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支持
2022-01-06薛琴
薛琴
摘要:区域活动的环境是人为创设自然情景的幼儿游戏,对幼儿而言是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幼儿个性。那怎样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呢?本文将从师生互动,设置区域、动态性材料的投放、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幼儿 区域活动;主动学习,教师支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教育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新境界。《指南》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资源,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而区域活动的环境是人为创设自然情景的幼儿游戏,对幼儿而言是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幼儿个性。因此,区域活动是发展幼儿个性,实现面向全体,缩短师生距离,促进情感交流,优化教育资源,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它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一、师生互动,设置区域。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区域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生成的问题。因此,在设置区域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这样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大大提高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成”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认识特点、兴趣及月份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探索来“生成”活动区域。如3月份,孩子对种子,对种植环境产生兴趣,“在开水里泡过的种子能发芽吗?”“没有水,种子能发芽吗?”“把它放在黑暗处,能发芽吗?”……教师尊重了幼儿的想法,为之提供试验地方,寻找材料。和他们一起研究、观察和记录。最后分享发现结果的快乐。这样根据幼儿的求知欲和季节目标,“生成”的认识活动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2、解决问题:针对某些区域活动中人数过多过挤的现象,我引导幼儿通过分析和讨论来重新设置区域的数量,更换区域的内容,增添游戏的材料。如认识架上的蔬菜、水果,投放的时间为两三天;故事岛的幼儿一起在听故事后,对故事的内容情节有表现的欲望,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故事岛变为小舞台,共同准备表演材料及道具。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团体精神,操作能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另外,我们也通过持卡人区的办法来限制某个区域的人数(没卡的幼儿可通过持卡人区幼儿协商来交换区卡)。这种办法既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问题,也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丰富了幼儿的交往经验。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音乐区的幼儿因敲打节奏影响了故事区的幼儿),教师让大家讨论各个区域分别设在哪个位置更合适,为什么?如自然区的植物需要阳光,所以自然区安排在阳台上比较好;音乐区较喧闹,设在走廊上比较好;图书区、认识架、智力宫等较为安静的区角则设在活动室内较合适。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各个区域要动静隔开,减少干扰因素。
二、动态性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我们努力将发展目标,活动内容,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蕴涵在所提供的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在材料的提供上我们注意动态性。体现在:
1、层次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活动的层次性,根据活动需要、幼儿能力水平,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如在“节奏鱼”区域中,我们设计了边让幼儿钓鱼边让幼儿拍出鱼身上的节奏这一活动,我们可以在鲤鱼的身上写上简单的节奏,在热带鱼的身上写上带有切分音、休止附的节奏,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钓不同的鱼,当然在他们对这些简单节奏运用自如时,我们会引导他们去钓一些其他的鱼(节奏型比较难的)二是前后活动的层次性,材料投放要突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在“拼正方形”中,第一个月让幼儿用六块几何图形拼,等到他们都基本会了,就将其中两块剪开,变成八块,让幼儿拼,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变成十块,十二块,逐步增加他的难度。
2、调整性: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改进或摈弃不适合的材料,挖掘新材料。如大班10以内数的组成,教师设计了配对游戏,将卡片分成两部分,并剪成大三角、半圆形、波浪形,以增加幼儿操作的兴趣。结果实际操作中,图形配对成了幼儿的关注点,而数量排队却被忽视了,于是我们马上进行了调整。
三、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
区域活动是以分组活动为学习形式,随着空间的扩展,教师与幼儿不再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形成了平等愉悦、和谐新颖的师生关系,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封闭压抑的师生关系。因为区域活动具有自由度大,形式多样,材料丰富,教师目的明确,便于个别知道等特点,所以能使幼儿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更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注重幼儿自己对材料的摆弄,操作,成功,失誤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幼儿有所感知,有所发现,提吃问题话完成某一个活动,而不是给幼儿提高现成的答案或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而要做一个用新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及时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根据幼儿的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找出素质培养的“最近发展区”。例如:科学探索区鹏鹏拿着镜子照了照,觉得没意思就放下了。教师让他到阳光下去玩。鹏鹏到阳光下照来照去。发现镜子能反射阳光,兴奋极了。教师打来一盆水说:把镜子放在盆里看看。“哇!天花板上有光斑在晃动。”“哇!光斑变成了彩虹啦!”大家叫了起来纷纷动手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探索兴趣被调动起来。既获得了感性经验,又有效地激发了探索精神。
区域活动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只要有一丝的进步就可以,极大地消除了孩子怕失败的恐惧,增强自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乐于学习的兴趣,为发展幼儿自主精神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为幼儿实施终身发展的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霞.让幼儿区域游戏生活化的思考.《成才之路》,2009 (19)
[2]柏翠香.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生活化的区域游戏活动.《考试周刊》.201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