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理论的经典附加疑问句的翻译研究
——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2022-01-15周震王进进
周震 王进进
(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1.0 引言
经典附加疑问句在日常口语对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英语母语者偏爱的句型之一。根据Baker(2015)的调查,英语母语者使用经典附加疑问句的频率极高。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译者为了增强翻译文本的可读性,会在文学对话翻译中使用经典附加疑问句。我国文学瑰宝《红楼梦》因其中丰富的人物对话以及口语化的人物语言而成为经典附加疑问句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典型文本。目前《红楼梦》主要有两个英译本,第一个译本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和女婿闵福德翻译的TheStoryoftheStone(简称霍译本);第二个译本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翻译的ADreamofRedMansions(简称杨译本)。
虽然前人对《红楼梦》翻译中的语言艺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视角多局限于译本和译者,而忽略了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部分研究者虽然意识到读者接受程度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仅从宏观角度对译本进行对比而缺乏对两个译本差异的微观分析。为了填补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为基础,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数量、形式、言语功能以及对读者审美心理建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文学作品中的对话英译带来启发。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霍克斯翁婿和杨宪益夫妇在经典附加疑问句的使用频率、形式和言语功能的使用上有何特点?(2) 经典附加疑问句的不同应用对读者审美心理和期待视野建构有何影响?(3)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0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康斯坦茨大学的新文学研究范式,该范式批判了以往以作家和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作品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接受才能实现。该理论强调读者在作家-作品-读者关系中的中心位置,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很多翻译研究者开始从读者角度审视文学文本(顾明栋, 2020)。
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重要的范式之一,是指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受先前经验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者先在形式,因此也被称为“前理解”或“前结构”(姚斯、霍拉勃,1987)。根据不同的接受主体,期待视野可以分为集体期待视野和个体期待视野,集体期待视野是指具有相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某一阅读群体对文学作品语言风格、文学形式、主题等方面的审美期待;个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个人体阅读和生活经验上形成的对文学的审美期待。文学作品更加关注集体的期待视野。
读者的期待视野建立在他们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欣赏和解析的基础上(黄光伟,2001),其形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语句思维阶段的感染力:读者需要感知文本中的字句并理解其含义,而且某些特定句式的选择会在某一阅读群体当中容易引起共鸣,使读者的阅读和思考更加顺畅(罗杰·福勒,1977)。在阅读词句的基础上,读者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想象出文学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语境等,每个读者的先前经验不同,想象结果也不同,正所谓“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再造性想象是读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期待视野形成最关键的阶段。三是总体文化态度和情感的融入:全面理解文本后,读者会明确自己对文学文本以及文本所代表的社会和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为了让翻译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郑剑委,2021)。在翻译古典作品时,译者需要处理好古典语言和现代语言的选择性问题,确保译文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读者的再造性想象,让读者对翻译文本及其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态度(马萧,2000)。经典附加疑问句是英语读者最熟悉的句式之一,它在对话翻译中的应用与读者的阅读体验密切相关。
3.0 经典附加疑问句
附加疑问句是由陈述的主句部分和提问的附加部分构成的一种特殊疑问句,根据提问部分的形式以及和陈述部分的关系,研究者将附加疑问句分为非经典附加疑问句(non-canonical tag questions)和经典附加疑问句(canonical tag questions)( Norrick,1995;Tottie & Hoffmann,2006;Kimps,2018)。前者的提问部分通常为固定的right,eh,innit等词语。如,You are Chinese, right? 而后者的提问部分通常是由助动词和代词组成的短句,并且短句的时态和人称要与陈述部分的人称和时态保持一致。如,You want to make money, don’t you?
