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
2022-01-08黄吉祥
黄吉祥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历史上存在着许多因生态环境变化导致文明兴衰更替的案例,而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越发重要。高中地理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积极改革创新,精心组织施教,将学生培育成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可行性高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策略,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遵循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而取得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成果,可以说是人类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形态以及文明发展理念的一大进步。生态文明不仅要在制度文明及产业建设方面有所体现,也要从个体意识及个体行为中展现出来。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元素。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其成长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型人才,高中地理教师应促成生态文明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地理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生态文明教育也为地理学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承载着向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及培育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者的重大任务,生态文明教育赋予了地理学科使命感与时代感,凸显其学科价值,也为地理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2.挑战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着较多以考定教的现象,教师往往根据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是为了应对高考,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被忽视、被弱化的状态。尽管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但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其在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方式选择上都存在不足,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表面化。比如,一些教师习惯以口头讲解形式传递生态文明知识,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实践,也较少在教学中援引生活案例,学习场所主要集中在课堂,对于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不高,像开办公益讲座、组织野外考察与调查等活动更是极少进行,这都对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实施形成了挑战。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教师树立正确的生态教学观念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人的生态意识薄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前,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变暖、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森林退化、光化学烟雾、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高中生即将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此推动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也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传递知识的良好执教能力,也要密切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新观点与新动向,能够与专业的环保人士保持联系,学习环保知识,从而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地理课堂,切实提高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
2.援引生活实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应充分结合生活元素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援引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例如,全球变暖背景下,教师可为学生列举各个国家所发生的气候异常现象,以多媒体设备播放真实的影像资料,展示极端恶劣天气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所造成的危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师可借此机会让学生撰写主题为“我们要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的小论文,促成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3.在实践中生成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的心理、文化重新构建的过程,通过教育将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实践中生成相应的人格,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观念。因此,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与自然密切接触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生态环境状态,尝试制定保护、改善环境的措施。例如,教师可将校园内的池塘作为研究对象:池塘的水域由于塘底淤泥堆积不断退化,与几年前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水质变差,水面铺满浮萍,池塘中的鱼虾数量也明显减少了。教师可为学生设置相关的实践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校园池塘中的淤泥是哪里来的?水质变差的原因是什么?鱼虾数量为何锐减?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帮助池塘恢复原貌?通过设置贴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探究任务,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生态文明知识的生成及情感价值观的转变,效果显著。
4.结合节日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活动
地理学科自有其特殊性,地理教育本就带有生态文明教育色彩,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意义重大。教师应发挥这一优势,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举办多样化的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包括夏令营、冬令营、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从多角度接触生态文明知识,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年中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节日较多,诸如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保护日、世界粮食日等,教師可在这些特殊节日当天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如绘制黑板报、手抄报等,同时引导学生对黑板报、手抄报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形成环保共识,共同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能够践行环保理念,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综上所述,在人地和谐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发挥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将生态文明知识以多种渠道传递给学生,展现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生成生态文明意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鑫鹏,朱雪梅,程懋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3):85-90.
[2]马伶玉,付一静,T魏潇.地理教师地理实践力的构成及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1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