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歌词创编能力的方式研究
2022-01-06徐立慧
徐立慧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科,无论是歌词创作还是节奏编导,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创造能力,能够积极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和内心情感体会完成教学目标。在歌词创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歌词创编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形成一定可用性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词创编;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音乐歌词创编需要学生结合音乐本身的节奏特征选择合适的词汇组成语句填充到乐曲当中,完成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歌词创编能力,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特点,将内心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自然而然的写出心中所想,唱出心中所感,创编歌词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为其今后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一、歌词创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维水平有限,创编能力有限
歌词创编教学有效展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感悟经验和音乐理解能力,能够将生活中零散的事物形象的结合在一起。然而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社会阅历不足,生活体验较为有限,对于歌曲曲调和节奏特征的认识较为浅薄,歌曲未能真正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导致音乐教学中乱改乱唱的情况普遍存在,歌词不够通顺连贯,语言贫乏,缺少相应韵味,最终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1]。
(二)教学方法粗糙,经常流于形式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教师在授课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水平的提升。然而,应试教育思想在扎根于中国教育界三十余年之久,许多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抱有重视文化科目,轻视兴趣科目的特点,未能真正认识到音乐教学的积极意义,在授课中时常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教学方法未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导致小学生歌词创编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升。
二、培养歌词创编能力的教育策略
(一)融合情境塑造,赏析音乐内涵
进行歌词创编的前提是了解歌曲的特征和音乐背后的创作故事,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自我情感体验投射到故事当中,在体验和感受中让学生获得虚拟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将自身感悟与音乐旋律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动人的歌词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教学法,以歌曲的创作时代、创作意图为基础搭建情境框架,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音乐创作时发生的故事、音乐背后隐藏的情感要素,在分析歌曲旋律的同时重新演绎作品,完成歌词创编,让歌词创编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渗透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歌词创编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为例,戏剧歌曲本身具备较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所讲主题内容与民间人物故事有一定关联,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以传统故事为基础创设情境,《甘洒热血写春秋》出自《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一段,教师在课程可以为学生播放林海雪原电影,以电影片段的形式完成情感渗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引导他们尝试结合自身体会和电影中的部分片段对歌词进行改写,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完成歌词创编过程,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得到提升[2]。
(二)营造良好氛围,团队助力协作
在歌词创编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许多学生的文学基础和字词组织能力有限,在歌词创编中经常会出现卡壳的情况,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鉴于学生本身的思维水平正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创编歌词,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歌词创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存在,也可以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存在,当学生的创编过程存在方向錯误等重大问题时及时介入,当学生的歌词创编过程进度缓慢时可适当作为参与者进行提示,推动创作进度,在分组讨论中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相互鉴赏、互评互学,在创编歌词的活动中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自信。
以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歌词创编任务,带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都有一部分性格外向,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为后续讨论活动的展开提供优势助力,在讨论中教师时而扮演指导者角色,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服饰和外部装扮能够凸显安国意象;时而扮演学生角色,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将一些属于奇思妙想抛给学生进行讨论,如:长江长城这一意象能够替换成哪些词?歌词音节有无要求等。在彼此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歌词创编质量,最后由教师牵头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唱出自己组创编的歌词,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以更加踊跃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当中[3]。
(3)结合思维特征,循序渐进提升
在正式进行歌词创编前教师需要注意到同一个班级当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歌词创编能力有所差异,部分学生需要在不断练习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过程。为此教师需要在授课中结合因材施教理念,在歌词创编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完成实践练习流程,在练习中让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得到提升。
以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歌词创编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纯音乐版本,去掉歌词,避免给人们带来先入为主的记忆印象,影响歌词创编过程。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将整首歌曲分为不同的段落和单句,引导学生结合每句歌词的特点进行置换式创编,在单句创编完成后,教师需要从单一段落入手帮助学生调整歌词顺序和歌词大意,在实际演唱中优化歌词演唱体验,最后逐渐扩大创编范围,对《爱我中华》整首歌曲的歌词进行置换优化,完成创编过程,让学生的创编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扎实能力基础[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歌词创编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优势,在授课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激发他们进行歌词创编和改变的兴趣,拓展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为学生能力成长提供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又佳.小学音乐创编教学案例分析[J].民族音乐,2020(06):80-83.
[2]赵雨静.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音乐》创编内容研究[J].当代音乐,2020(01):142-144.
[3]郭玲.优化歌词编创,唱响创造之声——关于小学音乐教学歌词编创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9(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