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TMF结构优势解读
——神奇的甲基化
2022-01-12程能能
程能能
我国约有2000万例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全球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需求最迫切的国家,我国对于新型抗病毒药物,尤其是核苷(酸)类似物(NA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替诺福韦(TFV)类药物是NAs类药物中耐药屏障最高的药物。而艾米替诺福韦(TMF)作为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在解决了进口药物带给患者较大经济负担的同时,保证了与之相当的疗效及更优的骨、肾安全性,能使患者更大程度地获益。
TFV和阿德福韦(ADV)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仅增加了一个甲基,但耐药屏障大幅升高。同时,甲基化使得TFV相较于ADV对人线粒体DNA聚合酶γ的亲和力下降100倍,显著降低了浓度依赖性肾损伤的风险。因此,一个甲基化的细微结构变化,有时能显著改善药物的药学性能,关键是恰当的甲基化部位的选择。
图1 神奇的甲基化——从ADV到TDF
由于TFV在生理pH环境下以二价阴离子形式存在,无法通过脂溶扩散穿过细胞膜,口服难以吸收,因此通过化学结构改造,屏蔽阴离子可提升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该技术称为前药化。目前市面上的TFV类药物均为前药,其特点是:TFV分子在接入其他基团后,会暂时丧失药物活性,需要在体内代谢去除前药化的基团,释放出游离的TFV,才能进一步活化成二磷酸替诺福韦(TFV-DP)起效。
TDF是TFV二吡呋酯化后的前药,其穿过细胞膜的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口服吸收。比较TDF与TFV在人工细胞膜上的扩散速度(cm/s)显示,TDF穿过细胞膜的平均渗透速率较TFV快了约12万倍[3]。
图2 TDF与TFV药物渗透性对比(醋酸缓冲液)
然而,TDF在吸收入血后,由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存在丰富的酯酶,使得TDF迅速水解成TFV阴离子,无法继续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肝细胞,只有少量TFV通过效率低下的主动转运方式被肝细胞摄取,需要服用300 mg的大剂量才能在肝细胞内达到有效浓度。而大部分TFV(半衰期可长达20 h)长时间停留在血液中,是造成肾、骨毒性的原因。因此,TDF采用的双酯化前药策略所得药物在血中稳定性差,没有很好地解决药物进入靶细胞的问题。针对该缺点,药学家们曾提出了双酰胺化前药的改进方案,然而TFV经双酰胺化后的前药在血中和进入靶细胞后又过于稳定,造成在靶细胞内活化困难,TFV-DP浓度下降,疗效降低。
第二代替诺福韦是对TFV分子中的两个阴离子分别采用了酯化和磷酰胺化的ProTide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原型药物在血中的稳定性。丙酚替诺福韦(TAF)和艾米替诺福韦(TMF)的研发均采用了该技术进行前药化。
TMF的研发在进行结构优化时再次运用了甲基化策略。相比TAF,TMF在酰胺化基团上增加了一个甲基,进一步提高了脂溶性,加快了跨越细胞膜的透过速率。一方面,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更高的稳定性(血中TFV浓度更低),另一方面,TMF在靶细胞中能更迅速地活化。后者是由于TMF与酰胺基水解酶HINT1的亲和力更高,在肝细胞中的稳定性低于TAF,更容易释放出游离的TFV。
图3 神奇的甲基化——从TDF到TMF
图4 替诺福韦前药的体内过程
药代动力学与建模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只有20%的TDF能经肠道吸收入血,而TDF半衰期较短(仅0.4 min),吸收后数分钟内便在血浆中迅速水解成TFV,仅少量TFV能进入肝细胞中;TAF约有40%能经肠道吸收入血,原型半衰期约30 min,靶细胞中TFV-DP的暴露量是TDF 300 mg的4倍。TMF相较于TAF具有更高的脂溶性,从肠道吸收入血的药物提升到60%,血中TMF较TAF的半衰期延长了1 min,有更多的TMF原型药物能够被动扩散进入靶细胞,进一步提升了肝细胞中活性物质TFV-DP的浓度,达到了TDF 300 mg的6.4倍。因此,TMF的前药化过程再次证明了恰当的甲基化能带来药学性能的显著提升。
今年11月,TMF在《消化药理学和治疗学》杂志上公布了三期临床的48周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48周时,无论是HBeAg(+)患者还是HBeAg(-)患者,TMF的完全病毒学抑制率(血清HBV DNA < 20 IU/mL )与TDF相当[4]。
48周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使用了两套标准进行评估,一套基于当地各实验室的正常值上限(ULN),另一套基于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南推荐的标准(男性 35 U/L ;女性25 U/L )。基于当地各实验室ULN的分析结果显示,TMF与TDF的ALT复常率相当。而基于AASLD标准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TMF的ALT复常率显著优于TDF[4]。
由于第二代替诺福韦采用ProTide技术解决了血中TFV浓度过高的问题,TMF的靶向性更高,骨、肾毒性更小。在第48周时,基于DXA检测的骨密度结果显示,TMF明显优于TDF,骨安全性更高。该研究对DXA的检测进行了质量控制,保证每次检测部位的投影面积相同,使骨密度的检测结果质量更高。在第48周时,血清肌酐较基线的变化上, TMF组显著小于TDF组,肌酐清除率的结果显示了TMF的肾安全性[4]。
TMF作为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通过创新的ProTide(磷酰胺酯化前药)技术,实现了TFV向肝细胞的靶向输送,在提高肝细胞内活性代谢物TFV-DP浓度的同时,大幅降低血浆中TFV的暴露量,从而在高效抑制HBV复制的同时,降低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风险,更有利于患者的长期获益。
图5 TMF与TDF治疗48周时的完全病毒学抑制率比较
图6 TMF与TDF治疗48周时的ALT复常率比较
图7 TMF与TDF治疗48周时的骨密度和肌酐清除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