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探讨
2022-01-18张柏铭
张柏铭 张 超
立德树人: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探讨
张柏铭1张 超2
(1.长沙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湖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核心素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与素质内涵培育的依据,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渗透于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之中。思政教育的价值理念是学生体育道德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为全面加速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质量,切实发展教育强国的时代建设,需要将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的内在统一性贯彻至篮球教学始终。基于此,文章围绕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理念的结合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在注入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价值及现状,并提出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法,以期贯彻新时代下学校体育育人目标,进而增强篮球课程开展效果。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校篮球;核心素养
全球化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我国全面进入“以提升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新阶段。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篮球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炙手可热的细分学科,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融合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再次被推上改革的风口浪尖。
为落实核心素养及高校体育建设中所体现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思政教育的提出为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创设了新思路与新方案。本文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行研究,为高校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帮助高校篮球课程思政确定明晰的育人目标。
1 理念阐释: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1.1 核心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各学段不同科目教育过程中,应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多维度概念,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关键环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立足于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三大维度,真正实现从“为了知识而教育”向“通过知识获得教育”的转化。在新时代高校学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是核心素养蕴含的首要教育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专业教师细致发掘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新方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逐渐形成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与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1.2 课程思政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大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日新月异,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综合教育理念中,使“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各类课程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最终形成系统的协同体系与协同机制。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时刻聚焦“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于是,思政教育应合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高度认识“主渠道”并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政教育的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使课程思政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得到最大化呈现。因此,在要求各类课堂落实育德与育才这一“双育”标准下,课程思政建设紧扣时代脉搏,将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在专业知识上彰显家国情怀、文化基因,在能力提升中传递正确价值、先进思想,牢牢把握住立德育人的教育初心。
1.3 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联
基于立德树人出发的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同源同向同行的发展目标。其一,育人取向相统一。核心素养在力求回答好时代新人的问题上,以人的发展为支点,瞄准学生发展所需,大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思政在将内在、深层的专业课程知识转化为德育要素的基础上,扮演着核心素养实践层面的指引角色,深度解剖课程本质的“人性”成分,完成课程的“双育”价值使命,二者间形成了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其二,育人内涵相统一。课程思政从教育者角度出发,不仅对其教育方法做出系统性指导,更要求学校树立起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与教育理念,切实保障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核心素养则从受教育者角度提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多维度要求,二者育人内涵彼此呼应、相辅相成,在相互借力中持续孕育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其三,育人过程相统一。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政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还要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行动形成“知行合一”,实现相互转化。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将知识脱离于刻板化、程序化材料,进而向适合多元主义的个性化价值观转变,打造“以人为本”的育人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在实践中的思考与共情。二者均主张学生通过思想认知展开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寻求理论构建。
2 时代烙印: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2.1 课堂育人价值性弱化
融合课程思政的核心素养人才培育拥有塑造学生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现阶段高校体育篮球课堂是教师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巧妙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但在我国高校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篮球技战术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忽视篮球运动技能教学中对真善美的融会贯通,导致价值追求与知识探索的精神纽带出现断裂,学生在缺乏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思政内涵的教育下,核心素养也愈加难以提升。篮球课堂作为高校学生健全人格与身心健康发展培育的主战场,正逐渐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师过于放大对教材知识与动作技能的教学,运动锻炼中内涵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价值被轻易遮蔽。因此,在思政等抽象概念与篮球课程内容逐渐脱轨的过程下,学生难以产生心理共鸣,进而无法实现核心素养与知识的融通和提升。
2.2 课堂开展协作性单一
融合课程思政的核心素养培育集中关注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产生教育引领与完善功能。在高校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非平衡性。虽然近年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不断改革深化,但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在实践教学中仍趋于表面,篮球课程育人效果也不尽理想。一方面,在思政教育与核心素养共同发力的形势下,教师对核心素养下“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态度淡漠,且自身政治觉悟与思政素养不高,导致其难以形成篮球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无法站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制高点,大大降低育人和育德的协作统一。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与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师生间的对话逐渐减少,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一度成为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学生能否真正参与其中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课堂教学形式化严重
