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箕子碑(节选)a

2022-01-18柳宗元

月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纣王教化柳宗元

〔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b:一曰正蒙难c,二曰法授圣d,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e,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f,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去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g,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

息h。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i,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j。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k,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

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藂于厥躬l,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於虖m!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n,比干已死o,微子已去p,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q,武庚念乱以图存r,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s,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柳宗元集校注》卷五《碑》)

a 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因封在箕地,故称箕子。

b 大人:德行高尚的人。

c 正蒙难:坚持正道,不惜遭受磨难。

d 法授圣:将正法大道传授给圣王。

e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f 并:通“屏”,舍弃。

g 晦:昏暗,隐蔽。 谟:谋划。 范:法,原则。

h 隤(tuí):跌倒。

i 箕子之明夷:出自《周易·明夷》,明夷卦象征暗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隐藏自己的智慧。

j 彝(yí)伦:常理,常道。

k 《洪范》:《尚书》中的一篇,相传为大禹时的文献,箕子增订并献给周武王。

l 藂于厥躬:将好的品德集于一身。藂,聚集,丛生。

m 於虖:犹“呜呼”,感叹词。

n 殄:灭绝。

o 比干:商朝大臣,因进谏而被纣王剖心而死。

p 微子:名启,纣王之兄,因劝谏不被纣王采纳而出走。周朝初年,启被封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建立宋国,成为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

q 未稔:没成熟,没达到顶点。

r 武庚:名禄父,纣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封武庚管理商朝旧地(今河南安阳),以存殷祀。武王死,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最终被杀。

s 汲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西南。

一般说来,德行高尚的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百姓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贤人叫箕子,确实具备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经”要旨的时候,对他特别重视。

在殷纣王统治的时候,圣法大道颠倒混乱,上天的震怒不能引起他的警戒,圣人的教诲丝毫不起作用。在那时,冒死进谏,不惜生命,以便维护天命国运,确实是一种仁德,只是不利于殷人宗祀的延续,因此箕子不这样做。委身新的王朝以便保存先人宗庙的奉祀,也是一种仁德,只是参与灭亡自己国家的行动,故而箕子也不忍心去做。上述这两种办法,已经有人这样做了。因此箕子便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适应当时的世道;隐藏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囚禁的奴隶中受到屈辱;貌似糊涂却不做邪恶之事,表面柔弱却自强不息。故而《周易》中说:“箕子能做到韬晦。”这就是说箕子蒙受危难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等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新王朝以正道教化百姓,箕子便献出治国的大法,因此成为圣王的老师,使周朝能根据这些法则来调整伦理道德,创立典章制度。故而在《尚书》中说:“箕子回到了镐京,写成了《洪范》。”这便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则传授给圣明的君主啊。等箕子到了朝鲜,在那里推行道义来使民风淳朴,遍施恩德而不问出身的鄙陋,广施仁爱而不论关系的远近,以便延续商朝的宗绪,使外夷变为华夏,这便是让百姓受到教化啊!所有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变化万端,自己能获得其中的正道,难道不是德行高尚的人吗?

啊!当周朝的时运尚未到来,殷朝宗庙的香火还没有断绝,比干已经死去,微子也已离开,假如纣王的罪恶还不算多时就死去,武庚想发动叛乱以图保存社稷,国中要是没有箕子这样的人,谁能和武庚一起治理国家呢?这本来也是人事发展的一种可能啊。这样来看,箕子能忍辱负重到这种地步,大概也是在这方面有所考虑吧?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庙宇,每年按时祭祀他。我敬慕先生的行为能被列入《周易》的卦象中,便写了这篇颂……

这是柳宗元为箕子庙写的碑文。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太师,因其封地在箕,故称箕子,他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殷末三贤”。箕子在辅佐商纣王时,见纣王进餐时必用象箸,便心生忧虑。果然,后来商纣王暴虐无道,整天酗酒淫乐而不理政。箕子苦心谏阻,但不被采纳。箕子见商朝江山即将断送在纣王手中,心如刀绞,索性披发佯狂,每日只管弹唱“箕子操”曲以发泄心中的悲愤。商纣王以为箕子真疯了,便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

武王灭商后,求贤若渴的周武王找到箕子,请教治国之道。箕子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武王听后,十分钦佩,想请箕子出山治理国事,但被箕子拒绝。后来,箕子渡海,到了朝鲜,创立了箕氏侯国。相传箕子到朝鲜后便建造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施用八种简单的法律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并把故国的文化传播开来。

在古人眼中,箕子是贤人的代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品德高尚之人立身处世的三个要点,即蒙受苦难时坚守正道,把治国的法典传授给明君,将教化施及百姓。而箕子正是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人。接着,作者用箕子的行为逐条加以对照,在叙述中突出了箕子的忠贞和智慧,以及他传授治国大法、推崇教化的功绩,进而表达了对箕子的崇敬之情。

如果联系作者的经历,这篇文章可视为作者处境和心情的反映。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而获罪,被贬到荒远的地区为官。他的遭遇与贤者箕子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借赞美箕子来寄托作者的信念和抱负。

(海涛)

猜你喜欢

纣王教化柳宗元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商纣王的暴政
牧野之战
江雪
秋夜
众叛亲离
江雪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