形式和言语功能是分析经典附加疑问句在对话中功能的关键。根据陈述部分和提问部分的关系,经典附加疑问句可以分为反义附加疑问句和非反义附加疑问句。如果陈述部分为肯定,提问部分为否定,则为反义附加疑问句,反之亦然;如果陈述部分和提问部分同时为肯定或者同时为否定,则为非反义附加疑问句(Kimps,2007;Buysse,2017)。经典附加疑问句在对话中的应用与其言语功能密切相关,除了最基本的疑问功能,还可以用于陈述事实、要求证实、请求命令和感叹赞美,有些同时兼具陈述和提问两种言语功能(黄建,1994;冯全功,2014)。
虽然经典附加疑问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较为稳定,但其使用频率和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Hoffmann(2006)进行历时研究之后做了以下总结:一方面,相较于早期现代英语,现在所使用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激增,并且提问部分以isn’t it和is it为主。再者,陈述部分为肯定,提问部分为否定的附加疑问的比例上升。翻译作品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应侧重当代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期待,增加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4.0 《红楼梦》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应用分析
《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是生活化的口语(吴玉霞, 2004; 王蒙, 2017),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应用是对这一语言特征的重要体现。为了对比两个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应用情况,本文采用描述统计法,即通过归组、制表的方法对《红楼梦》语料库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进行归纳整理,并展示数据分布特征。
两个译本中均出现了经典附加疑问句,但是在应用数量、形式以及言语功能方面两个译本又各具特点,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4.1 经典附加疑问句数量分析
为了让英语读者感受《红楼梦》语言的口语化特征,译者在对话翻译中均使用了经典附加疑问句这一典型口头语言,但霍译本中共出现了251个经典附加疑问,而杨译本中只出现了67个,霍译本中的数量约是杨译本中的4倍。
数量差异体现出译者对读者不同程度的语言关照。通过应用读者熟悉的经典附加疑问句,霍克斯的翻译拉近了《红楼梦》与英语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读者对原本陌生的小说场景有了熟悉感,使读者能够联想到《红楼梦》中鲜活的人物和逼真的场景,让读者在创造性想象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谢天振,2013)。杨宪益先生并没有关注经典附加疑问句在英语对话中的作用,其译法让读者感到陌生,阻碍了读者对《红楼梦》中生活场景的联想和想象,如:
【例1】宝玉忍不住,拾了一块小砖头儿,往那水里一撂,咕咚一声,四个人都吓了一跳,惊讶道:“这是谁这么促狭?唬了我们一跳。”宝玉笑着从山子后直跳出来,笑道:“你们好乐啊!怎么不叫我一声儿。”
杨译:He bounded out laughingly then from behind the rockery,“You are having such a good time. Why don’t you let me know?”
霍译:A beaming Bao-yu sprang from his hiding-place. “Having a lovely time, are you? And why wasn’t I invited, pray?”
这是宝玉在园子里闲逛时和正在钓鱼玩乐的探春一群人之间的对话,宝玉想要加入并开玩笑责怪探春。杨译本中的陈述句语气略显生硬,读者会将宝玉想象成严肃并且和大观园姐妹保持一定距离的权威者形象。而霍译本中的“Having a lovely time, are you? ”符合英语读者的语用习惯,读者会联想到生活中与关系亲近的人开玩笑的场景,因此容易理解该场景下宝玉打趣探春并且想要加入她们当中的心情,也更容易在脑海中浮现出宝玉贪玩随和的形象。
霍克斯和闵福德是熟谙英语句式使用规则的母语者,所以他们在翻译时能够自觉做到“心中有译文读者”,能够熟练运用恰当的词句将原本陌生的场景熟悉化,所以他们的译本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受中文思维方式和中英文化差异的影响,杨译本中的句式使用不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造成译文读者理解困难,导致了杨译本在读者中接受度较低(李烨、蒋炜,2021)。
4.2 经典附加疑问句形式分析
经典附加疑问的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变迁。为了了解两个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形式特征,本文依次对两个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极性和提问部分的形式做了统计分析,极性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译本中反义附加疑问句的数量高于非反义附加疑问句,并且陈述部分为肯定,提问部分为否定的经典附加疑问句的使用频率高于陈述部分为否定,提问部分为肯定的经典附加疑问句;非反义附加疑问句中陈述部分和提问部分同为肯定的附加疑问句出现频率较高,但是没有出现陈述部分和提问部分同时为否定的情况。这与Baker(201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在晚期现代英语中,陈述部分为肯定且提问部分为否定的反义附加疑问句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高,陈述部分和和提问部分同时为否定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在交际中极少使用。
表1 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极性分布图
由表2可知,霍译本中isn’t it使用频率最高,杨译本中will you出现的频率最高,don’t you、aren’t you、do you、are you、is it和didn’t you在两个译本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isn’t it和will you。附加部分的形式分析表明两个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均是当代读者可以接受的句式。
表2 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提问部分分布图
霍译本和杨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均为现代英语的用法,其极性和附加部分的形式均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这说明译者在翻译前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水平。结合译者生活和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认为将古典小说语言翻译为现代语言拉近了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译本更容易赢得译文读者的认可和接受。
4.3 经典附加疑问句言语功能分析
言语功能与翻译效果和读者接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经典附加疑问句对《红楼梦》翻译效果和读者审美心理的影响,本文根据上下文对两个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3可知,两个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与《红楼梦》原文中的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对应等多种句型对应,说明两个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均有陈述、命令、提问等功能。霍克斯翁婿更倾向于将汉语的陈述句和祈使句译为英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说明霍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在对话中主要起陈述事实和请求命令的作用。比较之下,杨宪益夫妇更倾向于将汉语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译为英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说明杨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主要用做陈述和强调。言语功能使用侧重点的不同,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和想象感受截然不同。
表3 译本中附加疑问句与原文句式对应情况表
4.3.1 陈述功能与感染力
经典附加疑问句表陈述是英语母语者常用的表达,这一用法中对话双方都知道所陈述的信息,说话人用经典附加疑问句时,并没有期待听话者做出回答。霍克斯和闵福德在对话翻译中使用大量经典附加疑问句表达陈述,既增强了翻译语言的亲切感和感染力,又为读者创设了许多他们熟悉的对话场景,让译文读者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红楼梦》中生活化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如:
【例2】贾瑞急的至于叩头。贾蔷作好作歹的,也写了一张五十两欠契才罢。贾蔷又道:“如今要放你,我就担着不是。”
杨译:“I’ll get the blame if you’re seen leaving,” said Jia Qiang.
