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探讨*
2022-01-16李凤英
李凤英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探讨*
李凤英
(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工程学院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气氛及课程教学目标。针对上述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端正学生学习理论课的态度;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完善体育理论课堂管理制度。旨在为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应对策略;高校
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关系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成长和成才,甚至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就业及长远发展,因此,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高校体育专业立足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众所周知,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愿上体育理论课的现象极为普遍,围绕这个话题,部分学者与专家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但仍没能解决实质性问题。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个案,对影响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权重与重点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北工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3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33人,女生73人;大一78人,大二76人,大三78人,大四74人。对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专业理论课”为关键词查阅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电子期刊1926篇,为论文研究做了前期准备并奠定一定基础。
1.2.2 访谈法
本文专就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走访了部分优秀生及待优生,并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干部,尤其是学习委员进行了深度交流,获得许多有效信息。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大学生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在问卷编制过程中,征询了10位专家及部分学者的建议,进行多次修改和试测,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可靠性系数R=0.87,接近于1,信度较高,然后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工程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达97.8%。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理解及总体满意度的调查
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是指体育理论课教学所取得的成效,既包括教师教的效果也包括学生学的效果。当然,教师教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理论课教学效果理解的调查,发现91.5%的大学生认为首先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或有效指导专项训练,其次是基本掌握课程教学知识,占到82.2%,再次有81.4%的同学认为所学理论知识要有助于今后成功就业。说明要提高体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老师应重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实用性、价值性、前沿性,并要与社会需求接轨,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以便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同时老师对所教课程要注重讲解的通透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钻研,并可在相关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当问及学生对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满意程度时,有72.7%的人表示对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不满意的同学达20.3%,还有7.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究其原因,可能有来自教学方面,也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因素等。
2.2 影响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为了弄清影响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本文展开了详细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氛围,分别占66.3%、56.5%、54.3%,均达到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其次是课程教学目标(35.1%)和课程设置(31.4%),选择人数占到1/3左右。下面就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刻剖析:
(1)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人的行为产生方向性和动力性影响[1]。因此重视学生良好体育学习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根据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观察,学生迟到、旷课、上课不带教材,不认真听讲等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一是大多数同学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毕业后的就业关联不大,因为毕业后进中小学任教基本是专项技术课教学,抑或是去健身房当私教或兼职教练,主要靠的也是技术本领。二是认为教师所授课程知识与专项技术没有直接联系,好多课程知识似乎派不上用场,除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如体育保健学、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等的价值有比较清晰认知外,而对于像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这些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偏弱的专业理论课价值持怀疑和轻视态度。此外,还了解到部分学生面对教材中大量的专业理论、概念、原理之类的有一种望而生畏、听之无味之感,全然没有技术课那么有趣[2,3]。
(2)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
有研究表明,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4,5]。根据对湖北工程学院306名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有56.5%学生对此观点持赞同态度。在与部分同学访谈交流中得知,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半数以上的同学表示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分别占55.6%、54.3%、52.9%)有助于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在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雨课堂”这种智慧教学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其中的随机点名和弹幕功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6]。
(3)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用一定的心理、行为指标来衡量。积极的课堂气氛会使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不仅影响着教学进程,而且也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根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的同学占40.1%,只听讲不做笔记,或者是只做笔记,偶尔听听的同学只有36.1%和30.1%;上课玩手机、发呆、聊天和睡觉的同学占比分别达到50.7%、22.9%、21.6%和14.4%。可见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及整个缺乏生机的课堂,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课堂教学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个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如果这种过程变成老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单边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建立起某种稳定而积极的情感,无疑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4)课程教学目标
每门课程都有其课程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有机地将三方面贯穿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学会”,而不是“会学”或“乐学”。特别对于活泼好动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讲,知识、方法等与情感教学的紧密结合是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选择课程教学目标是影响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因素的人数达35.1%,超过1/3,这与访谈的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理论课学习感到盲目,不明白课程学习目的,不了解理论课程学习的价值与用途,因而其效果也就无从谈起。访谈中还发现,部分老师思想还比较僵化,没有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将知识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很好地融合起来,使得单一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成为体育专业学生认同的主要学习目标。鉴于此,老师务必在课前向学生阐明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这对于习惯于动作思维,不爱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制约性的作用,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会有助于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效果。
