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2016-03-12郑丹阳杨佳文王晓旭
郑丹阳++杨佳文++王晓旭
摘 要: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语写作中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往往会对其英语写作水平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列举大学生英语写作时容易出现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及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以此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汉语思维模式 中式英语 英语写作
引言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趋显著,听说读写构成了英语学习的四个方面,其中,写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思维模式的不同,许多中国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运用汉语式思维写作或者在文章中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这些“不地道”的英语作文,直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同时表明了转换思维、运用英语式思维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式思维及中式英语的成因,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英汉思维在词汇选择上的差异
在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的“序言”中,编者对词语选用的重要性给了一个很好的比喻:“Using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is rather like wearing appropriate clothing for the occasion:it is a courtesy to others,and a favor to yourself a matter of presenting yourself well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词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也是语句的基本构成单位。在英文写作中,词语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英语民族更注重抽象思维,他们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因此在选词上,他们认为通过名词化可以产生大量抽象概念,以此满足英语表达抽象概念的需要,在写作上擅长用名词。在英文写作中,中国大学生习惯用动词造句,如“我们要求政府停止征收娱乐税”,一般大学生都会写成:“We demand that the government stop taxing entertainment.”而英语国家学生则会写成:“There is a demand for an end to taxation on entertainment.”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应尽量用名词化的句子。另一个差异的体现就是词汇的内在含义。词语是有意义的,词语的意义正是一个民族特色和文化的体现。例如在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是威严神圣的,中国有许多带龙字的成语,如望子成龙、飞龙在天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希冀。然而在西方国家,他们认为龙是凶恶的、可怕的,是恶魔的象征。由于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写作时,这类词的选择要尤为慎重,如汉语中的“母老虎”,许多中国大学生容易写成“female tiger”,这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这种翻译方式并没有体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当这种文章被拿给外国人看的时候,他们是看不懂的,用“vixen”会更贴切。
二、英汉思维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在构句时注重形合,体现在时态、语态、人称等的变化上,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并没有时态语态等的变化。由于英语注重形合,因此经常是一个主谓结构为主干,向外拓展成一种空间图式,王寅称之为“葡萄型”,而汉语注重意合,不会有太多的连接词,所以王寅将汉语的这个特点称为“竹竿型”。北京大学马衰曾说:“英语写作的根本要求是‘清楚,无论是一个句子,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不能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丝毫的猜疑,疑惑和错误的概念。”英语形合的主要表现就是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采用各种连接手段,如介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等连接词语。然而,汉语的句法关系靠语序和语义关系表达,语句能达意即可,所以,如果中国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的时候采用汉语式思维进行造句,就可能会出现语句之间缺少连贯与衔接、表意不明的现象,如“a student,he must keep the appetite for ledge,and then he will study by himself but not be forced.Thus,just stay hungry,and then we can get the fun of eating and gain the pleasure of life.”,此句中“and”“then”“thus”的使用使整句连贯起来,富有逻辑性,而不是单纯地汉语式思维的“流水文章”。
三、英汉思维在篇章结构上的差异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对比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发现,英语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式”的,以主题句开始,层层展开主题,然后在各个主题之下分点进行论述。英语的这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的方式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有关,所以文章往往清晰明确,主题清晰。当代大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都会采用固定的“三段式”的结构,即提出主题句之后,下列三个分论点,逐一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概括总结,这样的篇章结构便是英语“直线式”思维的体现。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的,说话时经常“绕弯子”,在写作时,往往先从与主题相关的边缘进入,而不是直奔主题。汉语思维更注重旁敲侧击,从侧面进行讨论,往往含蓄地提出观点,常常在文章最后升华主题。这与中国古代圣贤所讲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保守思想,促使中国人形成一种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从而导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变得隐约而不明朗。中国大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受到这种汉语式含蓄思维的影响,写出的文章主题不清晰,模棱两可,导致整篇文章没有明确的主题。对此,中国大学生可以多阅读一些好的英语范文,遇到好的句子,可以进行相应的背诵,当做一种写作模版来化为己用,这样在反复地背诵和练习中,大学生习惯性用汉语式思维谋篇布局的陋习才能得以纠正。
结语
中国大学生往往难以摆脱汉语式思维和中式英语的束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中英思维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接受英语的思维方式,掌握英语思维在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上的特点。写作是思维的输出方式,想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避免汉语式英语,就必须培养双语思维模式下输出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aplan R.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72.
[2]杨梅.浅析母语思维模式下中式英语写作误区及教学启示[J].2013-01-10.
[3]马衰.标准英语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