霍译:“You realize, don’t you,” said Jia Qiang, “that I’m going to get into trouble for this?”
例2出自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中,做贼心虚的贾瑞和贾蔷之间的对话。根据上下文,贾蔷在这里是理直气壮地向贾瑞说明他不能放走贾瑞这一事实,而贾瑞也知道如果贾蔷放走自己,他肯定会被王熙凤责怪。杨宪益夫妇将该句译为陈述句,隐藏意义是只有贾蔷一人知道这一后果而贾瑞不知道,这与原文的传递的信息不符,而且陈述句体现不出贾蔷当时理直气壮的态度,不利于读者想象贾蔷振振有词的形象。霍克斯在这里巧用经典附加疑问句弥补了杨宪益译法中不足,“you realize, don’t you”为译文读者创造出很强的互动情境,也强调了双方都知道这一做法的后果,让读者感受到贾蔷当时理直气壮的态度,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青海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监测数据库框架已经搭建,积累了大量完整和连续的监测数据,但如何利用数据库开发提炼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还有待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提供给决策管理部门,使其真正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所以加强生态监测数据库的研发应列入议事日程。
【例3】一日,吃了几杯闷酒,躺在炕上,便要借那宝蟾做个醒酒汤儿,因问着宝蟾道:“大爷前日出门,到底是到那里去?你自然是知道的了。”宝蟾道:“我那里知道。他在奶奶跟前还不说,谁知道他那些事?”金桂冷笑道:“如今还有什么‘奶奶’‘太太’的,都是你们的世界了。”
杨译:Jingui laughed scornfully. “Are you still calling me ‘madam’? You two have it all your own way.”
霍译:“Spare me the ‘Mrs’, will you? ”said Jin-gui with a malicious smile.“You and that Lily think you run the place, don’t you?”
这段是第八十三回中金桂和宝蟾的对话,金桂因被冷落而找宝蟾的茬,金桂说话时的不满以及对宝蟾的讽刺和不怀好意全都暗含在“如今还有什么‘奶奶’‘太太’的,都是你们的世界了”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杨宪益夫妇将将原句的陈述句直白地译为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回答,破环了原句中的感觉暗示性,译文读者在阅读时无法理解金桂的潜台词。霍克斯翁婿将原句灵活地译为两个英语附加疑问句,第一个经典附加疑问句“Spare me the ‘Mrs’, will you ?”传神地表达了金桂的挑衅的口吻,第二个经典附加疑问句“You and that Lily think you run the place, don’t you?”生动地再现了金桂的针锋相对。霍克斯掌握了读者的审美心理,两个经典附加疑问句暗含着说话人的不满和敌意,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通过句式感受说话人饱满的情绪。
4.3.2 请求命令与融入感
用经典附加疑问句表请求命令是英语中的传统表达方式,霍译本中的这一用法符合译文读者的语用方式,迎合了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对引导读者融入小说情境具有重要作用,如:
【例4】这天中午宝钗本是想要找宝玉说说话来化解午间的睡意,可是不巧宝玉在睡中觉,袭人在一旁坐着为宝玉绣肚兜。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
霍译:She smiled at Bao-chai entreatingly: “Do us a favour, Miss: sit here a bit in my place, will you? while I go off and stretch my legs?” I’ll be back directly.”
这是袭人和宝钗之间的对话,袭人以非常友好礼貌的口吻让宝钗待在房间。杨宪益夫妇使用的“Do you mind”通常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客气,用在这里不符合袭人和宝钗之间熟络的关系,会误导读者对二人关系的理解;霍译本中的“sit here a bit in my place, will you? ”体现了袭人对宝钗亲切而不失礼貌的请求,符合译文读者用经典附加疑问句增加礼貌程度的习惯,为读者流畅地阅读和理解做了铺垫。
【例5】宝玉点头,因说:“四儿舀水去,春燕一个跟我来罢。”
杨译:Baoyu nodded. “I’ll take a stroll outside then,”he said,“while Sier fetches water. Chunyan can come with me.”
