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有效语文课堂

2022-01-08雷凤鸣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减有效性小学语文

雷凤鸣

摘要:教育部提出了“双减”,在学生作业时间减少,作业量减少的情况下,那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的减少无效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课堂上能听懂,能掌握每天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的打造有效课堂。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措施上下功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实用主义教学影响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我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没有得到更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特别是今年国家出台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学生校个补课的政策,进一步对教师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农村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尤其是有些农村语文教师的年龄较大,他们接受新理念以及新知识的能力要更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大量时间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没有得到培养,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与否、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许多学生厌恶语文,认为语文学习非常的枯燥,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有教师的教学有关。有些学生非常讨厌语文教师,所以不愿意听该教师的课,进而影响到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板书式教学法,他们没有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即便有些教师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法,但是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本质上并没有摆脱灌输式教学法的做法。此外,由于过多的讲解教材知识点,使得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有许多学生有疑惑或者不同的见解,也很难在课堂上发表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够默默地记住教师的讲解,而没有进一步深入思考、探究自己的观点,这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难以得到发展。针对上述种种现状,探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措施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我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通过摸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拙见:

1.教学情景的创设要贴近生活

情因境而生,无境怎能生情。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语文课的生命,失去了理论联系实际,小学语文课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无法找到根基,无法让人信服,更无法发挥作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理想行为。通过新课导入和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得到锻炼和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使用生活中的案例,也可以是非案例;既可以是教师在课前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即兴创作的。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手段,其目的都是在于诱发学生的理想行为,让学生积极关注课堂,参与课堂,从而达成有效互动,促成有效教学。但是情境创设必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情景创设要具有合理性,即教学情境的设置必须能引发学生理想行为;二是情景创设要具有适度性,即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做到瓜熟蒂落,自然生成。不可贪多、贪全,避免滥用。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心理教育环境

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互动的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尤为重要。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作为教育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力求自己以健康愉悦的情感与言行,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使他们在和谐、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心理品质得到升华。

3.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特别是思想素质的提高,更是需要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游戏等。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著名的魏书生老师曾做过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探索,他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陈规陋习,一方面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多樣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成功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学统编教材、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等,让学生会学、善学。三是提供主动参与的条件,如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总之,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手段先进,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文学修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猜你喜欢

双减有效性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