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2022-01-16郭鸿鹏杨嘉英邓雪峰

运动精品 2022年12期
关键词:游泳教学内容运动

郭鸿鹏 杨嘉英 邓雪峰 高 俊

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郭鸿鹏 杨嘉英 邓雪峰 高 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产物,对培养游泳运动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展教学场域空间、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混合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当前,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畅、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问题。研究提出:完善教学内容衔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均衡发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对策。

游泳运动专业;“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游泳运动专业课程,作为游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泳专业知识传授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而越来越为游泳专业人士所重视。这一方面在于游泳运动专业课程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游泳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彰显着游泳专业教育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才能让游泳专业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1];另一方面在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训练水平和竞赛管理、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2]。此外,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游泳作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体育项目近年来在社会得到快速的推广与普及,但作为一项高危险性体育运动,游泳运动每年发生的溺水事故,不仅强化了行业主管部门对游泳产业发展的相关安全要求,同时也促使对游泳运动专业人才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由此,游泳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就需要以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为核心,通过课程的优化与革新不断提升游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关注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将数字信息化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的功能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式进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在于学习者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构建起来的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者在网络上的学习反馈,在实体课堂中选择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教育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还具有实体课堂系统传授知识技能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壁垒,随时随地精心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制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整体教学的质量,充分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2 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意义

2.1 网络信息技术有助于拓展教学场域空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交流沟通的时间空间,扩宽了师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场域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即时性教学和延时性教学的机会[4]。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游泳运动专业增加了即时性教学的机会。通过互联网虚拟的教学平台和实体性教学课堂的有机结合运用,教师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发布课件、图片、视频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随时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得学习资源,进行即时的学习。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如有学习疑惑,可以随时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及时连线请教老师,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解答;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上所留下的学习记录进行随堂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这种全新的教学实践方式,增加了即时性教学的机会。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为游泳运动专业增加了延时性教学的机会。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中可以将相关学习资源进行保存,即使已经超过了该知识点学习的时间,学生依旧可以通过所存的游泳动知识资源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大大增加了延时性的学习机会;并且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无法及时解答时,也可以根据线上学习平台保存学习的记录,在实体课堂给予学生滞后解答。不仅破除了实体课堂时间和限制性场地进行教学的壁垒,同时也增加了即时性教学和延时性教学的机会,拓宽了游泳运动专业教学场域空间。

2.2 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游泳运动专业只能在短暂的实体课堂时间和限制性场地进行教学的壁垒,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游泳运动专业教学成效。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成效。游泳运动专业是一项对教学场地设施有独特要求的学习专项,许多技术动作的学习只有通过在水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领会,而在虚拟的网络上将这些技术动作进行全方位地展示,让学生结合图片影像进行思考模仿,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并配合教师的专业游泳技术动作讲解,再通过在线的师生、生生互动讨论、网上的随堂小测验,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技术动作重点难点的理解以及掌握,更为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成效。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游泳运动专业的理解,提高教学成效。在线上教学平台中,教师不仅可以发布游泳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资源,还能插入一些游泳运动影像、各级游泳比赛的视频、不同技术风格的游泳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视频等,帮助学生拓宽对游泳运动专业的知识面,深化对游泳运动文化的理解[5]。

2.3 混合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

游泳运动专业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通过多种形式转换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泳运动专业教学内容丰富,技术动作繁多且涉猎宽广,若将所有的内容事无巨细地在课堂讲解,学生不仅难以把握学习的重难点,也容易产生枯燥疲劳的心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基于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各种预习性的教学任务,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热点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关注,辅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系统认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教学大纲内的游泳运动知识,还能从不同的维度、视角思考探讨游泳运动的本质所在,引导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探索游泳运动的技术本质和文化内涵,在创造性思维空间中逐渐满足游泳运动体系对游泳运动人才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3 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所存问题

3.1 教学内容不畅

当前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包含了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技术性教学,而目前这两种性质的教学存在相互衔接不佳,导致游泳运动专业采用混合式教学时出现教学内容不畅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游泳运动专业所进行的理论性教学一般包括游泳运动起源、发展史、社会价值等;而游泳运动专业所进行的实践技术性教学一般包括技术体能心理训练、运动竞赛规则运用、运动竞赛竞技能力训练、教学能力培养等。理论性教学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虽然在游泳运动本源上有一定的相关性联系,但是实践性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游泳运动技能水平和技能教学能力,而理论性教学则过多地偏向于游泳运动宏观层面的理论讲授,如起源发展、文化内涵等,对于实践性教学目标的达成所起到的辅助性作用微之甚微,因此出现了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衔接性较差、匹配度较低、相关性不高等现实性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形成系统的游泳运动技术动作链,还会间接影响教师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知识讲授。