霍译:“Have some water ready when I get back, will you, Number Four? Swallow, you can come with me.”
该句中宝玉和四儿、春燕是直接对话的,杨宪益用间接引语使对话太封闭而使读者感受不到对话的生动;而霍克斯和闵福德通过经典附加疑问句表达宝玉要求四儿舀水这一命令既增加了委婉程度和礼貌性,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又能够让读者融入对话情境。
4.3.3 强调事实与想象力
汉语中的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的句式,答案就在句子中,不需要回答(李宇明,1990)。杨宪益将《红楼梦》中的反问句译为经典附加疑问句而霍克斯翁婿倾向于将反问句译为肯定句。杨宪益的译法因强调忠实于原文而限制了译文读者对《红楼梦》情节的想象;霍克斯翁婿的译法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有利于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小说中的细节展开想象,如:
【例6】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得我们呆等。”平儿道:“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你难道还少钱使?”
杨译:Said Xiren with a smile,“There you go again, talking in that heartless way! You’re not short, are you?”
霍译:Said Patience indignantly. ‘Any way, I’m sure you can’t really be short of money.”
这段对话是平儿告诉袭人王熙凤放高利贷后平儿打趣袭人的话,根据上下语境判断,此时二人的对话是轻松幽默的,而且原文中的反问句表达了袭人不缺钱这一信息。虽然杨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能表达原句中肯定的含义,但会误导读者将平儿解读为恼羞成怒的态度;霍译本中“I’m sure”引导的陈述句简洁直观地表达了平儿猜到袭人不缺钱的意思,同时又营造了不失趣味的对话氛围,让读者通过语言暗示想象小说中的对话情境,拓展了译文读者想象的空间。
【例7】宝玉道:“你快休动,只站着方好,不然连小衣儿膝裤鞋面都要拖脏。我有个主意:袭人上月做了一条和这个一模一样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换下这个来,如何?”香菱笑着摇头说:“不好,他们倘或听见了倒不好。”宝玉道:“这怕什么,等他们孝满了,他爱什么难道不许你送他别的不成?”
杨译:“After her mourning ends, if she fancies something you can surely give it her, can’t you?”
霍译:“As soon as her mourning’s over you can ask her what she’d like to have in return and I’m sure they’d be only too pleased to let you give it to her.”
读者和文本顺利交流的前提是文本语言遵从了读者的使用规则。这段对话中的反问句是宝玉说服香菱换上袭人的裙子的建议,杨宪益将表示建议的反义疑问句翻译为经典附加疑问句不符合译文读者对经典附加疑问句言语功能使用的规则,会给译文读者造成负面的阅读体验;霍克斯的陈述句既传达出原句中反问句表肯定的意义,又体现出宝玉说服宝蟾换衣服的真诚,能够引导读者想象此时此地的情境。
霍克斯翁婿与译文读者有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所以霍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在传递对话信息、表达对话双方的远近关系、体现礼貌程度、构建对话情境等方面的用法更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引导读者想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和事件;杨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只传达了表层意思,没有考虑译文读者使用经典附加疑问句的语境规则,因此读者在阅读时无法建立与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也就无法对小说的对话展开联想。
5.0 结论
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翻译策略选择是导致两位译者经典附加疑问句应用数量和言语功能差异的主要原因。英语母语者在口语中高频使用经典附加疑问句, 并且对经典附加疑问句的言语功能和使用语境把握很巧妙;而中国人的经典附加疑问句产出率低,而且对经典附加疑问句的言语功能和使用语境掌握欠佳(杨世登,2006),这导致霍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出现频率高,用法更地道而杨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使用频率更低,而且用法生涩,甚至偏离译文读者的语用习惯。此外,杨宪益夫妇在句式翻译上忠于原文,因此只将《红楼梦》中的反问句和少量其他句式翻译经典附加疑问句;霍克斯翁婿为了向读者再现对话场景,准确传递《红楼梦》的场景,在翻译时将经典附加疑问句与原文的多种句式对应,充分发挥了经典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
读者在接受活动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一个主动的阐释者和创造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者和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的过程,而是读者在阅读之前都有一个潜在的期待视野(周来祥、戴孝军,2011)。通过对比霍译本和杨译本中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形式,本文发现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翁婿都采用了适合译文读者的现代口头语言,为读者接受和认可译本做了语言铺垫;对比经典附加疑问句的使用频率和言语功能后本文认为霍译本中的经典附加疑问句的应用比杨译本更加地道、准确,有利于激活读者的想象和创造力,加深读者对《红楼梦》中艺术形象和艺术魅力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