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13杜如强
杜如强
摘要:高中物理的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而科学探究能力既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提高。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科中逐渐开始实行,物理课程的探究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综合素质能力,其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目前的教学活动当中。基于此,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调查发现,相比于生物与化学学科,物理学科在理综试卷中的比重较大,因此,授课教师只有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课程中的疑难点,最终得到高分。
一、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探究式教学通常指教师经过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实施探究,在具体教学中加以指正与引导,以促使学生形成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材知识的学习中,并学会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通常能有效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将探究式教学运用于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还符合新课改下提出的要求,经过指导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学习与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现象有本质的认知。在探究式的教学当中,物理教师对学生实施引导,提供给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条件与线索,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物理现象的乐趣,而且还能深化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物理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物理思维提高。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学还能使高中生构建出符合自身的逻辑思维,通过探究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思考方式,并促使学生在对物理问题进行解决时,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使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整体上提高。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不断地改善探究教学形式,推进多样化探究
为了使探究式教学可以合理的运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扬长避短,不断改善探究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和结果都尤为重要,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更有利于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再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力,提升物理实验操作,使其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去分析物理现象,提升探究的有效性。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摒弃不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总结和改善。持之以恒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想成良性循环,建立教学模式。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是非常多元的,不应被束缚,教师要不断用创新思维激活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结合实际生活,让探究式教学法应用性更强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将与生活相关联的物理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与日常生活元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例如: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的内容,关于折射相关内容的讲解,教师可结合生活中一些例子。比如,在水杯中放置一根筷子,肉眼看起来就像折断一样;倒映在学校水池中的树枝,从侧面看,感觉树枝也是折断的,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光的折射进行解释。再如,“力的分解”的有关内容,同样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一个人在抬大体积的物体时,与多个人抬大体积的物体时,用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力的分解,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渗透,学生的思维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就会获得更加透彻的理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地结合生活元素,结合相关的知识特点开展教学,能够有效促进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强度,进而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探究氛围
在进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经过调查发现,良好的探究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营造探究氛围对于探究式教学十分关键,为了给高中学生营造更好的探究氣氛,授课教师就需要根据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积极准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元素。
(四)基于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开展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合理探究对于个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当物理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时,也缺乏兴趣。同时,学生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相对有限,个人思维受到局限,这就会影响到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其通常能带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灵感。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探究思维发散。例如,对“波的衍射”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首先,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小组简易水波槽、两块有孔的木板、两块挡板;其次,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翻阅教材,对衍射现象进行了解,并依据相关实验材料,实现水波衍射。该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了指导者,学生才是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学生自身的探究灵感就能被充分激发,而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就会发现到衍射现象的整个变化过程与木板小孔大小具有直接关联,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物理现象的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同时,需注重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和课堂的教学任务相结合,以课堂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并在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中,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假设与猜想,从而使学生实现深入思考的同时,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相应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樊祥维.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二辑.[出版者不详],2020:104-105.
[2]田胜平.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0(06):86.
[3]许宝平.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