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化转型的效果分析

2022-01-11居羚周瑜湉史伦周文文

现代医院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配液病区成品

居羚,周瑜湉,史伦,周文文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省常州市 213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显著增加,亦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需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医院工作中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药学部门之一,它的建立在于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保障患者合理与安全用药等[1]。随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及江苏省级验收标准的制定,诸多医院PIVAS在工作流程等各方面进行升级[2-5],本院先行PIVAS也为应对调配工作量的增加及人力资源的依赖,满足临床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引入全流程信息系统及各项智能设备进行智能化转型,针对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予以改变。本文拟从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工作效率、差错等方面对本院PIVAS智能化转型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智能化转型对PIVAS的影响及意义,以促进PIVAS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1 本院现行PIVAS简介

1.1 一般情况

现行PIVAS同时服务急诊楼和门诊楼,日常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审核临床用药医嘱、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及成品输液核对、分拣、发送等环节。目前配备人员与先行PIVAS一致,包括药师13名,护理人员8名。日均配制输液量近3 000袋。

1.2 信息系统及智能设备配备

本院PIVAS现配备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嘱摆药程序信息系统及超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系统;有自动贴签机、智能统排机、智能配液机、自动分拣机及手持式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

(1)自动贴签机可根据信息系统医嘱进行按批次、日期及按药品统排模式自动贴签,每小时可贴签 1 000~1 200袋;具有双面核对、自动报错、智能识别贴签位置的功能。

(2) 智能统排机可根据医嘱用药汇总信息,射灯定位药品位置。

(3)智能配液机可按医嘱实现定量抽吸,药液残留量控制在0.2 mL以下;另可保存当日所调配的药品及其数量。

(4)自动分拣机可接收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每个病区成品输液数量,通过扫描输液标签二维码进行判断,将成品输液送至各病区相应分拣储位中,当病区输液数量到达统计值,数量进度条即显示绿色,分拣速度可达2 000袋/h。

(5)手持式PDA是贯穿PIVAS工作全流程的智能设备,通过扫描输液标签,保存所有工作环节的操作痕迹。同时可对所有工序进行检查,一旦流程上有缺失部分,PDA会自动报错。对已经停止的或病区要求临时打包的医嘱,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采集

我院PIVAS成立质控小组,每日及时记录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以及当日发生的差错事故(包括事前、事后),每月汇总相关数据。同时,通过信息系统提取先行PIVAS及当下PIVAS的工作量等情况。

2.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PIVAS智能化转型前后3个月工作情况进行对比。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工作流程

PIVAS为临床提供的成品输液与患者用药安全息息相关[6],工作流程中所有环节都需严格把关。先行PIVAS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在审方、贴签、摆药、调配和成品输液分拣等环节均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差错率高的缺点[7]。智能化转型后,先前药品随机调配模式得以改良,全流程均根据药品统排模式进行,同时人员配置得到了优化,在未增加人力资本的形势下,工作强度也得以下降,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3.1.1 审核临床用药医嘱。现行管理系统内嵌审方软件,可根据药师按照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习惯等,录入的审核判定规则对医嘱进行判断,用不同等级警示标示,实现医嘱药物使用剂量、浓度、溶媒、频次、配伍禁忌等自动审查。药师通过警示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同时减少了全人工审核的漏审率。

3.1.2 打印标签、贴签。转型前贴签过程由6~7人完成,且需按病区、按批次摆放,贴好标签的输液经常误放其他病区;此外人眼辨别输液品种、外观有限,差错经常产生。智能化转型后贴签机接收医嘱药品统排信息,按配置批次、药品品种进行贴签,整个过程仅需2人(1人置前贴签,1人置后按药品种类收集输液)共同完成,无需考虑病区和批次。此外,贴签机的核对功能保证了贴签的准确性。

3.1.3 摆药核对。转型前以“人找药”模式进行,药品发放随机,重复调剂时间冗长,强度高,容易产生差错。转型后通过智能统排机的自动定位、核对功能,形成“药找人”模式,提前领取当日调剂用药总量,按同种药品批量发放,摆药核对过程中一旦发生药品数量不符,可及时寻找原因,保证了调剂药品的准确率,且缩短摆药时间,减少核对主观疲劳,可提高调剂的质量和效率。

