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1-08王婷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婷

摘要:“核心素养”目前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热门的词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追寻的终极数学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下面将对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落实方法进行探讨,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通俗的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或者说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策略

1.以生动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往往因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其兴趣培养,使很多学生形成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地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图形的变化(玩一玩,做一做)”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三国华容道”的游戏讲解作为激趣导入,使学生意识到平移只可以上下或者左右移动,接着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明白平移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它的大小和形状,帮助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动、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开展,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其身临其境的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在“买文具”的学习中,教师可运用信息设备将教室布置为“学习超市”,将铅笔、书本及橡皮等分别进行定价,从而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接着在购物体验中,理解并掌握了所付的钱减物品的钱等于找回的钱这个等量关系,使其应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可以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城乡学生分别时的美好回忆。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较大数的大小比较及几千几百加减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4.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测量)这个单元中,通过课桌有多长,1米有多长,的教学,使学生明确1厘米和1米分别有多长,然后运用身体上这些“尺子”可以直接估计出周围不同物体的长度,用估算确定结果,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测量的结果是否合理。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5.注重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往往是以分数论英雄,这种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重理解、重思考。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的不同,运用核心素养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例如,有的学生笔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平时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笔算,提升他的综合能力。

6.展开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设计多样性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在“数据收集整理”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学生进行结组,分派给不同小组不同的探究任务。有的是帮助老师统计班级中定校服工作、有的是调研水电费使用情况等,使学生进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在实践过程中,使其体会进行统计的必要性,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学习经验。

三、结束语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还要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主编.《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03期

[2]周道斌.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年07期

[3]刘晓荣.例说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年22期

[4]宋春艳.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6期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