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视域下地方医学院校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22-01-13秦国民白咸勇张玉丽孙亚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康复专业能力

秦国民 白咸勇 张玉丽 蔡 虹 柴 勇 孙亚楠

1 滨州医学院教务处 山东 烟台 264003; 2 滨州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处 山东 烟台 264003;3 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4 滨州医学院老年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医学院校围绕医学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知识应用的能力培养为重心,由人才培养的要素(课程、专业、师资、培养模式、管理方式等)构建而成的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体系。滨州医学院作为地方医学院校顺应大健康发展趋势,在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构建了大健康视域下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 适切社会及行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双线布局新上专业,打造基于大健康的专业体系

1.1 通过有序的专业调控机制,淘汰一些与医学院校适切度不高的专业 专业调整涉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内部没有专业结构调整的标准和机制,导致专业结构优化一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1]。我校设计了《滨州医学院专业动态调控指标》《滨州医学院专业调控方案》,近年来先后调整并停招法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制药工程6个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25%,探索了医学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控机制。

1.2 “双线布局新上专业”,打造康复类专业特色生长点 我校在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内涵建设同时,按照两条路径布局新上专业。①围绕着服务重点人群(残疾人、老年人、妇幼人群)的健康设置新专业。“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是《“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到的。我校传承我国最早举办残疾人教育的传统,把服务于残疾人、老年人、妇幼人群的健康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先后设置了服务于残疾人的假肢与矫形工程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于2016在全国首家设立老年医学院,进行老年医学、老年病症研究,实施护理学(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面向妇幼人员设置儿科学、助产学等专业,形成关爱弱势的专业群。②服务人的终身健康,打造康复类专业群。随着医学模式转换,原来的围绕“疾病”的“疾病预防-疾病诊疗-疾病护理”的链条转换为服务于“人的健康”的“预防-诊疗-护理-康复”新“大康复链”。我校推进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深度融合,探索设置了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康复物理治疗、中医康复学5个专业,形成了康复类专业群。学校围绕“重点人群”与“终身健康”两条路径布局设置了具有鲜明特色康复类专业体系。

2 探索康复类专业“双支点,三嵌入,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合格的医学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对应医学生作为自然人—社会人—专业人—职业人的不同角色发展需要[2],探索了“双支点,三嵌入,四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图1)。“双支点”即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人文素质针对“如何做人”,包括个人身心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需要通过人文教育来获得,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专业素质是针对“如何做事”进行的设计,通过专业教育的途径进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职业观与胜任医师岗位的职业技能。双支点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三嵌入”是把“国际(国内)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中医传统康复特色”“新医科精神”嵌入康复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培养过程。“四强化”是指突出4类能力培养,即情绪智力类、社会能力类、专业能力类、方法能力类。该模式体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育人过程中有机统一。

图1 “双支点,三嵌入,四强化”人才培养模式

2.1 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 我校2018年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定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系统化设计:①在课程体系(模块)方面,关注学生作为自然人—社会人—专业人…未来的职业人等不同的角色发展需要,设置通识教育课、学科平台课、专业教育课(包括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拓展课),旨在培养学生完整规范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保障学生专业发展与人文素养提升;②在课程实施层面,采用能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教师扩大应用PBL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C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引导和强化学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③在课程评价方面,要求实施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考核学生研究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

2.2 实施人文素质的渗透性培养,着力强化情绪智力、社会能力培养 由于医学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一流专业“人才”,而且特别关注培养“人”。要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做到:①注重大思政理念的渗透,把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实施“知识-能力-素质”深度融合培养,把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渗透到各课程和各教学环节,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育人过程中的有效契合[3];②加强情绪智力培养,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而情绪智力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我校强化情绪智力培养,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医用心理学》等课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的心理疏导服务体系;③加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社会能力类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应该具有的能力群,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注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利用小组学习、集体探究等方式学习,并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来提升自己社会能力。

2.3 实施专业能力的不断线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类是医学生在专业标准指导下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相关能力组合,包括实践动手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临床评价能力等。按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设计入学教育、军训、实践(实验)课程、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考试等实践活动;增加实践课学时,实践课比例占总学时的45%以上。实施“双体三层递进式实验(实训)体系”保证专业实操能力不断线培养,“双体”是学校与教学基地两个教学主体互相协同,“三层递进式”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目标设计医学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实验(实训)—专业课实训—实习实训,使专业能力递进提升。实施有利于医学、康复治疗学、智能医学等交叉融合的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专业课实训阶段实施专业教师与行会教师教学,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注重将职业精神、人文沟通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从而保证学生临床能力不断线培养,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

2.4 强化学生方法能力培养,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方法能力类是指个人在对学习遇到问题进行思考、评判、设计路径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组合,具体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方法能力是保证临床能力不断创新的源泉[4]。强化学生方法能力培养,需要做到:①以校级教学改革立项方式驱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混合式教学、理论-实验(见习)一体化教学等探索,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及比赛,2017年以来共计立项1 068项,其中省级、国家级项目357项,参与学生多达4 700余人,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③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鼓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要求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第二课堂学分要求不低于4个学分。

3 探索“双循环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定可持续发展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双循环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图2)。“内循环”是指专业、课程、教师三者协同强化内涵发展,而“外循环”通过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多主体的教师教学评价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进行动态闭环化的监控。“一体化”是指“内循环”与“外循环”共同发力,达到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目的,共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图2 “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示意图

3.1 推动教师、专业、课程内涵建设 专业、课程、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我校重视三者内涵建设。①持续强化教师教学胜任力建设。教学胜任力由教学基本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能力等组成[5]。通过新入职教师培训、老教师的传帮带、督导专家指导、教师BOPPPS工作坊培训、机制化的教师教学比赛(竞赛)等措施来提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设立专项基金,定期组织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高端专家讲座、学术会议专题指导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能力,把科研成果及时反哺教学。②实施课程梯队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重要基础。学校实施课程梯队建设,实行校级优秀课程—省级精品(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一流)课程培育机制;学校每年立项支持通识课建设,实施学分互认机制,引入兄弟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及线上通识课程,丰富课程资源。③实施教师、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形成发展合力效应。学校遴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职称高的教师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各专业成立由专业主要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保障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负责人在专业小组内共同推动专业条件、专业师资、课程建设、培养方式、实验(实践)教学、毕业生质量追踪等形成发展合力,保障专业建设质量。

3.2 通过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动态闭环化的监控,形成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学校把教师教学、课程及专业建设进行联动管理,形成长效机制。①专业定期评估是着眼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及培养过程进行的,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专业条件建设、专业培养过程、毕业生质量、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社会影响力、专业报考率)、专业培养特色6个方面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保障培养的人才能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②课程评估是对单一课程或课程群建设的质量监控,学校分类制定课程建设和评估标准,从课程基本建设、课程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课程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课程特色6个方面进行评价,厘清课程(课程群)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保障课程教学与所在专业同频共振,支持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达成。③构建了以学生、教学督导员、院(系)同行专家等多个评估主体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了学生、督导员、同行专家参与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网上评价与人工评价相结合、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生态化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康复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部分专业介绍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