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2-01-1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锥形放射治疗胸部

吴 琼

(聊城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近年来胸部肿瘤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随着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也不断上升,对胸部肿瘤临床中一般采用放射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的就医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胸部肿瘤患者通常会进行化疗与放射治疗,胸部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放射性治疗可以减少胸部肿瘤周围的复发率,良性肿瘤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一定威胁,但随着肿瘤的恶化发展成为恶性肿瘤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2]。胸部肿瘤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一定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对胸部肿瘤治疗临床中放射治疗的应用较多,随着放射技术的更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放射治疗的有效性,临床中会利用图像进行引导放疗[3-4]。为了研究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的临床效果,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3~60岁,年龄均值经计算在(42.14±4.15)岁,其中肺癌35例,食管癌41例,胸腺瘤24例;对照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2~62岁,年龄均值为(42.21±5.23)岁,其中肺癌30例,食管癌40例,胸腺瘤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肿瘤的诊断标准均进行放射性治疗;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对治疗中所使用药物均无过敏症状;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兼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以及骨髓储备功能异常;②兼有精神疾病,存在社交障碍,不能正常交流与表达拒绝配合实验;③因各种不可控原因,患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万濠影像仪器:VMS-4030G型号的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行图像引导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在治疗前将治疗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设备准备好,治疗前校正射野,准备好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5]。调整患者身体部位,需要仰卧位,将双手举于额前交叉,并用真空气垫进行固定,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摆位系统,减少系统误差[6-7]。

实验组采用德国的QUART DVT_KP型号锥形束CT(CBCT)行图像引导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病理检查,准备好检查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用热塑体膜将患者进行固定,患者需要仰卧位,将双手举于额前交叉,在进行CT定位检查前,采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进行扫描,锥形束CT图像由射线源、机械扫描结构、影像接收器(平板探测器或影像增强器)、屏蔽设施和计算机等子系统组成[8]。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维的锥形束X线扫描和二维的面状探测器,X线发生器围绕投照体做环形投照,依据机型的不同,环形旋转180°或者360°,然后将二维的投照数据重建后,直接形成三维图像,锥形束CT图像还可以对患者的摆位偏差进行调整,减少放疗部位的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度[9]。

1.3 评价标准

通过对两组进行不同的引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患者的头脚方向、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偏差,根据心理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导治疗的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导治疗的效果比较[%(n/m)]

2.2 两组引导治疗中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引导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比较

2.3 两组摆位偏差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头脚方向、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摆位偏差的情况比较[n(%)]

2.4 两组引导治疗前后的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引导治疗前两组的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导治疗后实验组的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引导治疗前后的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两组引导治疗前后的心理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s) 单位:分

?

3 讨论

胸部肿瘤患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胸部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恶性肿瘤临床通常采用放射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将医学影像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导上,电子射野影像仪图像引导治疗是常用的医学影像,但引导效果不明显,临床中又采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患者的头脚方向、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明显优于对照组,锥形束CT图像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患者摆位偏差。陈琦等[10]在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中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和本文结果较为相似,采用锥形束CT图像进行引导治疗,患者的摆位偏差较小,优于电子射野影像仪图像。

综上所述,采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引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度,对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锥形放射治疗胸部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锥形流量计尾流流场分析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