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下国企青年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2022-01-13付小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年人才国企培养

付小亚

摘要:青年人才是企业竞争的主力军,青年人才的发展甚至关乎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企业竞争不再只是商品、品牌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更加需要青年人才的加持。

关键词:国企;青年人才;培养;管理

一、引言

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培养机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当下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国有企业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

二、当下国企青年人才的特点

思维活跃,想法与时俱进[1]。目前的青年人才主要集中在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初入职场一两年的人群中,他们往往年龄较小,进入社会的时间较短,在他们从校园进入社会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商品化、利益化,迫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转化为生存和发展的资本,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

想法独立,追求个性。现在的青年人才往往思想较为开放,对于工作和生活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不易被现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加之处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学历较高,知识储备丰富。青年人才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有着丰厚且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素养较高,在学历结构方面,目前我单位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生27人、大专生36人、中专及以下27人。总体而言,目前的学历结构较之前有所提升。

三、目前国企青年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不明确,态度懒散。初入国企的青年人才,还未彻底从校园的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往往对新环境和新事物持一种观望的态度,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未对职业生涯做过认真规划,从而导致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较为懒撒,只是基于完成表面的流程上的工作,不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加之网络时代的信息快速流失,碎片化的工作方式让人难以把握工作节奏,导致青年人才压力巨大。

培训不够,业务能力不强。青年人才对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能职责缺乏深入的认识,企业很少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青年人才不能在本职岗位上“人尽其用”,青年人才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青年人才结构不合理[2]。当前许多国企中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青年人才素质单一,无法胜任岗位以外的其它工作,知识互补能力不强,影响整体业务工作水平;同时,青年人才占整个企业职工人数的比例不高,青年管理干部、青年技术骨干数量也不多,临近退休的人员较多,出现了年龄结构断档的现象,造成一定岗位人员的空缺。

奖励激励机制不全。目前很多的国有企业仍然保留着“平均制工资”的制度,从而打击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激情,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流程上的基本工作,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青年人才对自身发展有着较高的期望,不配套的奖励措施与他们的期望存在较大的落差,使他们工作懈怠、思想消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奖励激励的相关措施,企业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进而导致人才不断流失,企业的竞争力上不去。

四、国企青年人才培养的策略

针对当下青年人才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年人才培养良好运作机制对组织与个人的发展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青年人才的培养。

明确定位,引导做好职业规划。当下的社会的竞争尤其激烈,国企单位对于引进的青年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而言,青年人才对职业规划的重视度不够,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往往把金钱追求作为进入国企单位的第一目标,导致青年人才找不到定位,无法确定自身价值,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丧失工作热情,对未来迷茫。由此可见,在青年人才刚进入国企的时候,引导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要注重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制定和完善企业青年员工的发展规划,落实好青年在企业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政策,制定培养计划,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多方式、多渠道为青年员工提供锻炼的平台,在工作中师傅不断向徒弟传授经验、工作方法,促使青年快速融入工作氛围,有效提高青年工作能力,同时,建立青年员工选拔、任用机制,结合企业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优胜劣汰、奖罚分明的选人用人机制,结合各类青年人才自身能力、特点、兴趣等多种因素,将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使优秀青年人才能够合理发挥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搭建平台,建立上下有效沟通。如何加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管理者而言,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公司文化、管理制度,对下可以充分了解到青年人才、基层员工工作上生活中的诉求,及时把握当下青年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对被领导者而言,有效沟通可以及时掌握到领导的想法、动态,便于青年人才在工作中作出反应,争取支持。

健全机制,加大激励奖励力度。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价的不断上涨,青年人面对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多,不仅仅是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消遣,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要面对买车买房的经济压力,这就必将导致青年人才追求更高薪酬和福利待遇。对此,国有企业应适当加大激励、奖励的力度,配套创新创效的相关奖励措施,有效提高青年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尽可能的打破薪酬分配和奖励中的平均主義,在待遇问题上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依据的分配制度,形成向能力倾斜和贡献倾斜的分配机制,提高奖励占员工收入的比重,更好地体现 “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而调动员工工作创造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想要快速稳定的发展,青年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如何利用有效措施留住青年人才又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当代青年人才的优秀特点,并深入分析当下国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国有企业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推动国有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鹏.新时期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究[J].文化综合,2021,(15):125

[2] 秦菁 张梦.国企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企业文化,2019,(002):238

猜你喜欢

青年人才国企培养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航标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