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伊班语的音节类型

2022-01-18MariaMagdalenaSintaWardani张会叶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辅音元音音节

Maria Magdalena Sinta Wardani,张会叶

(1.Sanata Dharma University,印度尼西亚日惹 55281;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一、引 言

伊班语是达雅克语群中的语言之一,因此通常被称为伊班达雅克。早期的语言学家将伊班达雅克语群称为Ibanic语群,在Ibanic语群中的部落有Kantu Dayak,Ketungau,Mualang,Desa,Seberuang和Bugau。与伊班语接近的语言是Kantu,Mualang,Desa,Seberuang和Bugau(Blehaut,1998)。[1](P20)在Ibanic语群中,说话者在相互交流时彼此之间不会有任何困难。霍斯(Lebar,1972)指出,伊班语类似于伊斯兰教传播之前在苏门答腊所说的古老(旧)马来语,与其他的达雅克语不同。[2](P181)

关于SIL伊班语被归类为南岛语系(马来语-波利尼西亚语)印度尼西亚语族马来-占语支(Simons和Fennig,2017)。[3]西加里曼丹省使用伊班语,范围涉及卡普阿斯Hulu县,Nanga Katungau北至卡普阿斯(Kapuas)河中部的砂捞越(Sarawak)边境,Betung山以东至Udjungumbut,西至位于卡普阿斯南部边缘下游的新塘县Sebangkung。

伊 班 语 的 方 言 有atang Lupar,Bugau,Kantu',Ketungau(Air Tabun,Banjur,Demam,Maung,Sebaru',Sekapat,Seklau,Sesat,Sigarau),Desa。使用伊班语者人数高达15000人(Simons and Fennig,2017)[3],由于使用者的广泛分布,伊班语非常引人注目。除印度尼西亚外,马来西亚和文莱·达鲁萨兰国也使用伊班语。在印度尼西亚,印尼语言发展和建设中心已开展了几项关于伊班语的研究。如Tanjungpura大学的研究团队Mustafa Kamal等人从技术层面进行伊班语的重叠系统研究,他们于1990年出版了专著《伊班语中的重叠系统》。这项研究描述了重叠的类型、重叠的形式、重叠的单词类型以及伊班语重叠的含义。伊班语中的重叠系统被认为与印度尼西亚的重叠系统没有太大区别(Kamal等,1990)。[4](P38)一年后,Mustafa Kamal等人进一步从技术层面对伊班语语言结构进行研究,出版了相关成果(Kamal等,1991)。[5]

在马来西亚和文莱·达鲁萨兰国,伊班语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关于马来西亚伊班语的一些研究,有Asmah(1981)和Richards(1981)(Tjia,2007)已经做过关于伊班语的语言结构研究。[6](P10)马来西亚教育部语言和图书馆理事会也于1989年出版了一本《伊班语-马来西亚语词典》。同时,文莱·达鲁萨兰王国的伊班语研究可以追溯到如Paolo Caluzi(2010)题为“婆罗洲的濒危语言:在文莱的特姆布隆(Tembu⁃rong)关于伊班和穆鲁特(伦巴旺)的一项调查”的研究。

本文伊班语的语言数据来源于两次田野调查,即2015年9月和2017年7月调查组在西加里曼丹省(Kalimantan Barat)坤 甸 市(Pontianak)本 卡 杨 县(Bengkayang)Jagoi Babang区 的Semunying Jaya巴 雷 村(Pareh)和西加里曼丹省卡普阿斯县(Hulu)的Utik河。数据收集点在两个不同县城,但它们都被认为具有相似的文化统一性。以下表1是根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的研究所在两个县的2015年人口数据。①数据来源:https://kalbar.bps.go.id/linkTabelStatis/view/id/117

表1 人口统计表

本文通过观察、访谈、录音和记录来获取语料,然后对录音进行语音转写为国际音标,以便对伊班语的语音和音节结构进行描述。本文运用语音学方法描述了伊班语的语音,伊班语多达10个元音,20个辅音和3个复合元音。另外,伊班语没有[v][f][z][x][š]和[q]音。伊班语的音节结构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同时,伊班语的音节类型是V、VC、CV和CVC(Kamal等,1991)。[5](P44-45)这在南岛语音韵学研究领域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丰富印度尼西亚伊班语相关语音知识。

国内外对语言描写的界定有所区别,可能因为语言的性质差异所导致。比如,国内学者对音位/y/、/w/的界定是半元音,而在国外的一些语言中,这两个音位似乎很自由。/y/有时界定为/j/,有时是/y/,但它和普通话中的撮口音是不一样的发音方法;/w/在元音音位中直接界定为/w/,其实它的真正音值就是/u/。因此,本文把这几个音位严格界定,以便读者方便区分。/y/界定为辅音音位/j/,/w/界定为元音音位/u/,在伊班语中主要用于复合元音中。