3.1.4 混合调配。智能配液机以一拖二的模式进行工作,1名护士将药品通用名、规格等参数录入系统,设置好参数,即可实现2台配液机同时全自动配液。智能配液机主要用于大批量静脉用药的配置,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复方用骨肽、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等,因而每日摆药时即将此类药品单独放置,以提高配液时的配置速度。另外配液机的抽吸精度和药品追溯功能使成品输液的质量得以提升。

3.1.5 成品输液分拣。此环节需要同时确认病区及核对数量,转型前由2~3人操作,由于需在规定时间将成品输液送至病区,全人工操作强度高,工作人员易产生疲劳,差错层出不穷。转型后,由于药品统排模式贯穿,不同病区的成品输液均混在一起,分拣机的参与使工作流程优化得以流畅,它不仅将成品输液按病区分拣,还可保证各病区成品输液的数量;全过程仅需1人操作。

3.2 管理模式

3.2.1 全流程管理。本院先行PIVAS全流程均在输液标签上签字以确定操作人,做到责任分明;但是纸质标签易脱胶或遇湿致字迹模糊,无法明确责任人,因而智能化转型后将此做了提升。全流程中硬件设备均通过个人用户名与密码登录,可直接在信息系统记录责任人。此外,新设计输液标签均带有独有的标签码,各项工作环节均可通过PDA扫描标签码完成信息记录,以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可溯源管理。

3.2.2 打包药品及退药管理。转型前,由2人在配液前半小时内,通过逐袋扫描当日用所有输液标签码,找出退药、打包药品,另临床常有突发状况需临时取出退药或打包药品,工作量大、强度高,极易发生差错;转型后,配液护士只需在配液前用PDA扫描,即可根据语音提示,将退药、打包药品取出,完成此过程的人数增至8~9人,主观差错可显著减少,也可提高临床服务的时效性。

3.3 工作效率

本院PIVAS智能化转型后为临床28个病区服务,日均配制输液量较之前增加近1 200袋。然而工作效率并未显著降低,反而有所上升。结果显示,贴签速率、摆药核对速率、混合配制速率分别达到(33.33±0.17)袋/min、(28.57±0.30)袋/min、(16.67±0.56)袋/min,较转型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PIVAS智能化转型前后工作效率对比情况袋/min)

3.4 差错情况

PIVAS工作流程复杂,工作环节多样,工作强度高,每个步骤都可能发生某些问题[8],尤其是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及成品输液核对,智能化转型后各类差错明显降低,见表2。

表2 PIVAS智能化转型前后差错对比情况件/d)

4 结论与讨论

智能时代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生产形式[9]。各项智能设备的驻入,使部分繁重、耗时的调配工作变得简捷、快速[10],药师在工作岗位得以合理配置,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医嘱审核、业务学习等工作。本院PIVAS在智能化转型中,有效地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在管理方面得到提升,继而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在药品零差率的实行下,PIVAS智能化转型有利于药师的专业技能和职责凸显,价值地位体现,使处于成本部门的传统供应保障型药学部门转向技术服务型盈利部门。

但是在智能化转型工作实践中,局限性也显而易见。首先,审方系统规则以药品说明书为主,需人工录入信息维护,且暂时无法做到对患者适应症的审核,用药服务受到限制;其次,智能配液机所需耗材规格要求高,价格贵,且只能配置无需振荡的西林瓶药品,对于安瓿类药品仍需手工配液,在提高整体配液速度上还是有所欠缺;再次,智能贴签机和分拣机,均只应用于500 mL以内的软袋输液,玻璃瓶装或异型瓶装输液均只能人工操作,差错依然存在。此外,一旦网络服务器障碍,引起信息传输迟后,退药或打包药信息PDA识别不出,造成被误配液的情况即时有发生;甚至会出现整个工作流程发生工作延误,引发大量差错的情况,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而智能化转型还需要继续个性化的升级和优化,而工作人员在智能化转型带来便捷的同时,依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应急能力。

猜你喜欢

配液病区成品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探讨川银花-玄参的不同配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部队中小医院军人病区护理管理体会
血透中心透析液配液设备的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