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训蕴含的美学思想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2022-01-15谭燕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路径探析可行性分析

谭燕

摘要:校训是学校文化的宗旨,彰显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本文对校训蕴含的美学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实现路径进行探索,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校训;美学思想;可行性分析;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校训是对学校文化的概括和提炼,体现一个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以校训统领学校“思政课”建设,对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养成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深入挖掘校训蕴含的美学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极具观赏性、表现力、吸引力的艺术载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高校校训蕴含的美学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并在落实的路径上指出:“高校要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改革创新”。为此,探索德育的实现方式,让大学生们真正做到心怀信念、外显于行,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任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以立德树人目标为统领,将审美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发挥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和明确部署,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意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在立德树人总目标统领下,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美育的具体目标设定。其中,《意见》遵循各学段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立德树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职业教育提出总要求,职业教育重在“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探索学校美育新的目标定位和内容途径,真正发挥美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是美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主题。

(二)理论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该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观”为依据,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人才服务的。而高校校训蕴含儒家的美学思想,无论外显于文字形态的书法艺术之美还是内涵于本质内容的汉字文化之美,都凸显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儒家美学的人文内涵是通过 “诗教”、“乐教”具体的媒介手段,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在情感,调动心理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相同的理论基础和育人目标,把儒家美学思想融入“思政课”,探索美育的路径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意义。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宗旨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时代需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确立发展目标。将以“质量卓越、能源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高等院校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育人为主线,以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思政课”建设始终以学校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顺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美育的实现路径,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及校本文化的美育资源,上好每一节课,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现实依据:当下中国正在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行业发展竞争日月激烈反映到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现象,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如宅文化、佛系、“躺平”,方向感的缺失,价值观的错位,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安逸度日满足,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学习、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同时,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少数大学生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功利心态、拜金主义、损人利己思想等,针对这些问题,将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的艺术形式与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养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校训蕴含的美学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路径分析

(一)利用网络载体,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我国已进入全民网络的时代,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充分认识互联网的特性,把数据信息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统一起来,同时结合美育的相关要求,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丰富性和教学的灵活性。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发挥互联网+课堂的优势,重视美感的存在,培育積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用审美的愉悦来逐步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心灵,提升境界。例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运用媒体传播的优势,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关注大学生生活和情感需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搜集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从题材选取、内容表达、情节设计,推出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诉求的微电影、微视频,引发他们的情感触动和精神共鸣,满足精神愉悦的需求。并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如校园官网、学习通等,在排版方式、美工设计、文字编辑等环节,融入审美的要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感、设计感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以美化人、 以美培人。

(二)利用课程思政载体,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构建以思政概念为主,以专业课为主载体,全员、全程以及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美育具有包容性、人文性、创新性及实践性等特点。它的包容性很强,涉及了文化、经济、社会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审美优势和培养学生的个体人文精神;同时,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美育的独特优势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现形式。我校通过学校官网、校园广播、校园报、邀请相关专家等诸多渠道,加大对课程思政的宣传,为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营造良好氛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教学研讨会、政治学习、教学比赛等方式,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并落实在上好每一堂课。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挖掘思政课程中的美育内容,也要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美学元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本身就包含非常丰富的美学资源,追求真理的过程,既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探究,也是体悟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和精神之美的过程。以理论和育人目标的相通性为基础,在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中,始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按照美育要求,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美学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教学形式,借助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21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的教学设计中,以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引领,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以二级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德育和素质明确要求作为重要依据,从两大方面深入挖掘和整合资源。一是从《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一节入手,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德育资源、美育资源;二是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室内装饰效果图制作》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本课程蕴含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基因。三是找到知识的交汇点,并将其转化为中国精神具体化的教学形式,通过经典艺术作品欣赏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爱国精神,始终以德技双修的人才价值标准为遵循,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三)利用校内外实践载体,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受理论、制度、文化魅力。通过实践活动,把美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和共识,以美化人、以智育人、以情感人。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平台作用,以本土艺术文化和校本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挖掘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特色艺术文化中,感受文化的精髓,激发情感和责任感。例如: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曲靖市,是云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素有“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之称,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地理和文化的特殊性造就曲靖具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素材。如曲靖是著名的爨文化发祥地,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以其极高的书艺价值及史料价值而被世人推崇,被誉为“南碑瑰宝”、“神品第一”,在中国书法上史上有被康有为誉为“正书古石第一”;有战国至元明时期的庞大罕见的珠街八塔台古墓群,秦修“五道尺”、“七擒孟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演义过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为美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同时,我校坐落在曲靖市麒麟区和沾益区之间的珠江源大道珠江源古镇旁,以五馆一中心(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相邻,文化氛围浓郁。"五馆一中心"即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以及体育中心;是一处集体育、科教、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场馆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承办了云南省运动会、国家级篮球联赛、全国越野赛跑等一系列大型体育活动,是曲靖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于学校实际,将丰富多彩本土文化和校本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一是开展各具特色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创作活动,选择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借助拍微电影、唱红歌以及诗朗诵等丰富多彩艺术形式,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二是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和学校热点开展主题创作活动,例如“战疫”主题创作,“抗洪救灾”主题创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题创作等,在艺术创作中激发学生勇担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定理念信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三是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发挥实践平台价值。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专业实践改革方面都各具特色与成效,形成了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包括学生定期的参观学习、校企联合所搭建的实训工厂以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为“思政课”教学搭建很好的平台。例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模拟矿井,以传承“能源精神,铸造工匠之魂”为主题制作微电影,根据《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提纲和基本教学要求,并落实在具体的活动方案中。学生们实地拍摄和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解,全面了解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建校至今的发展历史,深刻领悟能源精神是一代又一代能源人的根与魂,并通过后期的艺术创作过程,培养美好的情绪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四是充分发挥校外的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美术文化展览等。红色文化代表我国革命的历史,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为社会主义价值奠定了重要基石。教育基地和展览馆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绘画、雕塑、设计、书法、摄影等艺术现象和内容,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例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以“缅怀革命先烈、铸就理想信念”主题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玉林公园革命陵园爱国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先烈不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学生们在参观红色美术文化中感怀满满,并庄严承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发奋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总之,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有效实现方式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美学思想和人文价值,以网络、课堂、实践为载体,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为培养德技双修的高技能人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2]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5)。

[3]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習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东方出版社,2016(7)。

[8]王海涛:《儒家美学的现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0)。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8]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

[9]刘冠君《审乐以知政 致乐以治心》,学习强国。

[10]夏海《回归孔子的重要意义》,学习强国。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  名称:编号:V2021

项目名称 我校校训“明德尚能砺志笃行”蕴含的美学思想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路径探析可行性分析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