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大棚秋延后辣椒主要性状的影响
2022-01-14杨连勇张忠武陈位平孙信成冷丽萍杜云安
杨连勇 张忠武 陈位平 康 杰 孙信成 蒋 万 冷丽萍 杜云安
(1.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湖南常德 415000; 2.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洞庭湖区秋延后大棚辣椒种植规模大,年种植面积0.67万 hm2(10万亩)左右,辣椒上市期正值湖南10月至翌年4月市场空档期,种植效益高,每667 m2收入近万元。近年来生产上出现茬口安排不合理,如因播种迟而减产减收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开展关于不同播期方面研究。近年来,关于辣椒育种、露地栽培技术以及大棚春季早春和秋延后栽培技术方面研究和报道较多。彭诗云等[1]、张雪平[2]开展了不同播期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等研究,彭诗云认为不同播期辣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张雪平认为早春辣椒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杨永军等[3]、任朝辉等[4]开展了辣椒肥效试验,认为不同施肥对辣椒产量影响很大;袁富春 等[5]、梁传静等[6]开展了辣椒栽培密度研究,认为栽培密度在2 500株/667 m2、株行距为30 cm×30 cm时辣椒生长好且产量高;唐锷等[7]、余席茂等[8]、蒋铭[9]开展了不同辣椒的品种比较试验,均认为不同品种可作为不同市场供应;袁祖华等[10]、梁宝萍等[11]开展了辣椒整枝修剪研究,认为通过越夏修剪延秋、整枝弱化可实现长季节栽培;韩晓清等[12]、肖昌华等[3]开展了不同播期对病毒病和灰霉病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不同播期辣椒病害发生有一定差异;冷丽萍等[14]、杨连勇等[15-16]开展了秋延后辣椒栽培、再生栽培及套栽等技术,为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尽管有关辣椒生产栽培的报道较多,但是关于辣椒秋延后大棚栽培模式下不同播期对产量等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辣椒产量、始花期和始收期等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提供适宜的播期参考;同时通过相关分析,阐明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为播期确定后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供试材料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培育的兴蔬215,该品种为洞庭湖区秋延后辣椒主栽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湖南省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科所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前作为豇豆,土壤肥力中等均匀,试验设计4个播期,每期5次重复,共20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6 m2。试验管理与大田管理一致。选择播期X、产量Y、始花期Z1、始收期Z2、单果质量Z3、单果长Z4、单果宽Z5、节间长Z6、叶长Z7、叶宽Z8、株高Z9、开展度Z10为考察因子。因子水平及编码如表1,试验中产量Y为历次测产汇总换算而成;11月20日进行数据测定。播期:作物种子播种在田间或苗床的实际日期(d);始花期:播种至始花的天数(d),辣椒50%植株开花的时间为始花日期;始收期:播种至始收的天数(d),辣椒果达到商品成熟,第一次采收的时间为始收日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各考察因子均值、极值情况
从表1、2看:随着播期推迟,始花和始收所需时间变长,辣椒减产明显。7月15日与8月29日播期相比,播种推迟45 d,始花推迟9 d,始收推迟25 d,每667 m2减产1 814.80 kg;每推迟1 d播种,始花推迟0.20 d,始收推迟0.56 d,减产40.33 kg。从表2看:不同播期与单位面积产量Y之间均呈显著性,且随着播期推迟,产量减幅明显;8月29日播期的单果质量Z3、叶长Z7、叶宽Z8与其他播期均呈显著性,说明减小单果质量Z3、控制叶面积(叶长Z7、叶宽Z8)有利于增产;7月14日和7月30日播期下植株节间长Z6、株高Z9、开展度Z10与其他播期均呈显著性,说明辣椒树势高大粗壮有利于增产。
表1 辣椒播期、始花期、始收期赋值
表2 不同播期试验均值、极值情况
2.2 不同播期各因子相关和回归情况
对不同播期进行各因子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表3),播期X对始花期Z1、始收期Z2、单果质量Z3、叶长Z7、叶宽Z8等为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X对节间长Z6、开展度Z10、单位面积产量Y等为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对株高Z9为负相关,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
表3 不同播期对辣椒主要性状相关情况表
2.3 回归分析与模型筛选
根据SPSS19.0分析播期X与单位面积产量Y、播期X与始花期Z1、播期X与始收期Z2等之间的关系,将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等6种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值列于表4、表5、表6,分别可以看出,播期X与单位面积产量Y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拟合优度好,达极显著水平,最优方案是二次函数,其R方值为0.96,得到方程Y = -0.68X2- 8.69X + 2565.10;播期X与始花期Z1三次函数拟合优度好,达到达极显著水平,其R方值为1.00,得到方程Z1= -0.01X2+ 0.32X + 60.69;播期X与始收期Z2三次函数拟合优度好,达到极显著水平,其R方值为1.00,得到方程为 Z2= -0.01X2+ 0.57X + 75.44。
表4 播期X与亩产量Y的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表5 播期X与始花期Z1的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表6 播期X与始收期Z2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2.4 播期X、始花期Z1、始收期Z2 3个函数方程应用
根据Y = -0.68X2- 8.69X + 2565.10;Z1= - 0.01X2+ 0.32X + 60.69;Z2= -0.01X2+ 0.57X + 75.44等3个回归优化方程,可以按播期预测单位面积产量、始花期Z1、始收期Z2,对预期目标化生产有益。如某蔬菜基地拟规模种植兴蔬215辣椒,计划于7月20日播种,换算成播期赋值为6,再通过这3个方程计算,得到产量Y为2 488.50 kg/667 m2,始花期Z162.30 d,始收期Z278.60 d;即7月20日播种,预测9月20日始花,10月9日开始采收,产量约为2 488.50 kg/667 m2。
3 小结与讨论
洞庭湖区大棚秋延后辣椒栽培中,7—12月气温呈逐步降低趋势,其中7—10月温度相对较高,适宜辣椒生长且开花坐果率较高,进入11月后降温明显,当夜间温度低于15 ℃时,辣椒生长减缓,开花结果率变低,果实生长速率变慢。故随着播期推迟,辣椒始花所需时间变长,同时温度降低不利于开花坐果,且以营养生长为主,因温度低、株型矮且略紧凑,节间变短,结果稀少,辣椒减产明显。生产上要获得理想产量,在确定播期后,可以通过增大辣椒株型,使用保花保果率促坐果,降低单果质量、增施肥水等农艺措施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Y。
本研究中得到Y = -0.68X2- 8.69X + 2565.10;Z1= -0.01X2+ 0.32X + 60.69;Z2= -0.01X2+ 0.57X + 75.44等3个回归优化方程,对生产帮助很大,有益于生产者提前预测,针对性地做好田间管理和销售工作。本研究中7月15日播期鲜椒产量最高,其他3个播期产量递减;这与彭诗云等[1]采用大棚延秋无土栽培,从6月5日至8月5日,按每隔10 d设置1个播期处理,对辣椒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认为播期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播期越迟,产量越低,7月上旬辣椒播种达到生育拐点结论一致。
笔者认为辣椒在不同气候条件和采用不同品种其产量存在差异,这与唐锷等[7]、余席茂等[8]、蒋铭[9]开展春提早、秋延后设施栽培辣椒不同品种研究观点一致;品种不同,其始花期、始收期等性状存在差异,但播期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趋势应大致相同,即在适宜条件下播期越早,产量等性状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