二、元 音

(一)单元音

Kamal等 人(1991)在 研 究 中 将 伊 班 语 单 元 音 整 理 为10个,即[a][ə][ɛ][ӕ][i][ɪ][o][ɔ][u][ʊ]。[5](P21-26)在 本次调查研究中,将伊班语单元音音位归纳为6个,即/a/、/ə/、/e/、/i/、/o/和/u/。伊班语的单元音音位表及各单元音最小对立例词表,见表2、表3:

表2 元音语音音位表

表3 单元音音位最小对立例词表

在伊班语中,在闭音节中各单元音音位通常发生如下的条件变体:

(1)单元音音位/a/通常变读为[ӕ]。

(2)单元音音位/o/通常变读为[ɔ]。

(3)单元音音位/e/通常变读为[ɛ]。

(4)单元音音位/i/通常变读为[ɪ]。(5)单元音音位/u/通常变读为[ʊ]。

(二)复合元音

除了单元音之外,伊班语中也有一些复合元音,这些复合元音多出现在最后一个音节的位置。伊班语中的复合元音包括了两种类型:(1)滑向[i]和[u]音尾的高元音移动的复合元音[ai][au][ui];(2)滑向[ə]音尾中央/中心发音移动的复合元音[ʊə]和[ɪə]。复合元音的语音数据可以从下面看出:

(1)[ai]是从中低不圆唇到前高不圆唇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ai是从中低不圆唇到前高不圆唇的元音变化。伊班语中的单词包含复合元音[ai],例如lemai[ləmai]“下午/下午”。

(2)[au]是从中低不圆唇到后高圆唇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au是从中低不圆唇到后高圆唇的元音变化。例如:mansau[mansau]“生气/愤怒”。

(3)[ui]是后高圆唇到前高不圆唇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ui是从后高圆唇到前高不圆唇的元音变化。例如:betui[bәtui]“下注”。

(4)[ʊə]是后高不圆唇到央高不圆唇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ʊə是从后高不圆唇到央高不圆唇的元音变化。例如:tinduk[tin+dʊəʔ]“睡觉/睡觉”,ijuk[i+jʊəʔ]‘enau’“糖棕榈”。然而,讲伊班语的人也使用其他变体,即通过发tinduk[tin+dɔʔ]“睡觉/睡觉”和ijuk[i+jɔʔ]‘enau’的音。

(5)[ɪə]是前高不圆唇到央高不圆唇复合元音

复合元音ɪə是从前高不圆唇到央高不圆唇的元音变化。复合元音[ɪə]出现在bilik[bi+lɪəʔ]“房间/房间”这个词中。上述所说的复合元音[ɪə]随着bilik[bi+lɪʔ]中的单元音[i]而变化,具有相同的含义。

史密斯(2017)指出,伊班语中[ʊə]是原始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中*-uC发音的体现。同时,伊班语中[ɪə]音是原始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中*-iC声音的体现。[7](P184)以下是史密斯关于复合元音[ʊə]和[ɪə]发音的解释:“在伊班语和Mualang语中,在塞韵尾中的元音表现出次央元音滑动,其中塞韵尾音节中的高元音(这个区域里语言的典型特征)经历了终极弱化。”[7](P186)

显然,上述所说的这两个复合元音首先由操伊班语的人们所熟知。虽然这时复合元音[ʊə]向单元音[ɔ]演变,而复合元音[ɪə]向单元音[i]演变。

三、辅 音

(一)单辅音

Kamal等人(1991)对伊班语进行研究时,归纳出20个单辅音音位,即[b][p][m][w][t][d][n][1][r][Ɍ][s][c][j][ɲ][k][ɡ][ŋ][h][y][ʔ]。[5](P21-26)本 文 将 伊 班 语 单 辅 音 归 纳 为17个,即/b/、/c/、/d/、/g/、/h/、/k/、/l/、/m/、/n/、/ŋ/、/ɲ/、/p/、/r/、/s/、/t/、/w/、/j/。伊班语的单辅音音位表见表4,单辅音音位最小对立例词表见表5。

表4 单辅音音位表

表5 单辅音音位最小对立例词表

在伊班语中,塞音音位处于音节尾时通常发生如下的条件变体:

(1)/k/变读为[ʔ]。

(2)/p/变读为[p˺]。

(3)/d/和/t/变读为[t˺]。

(二)辅音丛

有关南岛语语音学的讨论中,在确定语音状态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争论,即两个辅音是否与语音片段或两个语音片段的状态相邻。以用于区分两者的术语是辅音丛和鼻前化或后置鼻音。

在伊班语中发现了辅音丛[mb],[nd],[mp],[ns]和[nt]。在[m]和[n]后出现的塞音[b]和[d]在sembilan[səmbilan]“九月”和[ndor]“地点”词中被弱化;在[m]之后出现的塞音[p]如单词empejadi[mpəjadi]“进行”所示的那样得到了强化。

(1)a.nsabi[nsa+bi]‘sawi’ 芥末菜 b.ensabi[ən+sa+bi]‘sawi’芥 末 菜 (2)a.ntemu[ntə+mu]‘temulawak’ 生姜b.entemu[ən+tə+mu]‘temulawak’生 姜

