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

2022-01-07王宁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脑炎尼龙

王宁

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 淄博 256400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是累及大脑实质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由各种病毒感染引发,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埃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发热、意识模糊、抽搐、脑膜刺激征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2]。该类疾病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若短时间内得不到治疗,则可能导致偏瘫、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3]。以往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多给予抗病毒、保护神经功能、止痛等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病毒变异快、毒型复杂,且特异性高,对于重症患儿的总体疗效欠佳[4]。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免疫调节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新突破口。丙种球蛋白,也称人免疫球蛋白,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调节免疫功能[5]。为进一步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该研究将2019年5月—2021年6月就诊于该院的13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纳入研究,就该联合方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作出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就诊于该院的13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纳入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36±1.09)岁;病程1~5 d,平均(2.74±0.88)d;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腮腺炎性病毒性脑炎20例,疱疹病毒性脑炎8例,水痘脑炎10例。研究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47±1.16)岁;病程1~6 d,平均(2.80±0.83)d;流行性乙型脑炎26例,腮腺炎性病毒性脑炎21例,疱疹病毒性脑炎9例,水痘脑炎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且经脑脊液、血液培养确诊者;年龄12岁以下;重症;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治疗前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抗病毒、止惊、降颅压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即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准字H20203329)20 mg/(kg·d)+250 mL生理盐水,2次/d,连续滴注3 d后,将剂量减少2 mg/(kg·d),再滴注2~3 d后停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即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20013061)0.4 g/(kg·d),1次/d,连续滴注5~7 d。

1.4 观察指标

疗效:参考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治疗3 d内患儿临床症状(发热、意识障碍、呕吐、抽搐等)及体征消失,则为显效;治疗4~7 d,临床症状、体征缓解,基本消失,则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发热、意识障碍、抽搐、颅神经受累、脑膜刺激征等消失时间。免疫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待测,采用单克隆免疫荧光法对血清IgM、IgG、IgA水平进行测定。神经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神经功能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进行测定。仪器选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比对照组(81.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n(%)]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研究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颅神经受累、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s),d]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组别发热抽搐意识障碍颅神经受累脑膜刺激征对照组(n=66)研究组(n=66)t值P值5.12±1.20 4.47±1.14 4.90±0.95 4.41±0.88 3.190 0.002 6.21±1.35 4.92±1.18 5.845<0.001 3.074 0.003 4.28±0.83 3.75±0.73 3.895<0.001 3.99±0.87 3.28±0.80 4.880<0.001

2.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IgM、IgA、IgG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对比[(±s),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g/L]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对比[(±s),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g/L]

组别对照组(n=66)研究组(n=66)t值P值IgM治疗前 治疗后IgA治疗前 治疗后IgG治疗前 治疗后1.36±0.39 1.42±0.43 0.840 1.40±0.37 1.57±0.40 2.535 0.82±0.21 0.87±0.19 1.434 1.30±0.41 1.57±0.44 3.647 9.06±1.69 9.15±1.76 0.300 14.21±2.22 15.37±2.46 2.844 0.402 0.012 0.154<0.001 0.765 0.005

2.4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NGF、NSE、S100β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ner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表4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nerv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

组别对照组(n=66)研究组(n=66)t值P值NGF(μg/L)治疗前 治疗后NSE(μg/L)治疗前 治疗后S100β(ng/mL)治疗前 治疗后1.09±0.15 1.11±0.19 0.671 0.68±0.13 0.59±0.11 4.294 20.09±2.29 20.31±2.37 13.06±2.06 11.67±1.85 0.542 4.078 2.44±0.73 2.40±0.78 0.304 0.503<0.001 0.589<0.001 0.762 1.56±0.63 1.22±0.52 3.381 0.001

3 讨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较高,且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至关重要。以往为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多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对脑部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作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的一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对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产生抑制,从而发挥较强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同时可缓解脑水肿症状,降低颅内压[7-8]。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还可降低脑细胞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脑屏障功能[9]。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吞噬细胞功能也可发挥抑制作用,拮抗氧自由基,促使细胞膜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改善脑细胞供血及脑循环,抑制脑脊液的分泌,缓解炎症、水肿[10]。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引发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同时,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改变为感染病毒后对脑组织产生直接侵犯、破坏,感染神经元后可繁殖于神经细胞,对脑细胞功能造成损伤,并可刺激免疫功能做出反应,引发炎症、水肿等症状[11]。若病毒抗原刺激机体作出强烈免疫反应,可致使脱髓鞘出现,造成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发生损害。因此,免疫调节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丙种球蛋白来源于健康血液,具有各种天然抗体,静脉注射该蛋白可实现机体被动免疫,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与抗生素等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3.94%)比对照组(81.82%)高,发热、抽搐、意识障碍、颅神经受累、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治疗后IgM、IgA、IgG均比对照组高,提示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彭官清等[12]的研究中,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常规治疗的78.00%,且联合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2.17±0.56)d、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2.01±0.83)d、颅神经受累消失时间(1.85±0.58)d、意识障碍消失时间(3.84±0.46)d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与该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在于,丙种球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内含多种天然保护性抗体,可对病毒、细菌、细菌毒素产生抑制作用[13]。患儿静注丙种球蛋白后,内含的大量天然抗体可使患儿达到暂时的免疫保护状态,抗体与抗原相结合,杀死病毒及细菌,中和细菌毒素;丙种球蛋白还可对致病性细胞因子产生抑制,减轻病理损伤,缓解临床症状[14-15]。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致使脱髓鞘的出现,而丙种球蛋白可加速髓鞘再生,进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与甲泼尼龙联合使用,不仅可有效弥补甲泼尼龙降低机体免疫力的不良反应,还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16]。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监测神经功能损伤有助于病情的评估。NSE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组织中,当脑损伤时,神经元细胞受到损伤,NSE被大量释放,可作为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监测指标[17]。S100β是一种小分子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当神经胶质细胞受损时,被释放至脑脊液中,后经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可作为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监测指标[18]。NGF可对中枢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起到调节作用,也是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的常见指标。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NGF、NSE、S100β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提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可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脑部神经细胞产生一定保护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丙种球蛋白可为患儿提供大量外源性特异抗体,这些抗体发挥抗病毒、中和毒素的作用,还可增强免疫调节功能,提高细胞吞噬清除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促使机体免疫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将免疫性神经细胞损伤阻断,降低病毒对神经功能的损伤,也可受损脑神经保护[19-20]。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脑炎尼龙
山东高端尼龙产业现状和突围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尼龙空间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基于有限元的尼龙板热膨胀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