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积极对策

2022-01-08罗秀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对策

罗秀珍

摘要:在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仅限于教学生阅读方法,生字词语的读写需要教,句子的积累理解需要教,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还有读写结合中的写作教学。根据具体文本和所在学段的目标要求,聚焦不同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学词、学句就是聚焦的重点,中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重点指向段落的把握,而进入高年级应以篇章的学习为主;但整体上都应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对于语文这种工具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提高其他学科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效果及质量,使学生茁壮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力主动阅读,学生可以主动选择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有意义的图书进行阅读。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与书中内容产生思想碰撞,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达到观点的融合统一。教学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大纲等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步骤。

一、聚焦確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目标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考虑,结合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突出语文要素的学习,把人文主题融入语文要素的学习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法和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这样的整体目标下,具体到不同的学段、年级、单元、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关注课文内容所承载的语文要素的学习,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学习,即课文内容中所蕴含的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且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与方法。也就是说,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具体的字词句段篇各方面的语言学习、积累、运用,还要指向概括性的方法、策略的把握与运用。

二、聚焦选择有效的语言训练

统编教材为了使“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提出了语文要素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有些教师认为,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不用再练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显然是一种简单化地理解语文要素的观念。语文要素虽然包括语文知识、方法、策略、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但在每篇课文中还需要细化,更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才能落实。课文中没有直接的语文要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并与语文要素训练的要求相结合形成语言训练点,这样才可以使语文要素的学习通过语言训练点来得以具体化、情境化。

(一)选择关注内容的语言训练点

语言内容的学习是语言训练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学习无法绕开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从课文的语言特点入手,看清楚这些特点是由哪些内容来体现的,如果换成其他内容能否体现,并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学习,就是既聚焦语言学习,又借助语言学习来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进而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达到了言意兼得的功效。

(二)选择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点

学习语言的关键是内化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学会表达和学会运用语言,把文本静态的消极语言转化成动态的积极语言,从而使阅读教学真正体现出语文要素的价值。

三、聚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统编教材一以贯之的编排思路,从低年级的讲故事就开始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做准备,接着在中年级详细复述课文内容和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之后水到渠成地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例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三年级语文教材“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带着问题阅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语文教材“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语文教材“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六年级语文教材“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等,如果教师只着眼于单元或单篇语文要素的学习,不注意这些能力之间的互相联系和递进关系,就不可能最终形成对各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统编教材对此进行了细化安排,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学会提出问题的尝试,进入中年级后,把提问作为小学阶段的四大阅读策略之一安排了专门的单元进行训练,并在随后的课文学习中,继续安排进一步提问的内容。这些都充分说明质疑能力是贯穿整个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是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最重要的抓手。

(三)开展丰富的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

相比传统的授课模式,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阅读角落、线上课堂、学习食堂等等。孩子在课间或者午休时间如果想要阅读一些书籍或是课文可以在阅读角落进行学习,同时我们给他们奖励代币。课间饿了的学生可以在学习食堂阅读五分钟,我们给他们一些饼干或者牛奶。同样放假期间我们也可以在线上让孩子们进行阅读并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等等,这都是比较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同时我们可以布设一个投影仪,为学生更为生动地放映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视频、电影或者PPT。此外,今天的小学生的压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在课堂之外我们应该开展一些户外互动与阅读学习相串联。我们可以跟邻近的图书馆进行合作,让孩子某个时间段在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再比如课上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与课外的活动相结合,逐渐引导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因为课上的知识才是活动游戏里获胜的关键,这需要教育者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在开展阅读课时,选取适合低段学生的文章进行赏析,给予学生一定的选书自由,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很好的启发。家长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受到的鼓励越多,越能提高阅读的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审美,使阅读的形式更加多元化。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赏析文章,对低段学生理解文章有着指导促进作用。语文老师应积极挑选低年级学生易接受的古诗词,并与学生探讨作者在诗词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注重优美诗词的背诵,理解其中的内涵,感受古人游玩时的心态与心情。

总之,在不同学段需要聚焦各自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以求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本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能力成为支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