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性角结膜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2022-01-08吴斯琪杨林红寸永康肖亦爽

云南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昔洛结膜炎滴眼液

吴斯琪,杨林红,赵 薇,洪 斌,肖 翡,寸永康,杨 萍,肖亦爽

(1.昆明市儿童医院 眼科,云南 昆明 650034;2.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曲靖 655000;3.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 大理 671000;4.昭通市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昭通 657000;5.景洪市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景洪 666100;6.德宏州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德宏 678400;7.保山市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保山 678000)

流行性角结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s,EKC)是一种强传染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由腺病毒8,19,29和37型引起,潜伏期为5~7d[1]。EKC的特点是严重的双眼结膜炎,并伴有实质性的角膜受累。早期的症状为流泪、畏光、异物感和疼痛、眼睑水肿、伴有水样分泌物。该病目前治疗以局部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流行性角结膜炎药物治疗国内外文献均没有规范的统一标准,药物使用较为繁杂[1-5]。本研究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旨在为流行性角结膜炎探索相对安全有效而简单的药物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25例、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19例、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例、昭通市人民医院5例、景洪市人民医院5例、德宏州人民医院5例、保山市人民医院4例、墨江县人民医院4例、个旧市人民医院1例,确诊为EKC的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年龄为6个月以上;⑵临床表现和症状符合EKC的临床诊断标准;⑶就诊前未使用过其它药物。排除标准:⑴合并其它类型结膜炎;⑵患有其它眼部疾患如:角膜营养不良、青光眼、沙眼;⑶治疗1周后,病情加重,出现全身不适情况。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1.2.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甲组(干扰素眼液治疗组),采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滴眼液(5mL:100万IU)点眼,4~6次/d,3滴/次;乙组(阿昔洛韦眼液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8mL:8mg)点眼,4~6 次/d,3 滴/次;丙组(干扰素眼液联合阿昔洛韦眼液治疗组),采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滴眼液(5mL:100万IU)及阿昔洛韦滴眼液(8mL:8mg)点眼,各点4次/d,2种药物使用间隔时间为15min,3滴/次。1.2.3 观察指标

分别对74例患者初诊、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症状(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及体征(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眼睑肿胀、水样分泌物、结膜面伪膜)进行评分记录[3]。采用4分(0-无、1-轻、2-中、3-严重)评分法,依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分别评分。

1.2.4 观察中止标准

⑴眼睑肿胀明显减轻,无眼痛、流泪、畏光症状;⑵结膜轻度扩张充血;⑶角膜上皮损伤修复;⑷2周内结膜面伪膜消失。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每次就诊所得评分分值采用Mauchly的球形检验,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多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设定检验水准为α=0.05,即<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下:甲组28例,男15例,女13 例,年龄10月~47 岁,平均年龄(19.31±2.57) 岁;乙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岁~54 岁,平均年龄(23.41±2.39)岁;丙组26 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8月~45 岁,平均年龄(18.27±3.01)岁。

2.2 3种药物疗效比较

2.2.1 不同处理组之间的比较,见表1。

表1 3 种治疗方法患者评分两两比较结果

2.2.2 不同观察时间,3种处理方法之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相患者的评分两两比较结果

3 讨论

角膜炎作为角膜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6]。角膜炎随着病情加重,可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内感染[7-8]。EKC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儿童来说,该病发病急、眼睑红肿明显甚至伴有全身发热等症状,家长多紧张焦虑,希望能在较短时间治愈(本研究中儿童患儿中共有5例出现发热症状)。干扰素于1957年由英国科学家Alick Isaacs和Jean Lindenmann 首先发现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且能干扰其它病毒的繁殖,他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Interferon)”[9]。1973年Lindahl 等首先报道了干扰素可以促进病原体相关抗原的表达[10],使其更容易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干扰素具有非特异性的广谱抗病毒活性,对于治疗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可显著缩短疗程[11-13]。阿昔洛韦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影响被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特异性胸苷激酶活性,从而抑制单纯疱疹病毒遗传物质的合成[14]。药理研究显示阿昔洛韦滴眼液在细胞中作用时间持久,药效可持续数天[15]。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发现使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滴眼液治疗EKC,优点在于具有较快减轻症状,加速炎症消除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另一方面,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其副作用,半岁以内的儿童及孕妇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

猜你喜欢

阿昔洛结膜炎滴眼液
4种阿昔洛韦片燃烧分析*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