代际发展。不以杀鸡取卵的方法获取眼前利益,而应为人类的长远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做打算。据《管子·七臣七主》记载,“春禁”是这样规定的:“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其中不仅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当时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管仲的治国思想有很大关系。
先秦时,人们还提倡要根据“天时”来把握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采取跟万物生长相匹配的合理的开发计划,禁止盲目和不合时宜的利用,并要求注意“度”的把握。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不去射杀归巢栖息的鸟。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的是只要不违背农时规律,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只要不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按照节令到山上去砍伐林木,林木就会多得用不完。孟子还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任何事物来说,如果能得到滋养,就能茁壮成长;如果失去滋养,则必然走向消亡。孟子的核心意思就是要告诫人们不可过度、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荀子也是对自然环境十分关注的先秦思想家,强调人类向自然索取时要有节有度,只有保护好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他在《王制》篇中告诫我们: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去破坏自然界的生态链,否则就有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基于这种理性思考,荀子主张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就是说,植物正在生长发育的时候,不能进山砍伐;鼋鼍、鱼鳖、鳅鳝繁殖的时期,不能用网捕捞,不能用药捕捉;一年四季应当根据季节的变化、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播种,这样庄稼才能茂盛,老百姓才有充足的粮食。所谓“谨其时禁,不失其时”,就是指对需要捕杀的鱼鳖之类或需要砍伐的林木之类要从节令、时间上作出禁止或开放的明确规定。
荀子还强调从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达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在《致士》篇中,荀子把人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把自然界的各种要素也看作不可分割的生态链条。荀子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联想到现实政治的清明幽暗,这是中国思想家惯用的一种比喻方法,他说:“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荀子在这里是用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来比喻百姓与政治的关系,意思是说,江河湖泊深了,鱼鳖就会归聚到那里;山上的林木茂盛了,鸟兽就会聚拢在那里;同样,刑法政令公平公正了,老百姓就会民心所向,归顺于统治者;礼义道德周备完全了,君子就会心向往之。相反的情形就是,“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江河湖泊干涸了,鱼龙就会离开它;山林环境险恶了,鸟兽就会离开它;同样,国家政治混乱,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君子,都会毫不犹豫地离它而去。《吕氏春秋·十二纪》还列出了与四季时令相适应的农事活动安排,就是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按照天地之道的运行规律来调节农业生产活动的模式。其主张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征来进行农业生产,不违农时,与天相应,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如“孟春”期间“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禁止砍伐树木,不准杀害幼小的走獸和飞禽,不许掏取鸟蛋。到了仲春之月,则“无竭川泽,无漉阪池,无焚山林”。就是说,不能把河川沼泽和蓄水塘里的水弄干,也不要焚毁山林。到了“季春”,则要“修利堤防,导达沟渎,开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弋,置罘罗网,喂兽之药,无出九门”。说的是,人们要修理河堤水坝,疏通沟渠,使道路畅通,不能有堵塞;打猎所用的工具和毒药不得带出城去。在万物生长繁茂的“孟夏”时节,农政上则有“命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劝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无伏于都”;到了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到了孟秋的收获季节,忙完农事之后,将“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附墙垣,补城郭”;仲秋时节则要“穿窦窌,修囷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到了冬季岁末,天寒地冻,不宜农务,则“劳农夫以休息之”。同时为了准备来年的春耕,“令告民,出五种,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一年辛苦的劳作这才暂告一段落。
汉朝著名经济学著作《盐铁论》中也在多处提到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比如《散不足》篇提出“谷物菜果,不时不食,鸟兽鱼鳖,不中杀不食。故徼罔不入于泽,杂毛不取 ”,也就是吃东西要根据时令和季节,什么时候吃什么样的东西,粮食蔬菜水果,不到成熟的时候不吃;鸟兽鱼鳖,不到该杀时不吃;不在池塘里撒网捕小鱼,不到田野上猎取小的鸟兽。一句话,不要违背自然界的生长规律。《贫富》篇还提出,“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强调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界才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保障,才能满足百姓的日常生活;反之,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无论是孔、孟、荀,还是《吕氏春秋》《盐铁论》,都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这些理论和主张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