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中式英语”写作趣谈
2022-01-13张柠
摘要:初中生英语写作时,受母语语义、结构和思维的影响,容易将英语词汇、短语等简单随意地填入中文句式结构中,写出了不合英语句式、行文规范及英文思维的畸形英语,另人啼笑皆非。该文从“见到胡子就是爷爷——不辨真假”、“冬瓜藤缠到茄地里——东攀西附”、“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三个方面,趣谈了初中生“中式英语”写作的典型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中式英语;写作;趣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许多初中生在英语写作时,受母语干扰极大,喜欢套用汉语的规则和表达习惯,导致在英语写作中常常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与地道自然的英文相去甚远。本文从英汉语言的基本差异出发,趣谈了学生写作里出现的中式英语的几种典型错误,希望学生能在今后的书面表达中下意识规避这些错误,才能逐渐避免“中式英语”,水到渠成地写出地道的英语。
一、“见到胡子就是爷爷——不辨真假”
许多初中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继而在记忆中搜寻“对应”的英文单词,再“一一对应”地将母语替换为英语,进而“组合”成一句话。但是,英语与汉语在词汇上是不能简单对应的,英语单词与汉语单词不同,往往一词多义,且词义范围大于中文,并存在词性变化和固定搭配,然而许多学生在书面表达选词时,全然不考虑这些,“见到胡子就是爷爷”,不管词义是否恰当、词性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合适,只要见其主要词义与汉语“相同”就“对应”替换,结果,其“组合”成的一句话看似每个词都是英语,但往往词不达意、词性错误或搭配不当,写出了让读者忍俊不禁的“中式英语”。具体来说,其用词方面的可笑之处主语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其一,选择词义时“一意行天下”,忽视了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含义。如 “My parents are famers. They don’t have culture.” 学生说父母没文化时使用了 “culture”这个单词,可真是“没文化”了,culture形容人是指“文化修养,教养”,学生此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没受过多少教育,可表达为 “They are not well educated”。其二,确定单词时“漠不关心”词性变化,名词、动词“一通到底”。如“In 20 years, the world will be peace.”该句中,“世界”与“和平”怎可等同?应当用“和平的”“peaceful”来形容。再如“Play sports is good for our health.” 学生也不曾思考动词原形怎可做主语?其三,短语搭配介词时“张冠李戴”,不论对错频频使用 “of” 和 “to do” ,如下列三句:“I hope to my dream will come true.” “He studies hard with the hope to get into a good university”. “His parents hold high hopes to him.” 從中可见,学生满怀希望地写下充满“希望”的句子,却处处“希望”皆出错:分不清 “hope to do” 和 “hope that”,不知道 “with the hope of”“hold high hopes for sb.” 的介词搭配。这些带不同介词的固定搭配,在学生看来“长相相似”,成了学生写作表达的“拦路虎”,加之学生平常对这些固定搭配的学习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导致写作时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让读者啼笑皆非。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Wilkins曾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可见,咱中国学生还是得扩大词汇量,而词汇量之大小,不在于能看懂或认得多少,关键在于能正确使用多少,正如余光中所言“字,乃静态,句,却是动态。字要用在句子里,才有完整的生命”。
二、“冬瓜藤缠到茄地里——东攀西附”
部分初中生对英语句式不甚熟悉,或不知如何自如运用,便萌生了将英语单词套进汉语句式的想法,“冬瓜藤缠到茄地里”,东攀西附,原想大树底下寻个依托,不曾想以此产出的冬瓜本性难存,这些学生自以为实现了意义上的对等,实则写出的英语句子结构混乱。原因在于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差异巨大:英语为“树式结构”,主谓结构是句子主干,其他成分是树的枝枝杈杈;而汉语为“竹式结构”,一句话里意群如竹节生长。此类“东攀西附”的句子在初中生英语作文中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其一,“等价”替换,得“意”忘“形”——部分学生将英文单词或短语一一填进一段段竹节里,有时勉强达意,但往往主从叠置,即句子中出现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谓语动词,却没有连词或其他语法标记。如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ities are polluted.” “I did my homework for 3 hours last night, was tired fell asleep quickly.” 一连串的动词似一条条“冬瓜、茄子”硬挤在一根藤上,却不知将汉语的“竹节”巧用从属结构转化为英语句子的“树杈”,为“主干”添枝加叶。其二,“只求对应”,语序不当——即使是学生写的一些简单句,也尽是此类中式英语,如“I will be a doctor because I very like this job.”“I will with my frien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I believe I will come true my dream.” 其中主语对应主语,谓语对应谓语,“非常喜欢”直译为 “very like”, “我将和朋友”直译为 “I will with my friend”, ”实现梦想” 直译为 “come true my dream”,以为英汉一一对应上就万事大吉了,岂不知英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一味求对应,多半要出错。其三,锱铢必较,同义反复——四字短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如“健康问题”、“婚姻状况”、“工作情况”,运用得当,会给文章增色不少;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这类四字结构里却为初中生的英文表达增设了一道障碍。这类词里包含了范畴词“问题”、“状况”、“情况”,一般没有具体含义,若直译成英语,将造成词汇冗余,但学生写作时,追求每个汉语都要译成英语,如 “I will do more exercise to improve my health problem.” 虽字字准确,但表达累赘,是蹩脚的中式英语,“improve health problem” 这种冗余的表达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不伦不类,读来异常怪诞。
三、“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部分初中生写作,用数十个简单句串成一篇文章,就像串在一根绳上的数百个铜钱,“不足一千还不可称为一吊”。这种仅由简单句拼接的作文,缺了组织一篇作文该有的必要衔接,不符合英文逻辑外显的行文习惯,读来支离破碎。例如一学生在作文中描述自己要如何成为一名教师:“I want to be a teacher. I must be hard-working. I’m going to move to Beijing. I’m going to study how to teach students. I’m going to start when I finish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If I try my best, I will make my dream come true.” 该生的这篇小短文每个单句用词恰当,无语法错误,但其“不成调”之处有三。其一,“我”字到底,形式单一——句句以“I”引领,有点像汉语里的排比句,企图追求一气呵成,排山倒海之气势,但这些在英美人那儿可不受宠;且段落里竟是些句式简单的口语化句子,读来就像白开水,形式单一,内容浮浅。其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该生想到什么就下笔,像是在无厘头地拉家常,缺乏整体的逻辑性,如其中这句话 “I’m going to move to Beijing”, 读者难解其意,这与其主题“如何成为一名教师”有何干?没有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想前往北京的目的(如“I’m going to move to Beijing to find a job as a teacher”),就显得与主题格格不入了。其三,缺乏衔接,难成一体——句与句之间缺乏 “first of all”, “so that”, “after”这类可以显示关联性的词汇,丝毫不具备连贯性的几句话怎可称其为“篇章”呢?初中生的作文如此“不成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學的句型少,习惯将课上反复操练的那些基本句型写到作文中,导致全文简单句罗列,句型单一,且受中文写作“意合”思维的影响,句与句之间较少使用连接词来衔接上下文。
如何克服汉语思维对英语表达的影响,告别中式英语,实现地道表达,是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的几种典型错误,并能在书面表达时下意识规避这些错误。初中生应当继续深修“匠人”功力,对比英汉的异同,加深对英汉句式结构与特点的理解与分析,才能逐渐避免“中式英语”,写出地道的英语表达。
参考文献
[1]蒋坚松. 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张培成. 汉英对比与英语学习[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Pinkham,Joa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作者简介:张柠,福建厦门,任职于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中学二级,毕业于湖南大学,英语翻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