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01-08刘和敏
刘和敏
摘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化手段来开展学习,并根据实践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已经普及到各类课堂的教育中。其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标准就是要求教师不断以学生为教学重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要为落脚点创设课程和编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创设出更好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以新颖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水平,为其他类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传统教學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通常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单纯听讲的方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没有在思想中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把更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操作知识和实践技巧,最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动手上机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实体化,如果不能保证课堂实践,那么学生就对丧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动性。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将教学模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让学生重拾学习欲望。
(二)关注知识讲授,缺乏教学内容实践操作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实践能力,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要应该让学生动手实践,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将教师所讲理论知识消化掉。但是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专业的技能,在课堂中不能保证教授学生较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终造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降,如果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就不能根据实践操作要求进行课堂实践创设,最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也会直线下降。
二、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思维活跃,思想会不由自主产生跳跃,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洞察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断让学生喜欢参与学习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享受,根据自身的展望和需要进行学习,提高对知识的接纳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硬件构成时,可以把计算机硬件部分比喻成人的各个器官,通过讲解应该的功能区域来对比人类身体器官的构造,能够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让生硬的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且贴近学生认知。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周围陌生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自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需求和年龄特点,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还应该根据年级分组,有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创设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动手实践课程,以便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发布打字练习,图画,调整声音及硬软开关机等基础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在针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教学时,可以发布适合该年级的教学内容,如上网搜索、Word创建、简单硬件维护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主动探索的能力,大胆动手实践,以便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生本教学手法的运用,以创新的教学手法和丰富的课堂内容作为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在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设水平。诚然,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客观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以科学、理性、客观的教学观念融于课堂,采用适合的政策引导,不断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韩小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赤子, 2015(12Z):1.
[2] 吴珏.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 013(006):394-395.
[3] 滕宝忠.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吉林教育:综合, 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