融合课程思政的核心素养人才培养,要求高校以思政教育为导向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创新改革育人理念及施教模式。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虽将“爱国情怀”“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落脚点,但在课程目标中却未得到具体体现。近年来,应试教育下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引导多是有头无尾。随着篮球学科的深入与细化,导致整体课程通融性降低,教师所忽视的意识、行为、品质等多方面培养愈发使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不佳。另外,篮球运动项目中“正确价值观”与“体育精神”等概念多停留在教材与教师的理论阐述中,学生对技战术认知的主动构建缺乏科学的行动支持,教师的课程传授仅追求“知道”而非“实践”。难以量化的篮球课程思政与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质量,使教育者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模糊,致使形式化、片面化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篮球课堂的思政教育中。
3 绽放魅力:融合课程思政对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体现
教育新常态下,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肩负着培养高技术、高素养人才的重要责任。篮球学科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通过篮球技战术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来塑造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所需的体育情感、运动能力以及健康知识和行为。针对传统篮球教学中对人才培养“重能力、轻德育”的现状,应融入课程思政自然地接受运动中所蕴含的理念和思想,使学生在体悟中华强大体育精神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陶冶情操。
其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与三全育人的基本教育目标,塑造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终身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断建设篮球教学课程,发挥“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弥补过去篮球教学中过分关注运动技能与基础知识后存在的不足,将心理健康与思政水平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育人。
其二,满足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下对体育教学提出全新要求,体质健康、技术技能、心理健康开启了改革背景下的育人新视角。为满足新时代下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求,高校篮球教学努力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三方面获得协调,在不断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深挖思政元素,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交汇融合,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发展方向。因此,在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也是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术过程下实现理论传授与价值引导的高度融合。
4 立德树人: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思路与方法
4.1 从“技术讲授”转向“价值传授”
从“技术讲授”到“价值传授”,不仅是传统篮球课程育人向篮球思政课程育人转变的基本向度,也是寓价值观指导于技术传授的一次全新突破。在高校篮球教学领域下,“唯技术主义”的陈旧理念与思想局限扼杀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育作用。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任务,加大对篮球专业教学开展中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塑造,避免出现在缺乏正确价值观引领下的篮球课程成为满足个人利益工具这一现象。教育者应在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准绳中凸显自身引导作用,将核心素养教育注入实际教学中,同时深挖篮球运动的思政元素,抓住竞赛突发事件中思政观念的渗透,创设篮球文化教学情境,使思政教育自然浸润到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真正落实课堂价值性与学理性的平衡发展。
4.2 从“单一促进”转向“交互协作”
从“单一促进”到“交互协作”符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基本规律,是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观与构建师生深度合作的协同发展新态势。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核心素养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融入,离不开师生间长效的情感沟通与价值认同。在打通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在不断增强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合理运用核心素养框架,从整体上将学生的体育品格与技术能力涵养定位为教学目标,如灵活利用NBA、CBA等重大赛事作为篮球文化教学的价值引导,以此打破原有单一、生硬的授课形式,使学生被体育精神所感召,进而实现其向“发现者”与“探索者”的转变。如此,在育德和育人双向发力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师生交互协作的课堂生命新形态。
4.3 从“传统课堂”转向“深度课堂”
从“传统课堂”到“深度课堂”是践行体育教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的目标决策,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深度课堂旨在真实的学练情境下联系学生的学,反馈真实的教,于是高校传统篮球思政育人的形式化、片面化无法落实学生生命的价值塑造。因此,在篮球理论知识中应增强其生活性,将实践性与思想性渗入课堂始终,进而使学生达成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多重感知。一方面,通过高强度篮球比赛实景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观;另一方面,利用篮球教学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中体会社交价值与角色超越,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入与统一。
5 结语
高校篮球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育人理念的创新,是我国立德树人战略任务的表现成果,是核心素养进入课堂的实践引领。在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的高校篮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中,应充分把握价值传授的核心意义,创设师生交互的教学形式,设计知行合一的课堂内容,以落实全面育人新目标,构建全课程育人新格局。
[1]刘会平,谢旭东.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探索与实践创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6):1-4.
[2]李垚,纪德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核心素养课堂培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8-92.
[3]周生旺,程传银,李洪波.身体在场与生命意蕴:深度体育教学的价值诉求与实践创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6):645-651.
[4]张路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转向与教学转变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3):31,40,127,132.
[5]张洋,魏军.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6):35-40.
[6]张敏.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培育[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3):98-102.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Quality of College Basketball Talents Integrating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ZHANG Boming, et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Hunan, China)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ND211614)。
张柏铭(197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