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与策略

2022-01-08李庚达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2年1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新常态

摘要:资本要素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关键保障。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迫切与融资条件欠佳并存、融资要求较高和融资信评偏低共存、融资风险偏高和融资环境欠优同在,由此使得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少、融资贵的困境。基于此,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要以强化融资政策支持为基础、以完善企业资信评级为支撑、以探索新型融资模式为补充,构建多元、立体、可持续、可执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格局,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化解策略

一、前言

经济结构升级、驱动转变、增速换挡是新常态下的显著特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前提与现实保障。由于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起步晚、发展慢,其创新迭代的效率与效能较低,面临的创新障碍较多,资本要素匮乏就是典型表现。基于此,本文立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重点探究化解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

精准分析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是科学探究化解策略的基础与前提。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迫切但融资条件欠佳、融资要求较高但融资信评偏低、融资风险偏高但融资环境欠优,因此科技创新型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少、融资贵的困境,具体分析如下。

(一)融资需求迫切与融资条件欠佳并存,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是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首要困境。技术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资金又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创新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故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普遍迫切,因为这直接决定其研究队伍、创新设备、研究环境的优劣,进而影响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但是也必须看到,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往往存在研发周期长、技术迭代速度快、创新风险大、商业应用不确定性高等特征,这不符合投资人的投资偏好,因而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普遍较难。

(二)融资要求较高和融资信评偏低共存,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少

融资少是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核心困境。随着科技对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与作用,部分睿智的投资人已经开始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实现技术风投,这对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良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周期长、研发不确定性强,故而资本要素的需求存在规模大、久期长、不确定性强等特征,这就使得投资人往往不敢大额投资,最终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被充分满足。

(三)融资风险偏高和融资环境欠优同在,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贵

融资贵是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重要困境。如前所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条件并不具有优势,故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融资谈判中缺乏有力的筹码来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在实践中,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为获得风投资金,使得自身的股权被稀释,部分科技创新型企业甚至面临着决策权被限制和干预,这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策略

立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结合国内融资环境,借鉴国内外科技創新型企业的融资经验,本文认为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要以强化融资政策支持为基础、以完善企业资信评级为支撑、以探索新型融资模式为补充,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渠道、塑造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环境、寻求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方向

(一)以强化融资政策支持为基础,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渠道

强化融资政策支持是化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基础性策略。第一,金融监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创新型企业更为宽松的融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审慎参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项目中;第二,各级政府搭建科技创新扶持基金,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来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第三,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形成产业发展基金,促进产业链条中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以完善企业资信评级为支撑,塑造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环境

完善企业资信评级是化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性策略。首先,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形成明确的认定标准,确立一定的融资门槛,提升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的真实性和技术含金量;其次,以行业组织为平台,梳理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名录,并引导企业参与信用数据收集与评估,形成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信用数据库,便于金融机构进行投融资评估;再者,要搭建更多的直接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融资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股权融资。

(三)以探索新型融资模式为补充,寻求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新方向

探索新型融资模式是化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补充性策略。一方面,要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自身的经营特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例如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诸多的技术储备,具体表现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专利等。因此,可以立足这些技术要素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即企业以这些技术为抵押进行融资。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家“卡脖子”技术门类,形成专项资金支持平台,对于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的企业给予定向的融资。

四、结语

总而言之,资本是技术创新发展的支出与保障,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境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与有益探索。面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特征及趋势,我国必须从融资政策支持、企业资信评级、新型融资模式三个维度发力,多管齐下,全面促进优质、高效、具有发展潜力的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云.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2):213-215.

[2]杨星.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建议[J].中国商论,2019(05):42-43.

[3]张媛媛.新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路径、困境及策略研究[J].营销界,2019(46):49+51.

作者简介:李庚达(1997-),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金融专业,研究方向:金融分析。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新常态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探讨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