3.2 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

目前,在游泳运动专业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问题。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以前,游泳运动专业教学中实践课学时占比较多,而实践课课堂的教学多以游泳技术的教学为主,理论性知识涉及较少,且理论教学多是以游泳运动的起源、发展史、运动价值为主,这就导致了有相当一部分的游泳运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所欠缺。而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繁荣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VR技术解析、3D肌肉解剖、生物力学分析等新型学习工具层出不穷,课堂的说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且受到网络主流短视频的影响,学生逐渐形成碎片化学习的认知习惯,长时间单一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资源获取能力,调整教学策略,把握学生学习特征和认知方式,提升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游泳运动技术动作进行动态化展示的能力。但目前许多游泳运动专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时间参加全面线上教学能力培训,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能力较差,无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游泳运动的规律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其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问题有待解决。

3.3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游泳运动专业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问题。一般课程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即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在三个维度课程评价体系中,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考核;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给与教师适当的反馈,以提高教学能力;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的目的在于增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三个维度的评价都指向整个教学的过程,并注重个性化的考核和阶段性的划分,只有依据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目前,游泳运动专业进行教学评价时大多仅对学生采用学期末进行技能考核和传统理论试卷考核的方式,极少进行学生对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足。运用这种依据考核标准和参考答案界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只能判断学生游泳运动技能的水平和游泳理论知识掌握的数量,而学生对于游泳运动的认识和游泳运动知识的系统运用成效无法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阶段性进步也无法得以展现,由多元化评价带来的效益也无从谈起。因此,游泳运动专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应只局限于期末的传统理论试卷和技能考核,应多借助网络教学的功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和游泳运动知识的应用情况,更好地发挥混合式教学的功能优势。

4 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所存问题解决对策

4.1 完善教学内容衔接

解决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衔接不畅问题,就是要提高线上理论性教学和线下实践性教学的衔接性和匹配度,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趋于一致并且线上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要对实体课堂的教学实践起到相对应的辅助作用,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游泳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技术特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游泳运动专业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置线上理论性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线下实体性课堂教学内容的技术特征,以线下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进行选择与制定。例如,线下实体课堂进行技术教学时,线上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全面围绕该技术动作进行制定,选择游泳运动技术分析、游泳运动技术动作发展与构成、游泳运动技能形成阶段与发展要素、游泳运动技术链结构、游泳运动动力链特点等内容进行学习;线下实体课堂进行体能训练时,线上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围绕游泳专项体能训练特征进行制定,选择心肺耐力、爆发力、协调能力的科学训练理论等进行教学;线下实体课堂进行心理训练时,线上理论教学的内容应围绕游泳专项心理变化特征进行制定,选择游泳运动特征解析、学生学习游泳运动时的认知信息加工特点等内容进行教学。

4.2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均衡发展

针对游泳运动专业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所存在的教学能力发展不均衡问题,应致力于普及教师线上教育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能力,使线上教学水平与线下实体课堂的教学能力也能与线下教学能力一样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对游泳运动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技能培训时,首先,要将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数字信息教学设备和仪器充分地利用起来,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培训,帮助游泳运动专业教师掌握VR技术仪器设备、虚拟动画技术、3D肌肉解刨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便在给学生进行线上理论教学时给学生展现更为全面直观易懂的游泳运动技术动作分析和游泳运动特征规律,进而强化学生对游泳运动技术掌握程度,为线下实体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其次,对于部分教师理论知识讲解冗长且乏味枯燥、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应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游泳运动理论知识培训交流,并聘请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全方位地指导,同时提升教师获取教育资源并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应用的能力,以此更高效地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全面提高游泳运动专业的教学质量。

4.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完善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并强调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首先,游泳运动专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若要从教学评价中了解整体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等,应进行三个维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增加学生对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的环节。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可通过学校评教系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由于学校评教系统仅在每学期末开放使用,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或对学生进行访谈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看法;生生评价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同学在课堂表现进行互动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随机分组,给每个组别分配相应任务,组与组之间依据评价指标进行相互评价。其次,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从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评定平时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例如学生在线上的提问回答情况、章节测试、主题讨论、课堂互动、签到、分组任务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5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对培养游泳运动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教学快速发展的当今,要提高游泳运动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效,就需要充分运用好现代数字化教育信息技术,对线上线下教学中的各环节展开深入的探索,以此推动游泳运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1]谭苗青,黎劲.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游泳普修课程构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3):120-123.

[2]白冰,高俊.改革赋义视角下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6):151-155.

[3]张策,徐晓飞,张龙,等.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8(5):37-41.

[4]韩筠.在线课程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创新[J].教育研究,2020,41(8):22-26.

[5]韩筠.“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4-7.

[6]杨晓宏,郑新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Combined Teaching Mode for Swimming Major

GUO Hongpeng, et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

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JGYFW2022039);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90365)。

郭鸿鹏(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

高俊(1976—),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游泳教学内容运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不正经运动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