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价值比较

2022-01-12范子琦王永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剂符合率腹腔

范子琦,王永鹏

(1黑龙江省第三医院CT室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2黑龙江省第三医院核磁共振室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腹部肿瘤是一类恶性肿瘤的总称,涉及多类肿瘤疾病,常见的有胃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胆囊癌等。研究发现,多数腹部肿瘤初期症状表现不显著,漏诊率高,但病情进展后,中晚期可能发生转移,从而表现出相关症状。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时,导致原发肿瘤病情加重,治疗方案及预后均会受到影响,甚至威胁生命,为此应尽早明确诊断,检出有无肿瘤腹腔转移[1]。既往检查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多选择常规CT平扫检查,这种检查手段可检出原发灶情况,但对于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并不满意,局限性较大[2]。随着增强CT扫描逐渐成熟起来,因其基于常规CT,不仅可准确检出原发灶情况,而且可以更好地检出肿瘤腹腔转移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3]。为了比较CT、增强CT用于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鉴别诊断,我院实施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腹部肿瘤伴有腹腔转移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②年龄20~80岁;③均通过病理证实符合腹部肿瘤标准[4];④伴有腹腔转移;⑤自愿配合研究;⑥接受过常规CT与增强CT检查。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器质性病变患者(如心肝脑);②伴其他肿瘤患者;③造影剂禁忌证者;④有精神类病变患者;⑤处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⑥不可配合完成研究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80例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表1 (续)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仪器为日立ECHELON OVAL CT[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3231968号],包括常规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具体如下。①常规CT平扫:检查前1 h,要求患者口服3 mg/mL碘造影剂,剂量为600ml;指导患者检查前1 min,口服3 mg/mL碘造影剂,剂量为500 mL。协助患者平卧,设置好CT参数,其中层厚为5 mm,螺距为1.0,管电压为120 kV,且管电流250 mA,自上往下实施全面扫描,详细检查腹部的情况,检查时发现腹腔粘连,则协助患者改侧卧位或俯卧位继续扫描。②增强CT扫描:扫描参数与造影剂和常规CT相同,扫描前,将碘造影剂300 mgI/mL注入,3~4 mL/s。造影剂注入后,连续扫描,并实施0.625 mm重建。不论是常规还是增强CT扫描,扫描结果均传输至AW4.3工作站,完成重建。研究中所有对象的图像评估均安排两名专业影像学医生操作,其经验丰富,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科学与严谨,入选医师有丰富的阅片经验,若二者存在争议则协商,直到结果统一为止。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常规CT与增强CT诊断种植灶结果,以及二者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种植灶诊断结果

种植灶诊断结果显示,在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宽度、种植灶长度上两种CT结果比较,增强CT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80例患者常规CT与增强CT诊断种植灶结果比较(±s)

表2 80例患者常规CT与增强CT诊断种植灶结果比较(±s)

?

2.2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诊断结果比较

病理证实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较多,两种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符合率上,增强CT高于常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80例患者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不同CT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论

腹部肿瘤在近几年发病率不断升高,比如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等,诱发这类肿瘤疾病的因素较多,环境污染加重、遗传等均可诱发本病[5]。腹部肿瘤中部分患者早期并不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中晚期会出现转移,尤其是胃癌与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发生腹腔转移现象。不过,就过去文献报道[6]中看出,对于胃癌、结直肠癌腹腔转移而言,早期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其症状表现会越来典型,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大且死亡率更高。为此,针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增强CT是基于常规CT的一种诊断方式,可分辨更小的病灶,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成为临床诊断腹部肿瘤及腹腔转移的主要方式,受到了临床认可。

本次研究就常规CT和增强CT在腹腔转移的腹部肿瘤诊断情况进行了比较,其中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宽度、种植灶长度上两种CT结果差异显著,其中增强CT更低(P<0.05);病理证实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较多,在单一诊断符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符合率上,增强CT更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增强CT诊断优势更为显著,比常规CT有更高的价值。增强CT是在常规CT上发展而来的新型CT诊断技术,可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一方面可检出原发病灶,另一方面还可检出腹腔转移情况。在检查期间应用造影剂处理,提高正常组织和病灶之间的对比度,促使阅片者清晰观察腹腔转移情况,从而检出更小的病灶。与常规CT平扫比较,增强CT扫描操作简单方便,可实施快速扫描与多时相目标扫描,利用多平面技术与重建技术,更精准定位与衡量病灶,避免误诊或漏诊[7]。此外,增强CT扫描还获取病灶及其周边血管发育情况,从而对肿瘤鉴别分型,判断有无腹腔转移,以及肿瘤分期等提供依据。同类研究中也证实了增强CT扫描检出腹腔转移率高达90%以上,而常规CT检查检出率不足70%,可见增强CT扫描优势显著[8]。

综上所述,相对于使用常规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实施鉴别诊断,采取增强CT诊断可获更为可靠的结果,在种植灶诊断上更为可靠,检出肿瘤转移部位上符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造影剂符合率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