此外,伊班语语群的发音也有变化。请注意以下例子:一部分讲伊班语的人使用辅音丛[ns]和[nt],并且分布在音节/ns_/和/nt_/开始的位置。但是其他说话人的发音方式不同,因为在上述的两个辅音之前,出现了央元音[ə],使得[n]的发音位于结尾/_n/,[t]的发音位于开始/s_/。同样地,[n]位于音节尾/_n/,[t]位于音节首/s_/。在Utik河地区出现的语音变化是非常有趣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从历时角度进行分析。

四、伊班语的音节结构

音节是从两个自然音素之间的响度峰值开始的一段语音(Kridalaksana,2008)。[8](P230)伊班语中的词可以有一个音节,例如单词pun[pun]“树”;此外,伊班语中的词也可以是两个音节,如cicak[ci+caʔ]“蜥蜴”;三个音节,如:kemaya[kə+ma+ya]“什么时候”;以及四个音节,如:kelekanit[kə+lə+ka+nit]“扁桃”。

在伊班语的17个辅音音位(20个辅音音素)中,有的音可以位于开始和结尾,有的音只能位于开始或结尾。在表6和表7中可以看到相关数据。

表6 音节首位置的辅音

表7 位于音节尾位置的辅音

续表7:

通过表6和表7,我们可以看出,伊班语中从未出现在结尾位置的辅音音素是[ɲ][b][c][d][g][t][p][k][w][j]。同时,从未出现在首音节位置的 辅 音 音 素 是[h][ʔ][t˺][p˺]。

在伊班语中,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元音组成,但是一个音节不能由辅音组成。在没有辅音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音节的元音是[a],如akek[a+keʔ]“爷爷”这个词,元音[i]和inek[i+neʔ]“奶奶”这个词一样,元音[u]和urang[u+ræŋ]“人”这个词一样,元音[ə]和engau[ə+ŋaw]“和”这个词一样。

可以通过下表8了解伊班语的音节结构。

表8 伊班语的音节结构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伊班语的音节形式有以下六种类型:

(1)由一个元音(V)组成的音节。

如音节结构(V)出现在单词ari[a+ri]“天”中,元音[a]单独构成单词倒数第二个音节。

(2)由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V)(C)组成的音节。

如音节结构(V)(C)出现在单词taun[ta+un]“年”中,元音[u]和辅音[n]位于单词最后一个音节的末尾(单词-结尾)。

(3)由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C)(V)组成的音节。

如在bulan[bu+lan]“月亮”这个单词中可以看到(C)(V)的音节形式,辅音[b]和元音[u]位于单词倒数第二个音节的开始位置。

(4)由一个辅音,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C)(V)(C)组成的音节。

如音节结构(C)(V)(C)出现在单词ujan[u+jan]“雨”中,辅音[j]、元音[a]和辅音[n]位于单词最后一个音节的末尾(单词-结尾)。

(5)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C)(C)(V)组成的音节。

音节结构(C)(C)(V)出现在单词indai[i+ndai]“母亲”中。中。在这个单词中,辅音[n][d]和元音[ai]出现在第二个音节中。

(6)由两个辅音,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C)(C)(V)(C)组成的音节。

音节结构(C)(C)(V)(C)出现在单词ndak[ndaʔ]“不”中。在这个单词中,辅音[n]、辅音[d]、元音[a]和辅音[ʔ]位于单词最后一个音节的位置(单词-结尾)。另一个例子是membam[məmbam]“攫取”。在这个单词中,辅音[m],辅音[b],元音[a]和辅音[m]位于单词最后一个音节的末尾(单词-结尾)。

五、结语

伊班语是一种使用者分布广泛的语言。伊班语有6个元音音位,即/a/、/ə/、/e/、/i/、/o/和/u/;以及17个辅音音位,即/b/、/c/、/d/、/g/、/h/、/k/、/l/、/m/、/n/、/ŋ/、/ɲ/、/p/、/r/、/s/、/t/、/w/和/j/。

除了单元音之外,伊班语还有复合元音。伊班语中的复合元音有[ai][au][ui]等,它们位于音节的结尾。使用伊班语的人也知道复合元音[ʊə]和[ɪə]。但在讲伊班语的人中,上述两个复合元音的使用因单元音[ɔ]和[i]而异。伊班语在音节开始处有簇(辅音组)[mb],[nd],[mp],[ns]和[nt]。因在鼻音[n]之前,讲伊班语讲的人在发央元音[ə]时,有发音变化,因此某些单词中不再包含[ns]和[nt]。

伊班语的音节形式可以用以下六种类型(V)、(V)(C)、(C)(V)、(C)(V)(C)、(C)(C)(V)和(C)(C)(V)(C)。在上述的六个音节形式中,似乎伊班语中音节的一般形式是辅音-元音-辅音(CVC)。这项研究仍然是一个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仔细记录和绘制西加里曼丹伊班语的方言地图。

猜你喜欢

辅音元音音节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看音节说句子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