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C理论”在情绪主题班会中的运用

2022-01-15肖金花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情绪

摘  要:有理论深度的班会更具说服力,有学生活动的班会更有感染力,把两者融合更凸显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本文从情商的重要性导入,先角色扮演,初识情绪,再引发认知冲突,引入“ABC理论”,探究情绪的奥秘,最后学以致用,运用理论管理情绪,显示了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过程,兼具理论性,操作性,创新性。

关键词:情绪;“ABC理论”;主题班会

班会是班主任带班育人的重要阵地,特别是主题班会。可是不少教师的班会用来上传下达,或总结一周来班级情况,或自习,让班会失去了它本有的意义。

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在多次的实践中,笔者发现,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提高体验,在科学理论中加深理解,会大大提高教育的信服度和权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育更加有效、长效。下面以“ABC理论”在情绪主题班会中的运用为例,阐述如何巧用理论引领,来提升班会效能。

一、活动背景

从小学刚进入初中的不少学生,还带着童年的幼稚和对父母的依赖,具有任性、孤独、忧郁、焦虑、冲动等特点,为人处事能力差,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住宿生活、人际交往等。虽然有各种明细的校规班规等加以引导,但因为缺少更有效的办法,所以动辄起争议,相互抱怨、向老师投诉等现象频发。我决定从情绪管理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控制情绪,真正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设计

(一)开门见山,激趣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听说过“情商”吗?什么是情商?情商重要吗?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情商(EQ)就是情绪商数的简称,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是指“急躁”“恐惧”“信心”“乐观”、“直觉”等情绪反应的程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情商,他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指出:成才=20%智商+80%情商。所以情商很重要。每个人的情商,并没有太大的先天性差异,主要是通过后天培养的。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呀?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以研究发现来小结提升,引出活动设计。

(二)情景表演,初步认识情绪

老师事先准备纸条,写上设置的情境,选几个平时情绪比较不稳定的学生来抽取,要求根据纸条中的情境,运用语言、行动、表情表演。投影显示纸条中的情境(如下),其他同学根据表演猜测对应的情境。

初始情境:

1.我和新同桌讲话,她不理我。

2.一场重要的考试即将开始。

3.本该做对的考题我做错了。

4.宿舍里,睡觉前,一个同学在讲鬼故事。

5.走在路上,一个不认识的大个子同学重重地捶了我肩膀一下。

(老师小结)情绪是发自我们内心的感受,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正常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比如,当我们感觉恐惧时,是在提醒我们拒绝或远离危险;当我们搞到焦虑时,是提醒我们有不适,有压力,对事情力不从心;当我们悲伤时,是提醒我们需要放松和解脱,等等,每种情绪都承担了相应的功能,它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

(承转)虽说情绪没有对错,但是一个人如果老是负面情绪,会让自己,也让别人都受影响。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我们的情绪。下面请看同学们根据新的情境带来的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熟悉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对待不同事情时同学们常见的情绪,调动已有知识,进行热身,让学生了解情绪。教师小结先认可学生情绪,再让学生科学认识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引出ABC理论。

(三)认知冲突,了解“ABC理论”

老师补充情境,投影显示,表演的同学再次表演。

补充情境:

1.我意外地得知新同桌有听力障碍。

2.我准备得非常充分,胸有成竹。

3.我已经多次犯同样的错误了。

4.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的心理课 。

5.大个子同学把我误认为是他的哥们了。

小组讨论:当你更加清楚事件的原委时,为何对同一件事有了不同情绪反应?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老师小结)我们的情绪都是由事件引发的,同一事件,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变得不同,是因为他们对事件了解得更深入,导致想法不同,不同的想法引出不同的情绪反应。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Ellis提出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于某一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人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s),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ABC来自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承转)为了轻松应对生活各种事件,我们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根据情绪 “ABC理论”,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即誘发性事件A)?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补充,使得我们对事件重新解释,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实时加入 “ABC理论”,让学生重新认识情绪,激发起认知冲突和探究兴趣。

(四)学以致用,探究情绪奥秘

请学生列举出一件让自己不愉快的事件,并写出这起事件可能存在的多种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

请部分同学上台汇报思考结果。追问:“从这个练习中,同学们看到情绪的什么奥秘?”

(老师小结)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才是更直接的原因。如果我们对事件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就会导致情绪消极、行为异常。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情绪。所以说决定情绪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也不是事件本身。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反思“以前认为不愉快的事件是否合理,消极情绪能否改变”,强化认识情绪产生的奥秘。

(五)故事启示,学会控制情绪

老师讲故事:著名专栏作家哈里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很礼貌地对报贩说谢谢,报贩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他们继续前行时,哈里斯问:“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

朋友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

哈里斯问:“那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

朋友答道:“                              。”

小组讨论与分享:横线上,朋友最后是怎么回答哈里斯的?

老师出示参考答案:“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同学们谈感受。

(承转)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同学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开心,因为我经常碰到无礼的人。”他是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别人手里;一位同学说:“我的班主任很严厉,叫我很生气!”他把钥匙交在班主任老师手中;还有一位同学说:“我的同桌太好动,我真受影响!”又一位同学说:“学习太累了,我快撑不住了!”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情绪。你的钥匙在那里?在别人手中吗?我们一起来把它拿回来吧!

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控制情绪的方法?写在课堂训练纸上,相互分享。

1.如果你快乐,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那你就有双份的快乐;如果你痛苦,向你的朋友倾述,你就减少了一半的痛苦。

2.时常对着镜子笑一笑,对自己说:“我喜欢你这样”。

3.遇到了困难,大声地跟自己说:“我能行!”

4.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跳跳舞跑跑步……再也不提伤心事。

5.感到郁闷、愤怒时,深呼吸,一边数:“1、2、3……”

6.当嫉妒别人时,对自己说:“只要努力,我可以做得更好!”

……

(老师小结)刚刚同学们分享了合理宣泄法、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转移注意法等,还有适度运动、痛快地喊甚至哭等方法,大家平时多交流多尝试,慢慢就会成为高情商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故事人物的想法和梳理控制情绪的方法,老师用专业术语对学生可行性的具体做法进行提炼,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深化对情绪的认识。

(六)感想感言,提炼升华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请几位同学分享今天所学到的心得与感想。

(老师总结)人生漫长,成长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情绪,只有了解了情绪的奥秘,知道了凡事都不要只局限在“我以为”上,多想想事件背后的原因,不任性、不孤独、不忧郁、不冲动,让自己的认识更多元、更积极,你就掌握了更多 “快乐的钥匙”。希望同学们能把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去帮助更多的被情绪困扰的同学和朋友。

三、活动反思

情绪管理是最常见的班会主题,它不单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也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主题班会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有真实情感的流露,真实想法的表达和科学的解读。这节班会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在情景模拟中感悟体会;让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和科学理论,在探究理解中获得经验。整个活动设计峰回路转,环环相扣,螺旋深入,理论与活动巧妙融合,促使外在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萧剑.人性的密码全集[M].新世界出版社.2007-1

[2] 李艳月.情绪的奥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4期

[3]陳雅勤.小故事中的大智慧全集[M].金城出版社.2005-1

[4]毛晗, 王攀等.快乐生活的18种方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06

作者简介:

肖金花,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骨干班主任、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优秀中学地理教师,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学科带头人。特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地理学科实践导师等。

(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