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专职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2022-01-08张方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

张方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这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教育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更为开放,而高校专职辅导员思政教育传统工作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与学生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专职辅导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对先进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应该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坚持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同时也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加强交流,构筑情感关系。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职辅导员;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类互联网平台已经融入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因其高度的自由性以及交互性特点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但同时互联网中参差不成的信息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带来负面影响,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专职辅导员是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专职辅导员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与方法尤为重要。

1.加强对先进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学习

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以及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挑战,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同时也应该具有创新的精神[1]。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网络原住民,对于网络中的新鲜事物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对于教师以及专职辅导员的说教往往会有着抵触的情绪。所以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想学生之所想,了解学生之所需,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思政教育。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感恩等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专职辅导员也应该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或载体,更好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不断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另一方面,高校专职辅导员也应该善于利用学校的职业培训不断去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学会合理地利用微信、QQ等工具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专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还可以积极与有丰富思政教育经验的辅导员进行交流,学习经验,提升信息素养。

2.坚持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专职辅导员应该深刻认识到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要抢占网络阵地,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与思政课堂等线下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专职辅导员可以在班级群内开展校园网络规范比赛,让学生采用匿名的方式在QQ群内写一下自己存在的或者是身边其他同学存在的不良网络行为,同时附上改善的建议,让学生在群内畅所欲言[2]。在此基础上,使得专职辅导员能够有效了解班级中学生存在的不良网络行为问题,也可以更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学生的建议去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地思政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此外,高校专职辅导员也应该积极协同学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等部门更有力的发挥校园网络的阵地作用,在与学校微信公众号运营部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在微信公众号中定期向学生推送思政教育有关的推文,推文的内容形式包括,但不其余限于图片、漫画、段子等形式,同时根据网络舆情精准推送网络思政育人素材,这种趣味性的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能够更好的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使思政教育理论能够内化于学生内心,外化于形,发挥出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

3.重视借助互联网平台构筑情感关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看似丰富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動,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与他人交往,情感淡漠,甚至一些学生精神世界空虚[3]。新时期高校专职辅导员应该认识到这类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专职辅导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专职辅导员在利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与学生沟通时,应该自己找准师生之间构建积极情感关系的确立点,如学生现阶段遇到的主要学习问题、大四学生对考研或求职的困扰等,主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逐步削弱学生对专职辅导员的心理防线。

4.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专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新时期高校专职辅导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同时要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抢占网络阵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娜.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策略[J].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21(4):2.

[2]曲刚, 马明晶.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时效性的提升策略[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12):2.

[3]谢群,徐建军.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 ——基于网络语言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1):148-153.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