3 提高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端正学生学习理论课的态度
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理论课程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考研、择业等之间的联系,那么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并钻研每门理论学科,而且非常珍惜每次课的学习机会。事实上,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并非如此,理论知识学习意识比较淡薄。为此,首先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作用与意义的宣讲,让他们对其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认知。其次,通过榜样的激励作用或介绍“师哥师姐”理论知识学得好获评省优毕业论文或考研取得成功的案例,激发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理论学习态度。最后,老师可以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专项技术学习结合起来,向他们阐明技术掌握和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借助体育理论知识才能解答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3.2 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体育专业的技术化倾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喜动不喜静,再加上专业技术课上的体力消耗大,肢体的疲劳容易导致理论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现象。所以,要激发学生体育理论课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必须着手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根据学科性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挑战欲望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体育管理学》教材中体育管理原理及方法的教学,对于无管理实践经验,文化底蕴又相对较差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让他们去理解那些比较深奥而又抽象的理论,无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会比较好。老师可以选用体育领域中学生感兴趣的名人或体育明星管理运动队取得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对比分析取得成功是管理者恰当地运用了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于运动队管理之中,相反,失败的案例主要是管理者在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及感觉在管理。这样才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又如,《体育社会学》中“体育与教育”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通俗易懂,就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播放体育励志电影或短小视频,然后进行设问让大家共同探讨,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能深刻挖掘出体育的教育价值,体育运动对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功能。再如,《社区体育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程,若单纯采用理论传授的方式,显然无法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因此,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TBL(Team based learning)及微课小视频”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区或健身俱乐部,这样就可以将课堂上的社区体育理论用于社区居民技术指导、健康咨询与培训、社区体育管理等方面,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理论对实践指导的重大价值,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第二,改革传统的体育理论课大班授课制,实行小班化教学。将80多人的大班分成40左右人的小班,有利于老师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学生自主授课等教学方式,以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满足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事实上,有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创新能力[7]。教学效果极为显著。
3.3 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合理的课堂目标设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体育课程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努力和动员其能力,促使学生为完成目标而主动执行和设计最合适的策略和手段等;不恰当的目标设置会降低学生的自信水平,增加认知焦虑,减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努力程度,也会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心理素质,设置明确、具体、可行又带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激发他们体育学习成就动机。同时,多强调学生个体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前后的对比,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增加实现个人目标的自信心。成功会哺育学生对更高成功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会哺育他们追求进一步的成功。
3.4 完善体育课堂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教学效果,学校首先应组建由校领导—教务处教学负责人—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构成的教学管理团队,形成一条龙的有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管理。
首先,将理论课成绩与评先评优、奖学金发放挂钩;完善考试制度,加强监考力度,加大对考试作弊现象的严肃处理;对学生挂科现象,应出台相关硬性的限制性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其次,老师要加强课堂考核与管理。将平时成绩(考勤占30%,课堂表现30%,作业40%)考核落到实处,重点加强课堂考核的管理与记载,包括学生听课、活动互动,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奖惩等,以此督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他律为自律的一种学习行为。
最后,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督导应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有效反馈。同时,针对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应定期开展座谈与探讨,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伴随着高竞争、大强度、高压力的社会发展潮流,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成为社会之必须,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应顺应时代之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学好“运动技术”辅之以“专业理论”是其必然发展趋势。有深厚的宽口径专业理论知识做铺垫,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项训练竞赛水平,学会运用健身原理和方法进行科学锻炼,促进身心健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1]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左雪梅.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7):134-135.
[3]邹娟花,黄明,张妹.基于云班课的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0):113.
[4]于嘉,王美鑫,蒋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理论教学的时代意蕴、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6):47.
[5]王红梅.故事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20(2):149.
[6]张秀丽,张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体育课在线教学的实施策略与体会:以南开大学为例[J].体育世界,2021,29(6):30-32.
[7]李凤英.学生自主授课法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2):122.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ory Course i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and Suggestion for Development
LI Fengying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ogan 432000, Hubei, China)
湖北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61)。
李凤英(1972-),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