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组织力提升策略探讨

2022-01-13江怀乾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生会提升策略高校

江怀乾

摘要:“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学生会作为青年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组织,党中央对青年学生和学生会给予充分重视。201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明确职能定位、改革运行机制、坚持精简原则、明确遴选条件、严格遴选程序等方面,对学生会深化改革提出进一步要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自主管理,提升自主功能,加强学生会在高校中的民主治理能力。高校学生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组织,其管理大多遵循教师指导、学生执行的管理模式,呈现行政化、业务性强的特点,缺乏活力,组织吸引力不足,每年的学生干部换届都是难题。传统的组织管理更多地是从存在的问题着手,寻找组织管理的弱点或短板,从而修正组织的不足。而欣赏式探询注重新知识探索和发挥潜能,没有否定、批评,为当前高校学生会改革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新视角。

一、高校学生会改革的必要性

为顺应共青团发展需要,2019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启动了新一轮的高校学生会改革,印发了《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强化问题导向,直面现在高校学生会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为高校学生会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将高校共青团改革纳入“大思政”和“三全育人”的总体格局中,切实推进学校团组织发挥政治功能,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全国各大高校团委积极响应,高校学生会改革相继展开。2020年8月17日,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来贺信,并在贺信中提出,学联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青联和学联工作,为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

二、高校学生会组织管理原则

建构主义原则主张对组织进行成功经验的建构。建构主义原则认为,组织是成员依靠个人的认知与情感所建立的有生命力的集合体,组织的发展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会组织成员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原有经验建构、加入组织的动机等方面表现不同。在组织建立初期,根据建构主义原则,应积极建构组织认知,增强学生干部的角色认同,使他们进一步融入组织;在组织建立过程中,应主动建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干部树立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夯实组织队伍。积极原则认为,积极的提问能够发挥正面效应,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干部的個体优势、价值和潜力,协助个体探索并确定自己的组织愿景,帮助组织探寻变革的核心,这也是组织建设的起点。随着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干部主动报告工作、生活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积极提问,鼓励他们多思考“我能发展什么”和“如何运用及发挥自己的能力”等,以诱发相应的积极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发挥优势。

三、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组织力提升策略

(一)优化学生会干部监督管理模式

针对学生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学生会干部规范化培养,要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合理、逐步健全的学生会和学生会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亮身份、明责任、践承诺等纳入学生会干部的管理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会干部比学赶帮超的热情,持续提高学生会建设水平。在学生会建设中,要通过加强学习、完善规则、建设制度、常态管理、严格考核、严肃执纪等多项举措让学生会干部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通过谈心谈话、密切联系师生畅通监督渠道,形成监督合力。对于管理监督中发现的错误倾向和不良作风及时妥善进行处理,力争实现学生会干部从被动监督管理向自我约束管理转变,真正提高学生会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强化组织服务功能

《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会的职能定位是以加强对同学的政治引领为根本,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为宗旨,及时向同学传达党的声音和主张,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学生会应强化服务意识,立足服务导向,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可以借助多种新媒体平台收集学生意见,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集中性问题,为学生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会应同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广大学生群体传达党的声音和主张,广泛宣传党的最新政策、方针、决议等。例如通过学生会微信、微博、抖音等常见的大众媒体,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热点文章和特别推送,让学生及时了解更多重大事件和时事热点,在后台以设置小奖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交流,理性思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自觉将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

结束语

高校学生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与紧迫性,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尤其是高校学生会改革中的一些常态化工作,需要不断夯实。高校学生会的深化改革关乎高校共青团工作能否在广大青年团员中产生影响,作为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有力抓手,高校学生会改革需要不断依据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稳固改革成果,更要推陈出新,真正将深化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卢一瑶.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2]王久才,葛茂奎.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阻力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246-248.

[3]王苏蕾,肖承宇,陈盈西.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和转型发展探索——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会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8):184-185.

[4]陈丹,方子仑.基于“95后”大学生群体特征推进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7):172-174.

猜你喜欢

学生会提升策略高校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