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2022-01-06任金政

关键词:金融学普惠金融

何 婧 任金政 王 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开启,乡村振兴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三农”专业人才作为支撑。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涉农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为乡村振兴服务的能力和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指出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增强,但农村依旧是金融发展的薄弱地区,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乡金融服务存在巨大差距,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金融不仅要求深谙金融规律,还需要熟悉农村地区,了解农业产业的发展特征,同时具有“大国三农”情怀。基于此,培养适合于我国基本国情、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农村普惠金融高层次人才迫在眉睫。

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的“三农”问题更是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中专门提到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等问题,指出需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提升学生的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已有研究也表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激发农林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精神[1],并且能够强化社会责任和提升综合素质[2]。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农林类院校,其金融学专业是国内最先开始研究农村金融的专业之一,拥有长期的、深厚的历史积淀。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进行大类金融知识的基础课程讲授之外,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构建以专业综合实训为核心课程的实践课程群。通过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开展创新探索,进而培养兼具金融综合素养与行业细分优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自2016年实施实践课程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探索出了一套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普惠金融人才实践教育培养体系,使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这将为涉农高校如何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需具备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的综合能力,但从现有的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来看,其在这三个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知识层面存在“重大类、缺细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培养环节等方面。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围绕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等核心金融专业课程展开,农林类院校的金融学课程设置与财经类院校愈发趋同,针对农村金融的专门课程设置较为有限;传统开设的农村金融学、普惠金融学等专业课程,也由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课程学分不断压缩。其次,在课程内容教授方面,教师多讲授大类的金融基础知识,对于农村金融所关注的“金融抑制”“金融排斥”等相关问题较少涉及。此外,在培养环节设计方面,缺少围绕农村金融相关领域所展开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有限。作为农林类院校,如何传承历史,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加强细分专业知识的讲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能力层面存在“重讲授、轻体验”的问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环节占比较高,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相适应。在我国农村金融的长期探索过程中,已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于国外经典理论阐释的农村普惠金融模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我国对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综合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研究与解决农村金融实际问题有机衔接,促进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素养层面存在“重知识、少情怀”的问题。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还是传递和塑造价值观的过程。服务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专业素养,还需要长期扎根基层、俯身贴近农民,具有热爱农村事业的情怀。金融行业的工作场地主要在城市,服务的客户多为高净值人群和大型企业,容易滋生嫌贫爱富、金钱至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往“高大上”的传统金融业,却对“三农”问题缺乏责任感和情怀感。尤其是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如果不在学校教育期间对其加以引导,更难对农村产生情感。因此,农林类高校金融学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爱农、强农、兴农的价值导向和金融理念,是急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解决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自2015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选取“实践教学”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实践课程改革。通过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采取“同中有异”原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和完善实践教学配套设置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层面的全面提升。

(一)重构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重构实践课程体系(见图1)。该理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的原则、目标和要求等多个方面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最终体现为学习结果。学习结果不仅包括课程之内的结果,还包括课程之外的结果,这就需要重视课程与真实社会之间的连接性[3-4]。

图1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以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为目标,最大程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践课程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实践课程可以充分实现以学生为核心主体,通过深入地接触真实的农村生活,使学生直观感受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实现课程与真实社会的有效连接,从而达成课程之内及课程之外的学习结果。因此,强化实践课程体系,是解决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层面不足的有效手段。

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基于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适应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除开设讲授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证券(定价与操盘)及外汇交易模拟实验课程,以及商业银行平台模拟实训、金融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之外,还围绕“农村普惠金融”开设一系列实践课程。如表1所示,在第一学年暑假,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认知实习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赴学校农业试验站参观实习,让学生通过农业种植、采摘等活动,对农业生产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和了解,培养“三农”感情。在第二学年,将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定位为“涉农”企业综合模拟,如通过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模拟运行,理解涉农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投资融资要领、资金周转特征等信息,实现从感性认知到逐步理解的认知能力提升。第三学年的涉农重点课程为专业综合实训,这也是实践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4学分的必修课程,围绕“农村普惠金融”开展实地实践,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金融专业期望通过以“农村普惠金融”为主题的一系列实践课程,有效地解决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的三大问题。

表1 金融学专业实践实训课程内容的学年分布

(二)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

为解决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实训体系,从理论教学入手,进一步开展核心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再次回归到理论教学。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发现和解释一些现实问题,同时能够带着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回到理论课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可以为带队教师提供鲜活的生产生活案例,从而将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运用于理论课堂,丰富和深化课程内容。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理论、实践和再理论三大模块的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1. “理论模块”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模拟环节

“理论模块”安排在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开展,在此模块中,教师将与农村普惠金融相关联的金融基础知识串联起来,有针对性地讲解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惠金融调查,涉及诸多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如金融学课程中关于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以及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等相关理论;商业银行管理课程中关于银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相关内容;保险学课程中关于各类保险产品的特点等。此外,还涉及农村金融学等课程的细分知识,包括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农村普惠金融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普惠金融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实践等。实践还涉及各类方法论的课程,如统计学课程中的抽样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田野调查知识要点、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处理模型等。通过将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和再巩固,初步构建起农村普惠金融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该模块还将教师教学与学生模拟相结合,通过对暑期实践课程内容的介绍,提前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比如如何应对问卷访谈中的难点、要点和关键点等问题,使学生初步对实践内容有感性认知,并提出问题。

2. “实践模块”为核心实践环节

“实践模块”于第二学年暑期小学期开课,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暑期老师带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赴各地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通过与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与河南省联社、山东省联社、贵州省联社、中华联合保险等涉农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多地建立了固定调研和观察实习研究基地。2017—2021年每年暑假学生分成9个小组,赴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农村普惠金融田野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模式明显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开展启发式思考,从问题视角出发,激发学生思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与冲突。学生带着问题参加田野调查,尝试回答理论实践模拟中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课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要求本科生能够提出问题,硕士研究生能够研究问题,博士研究生能够将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

3. “再理论模块”为形成调研报告和问题讨论环节

“再理论模块”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课。这一模块是为了巩固实践模块的收获,促进实践成果与理论学习的整合,并对理论学习进行深化。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回到课堂,并从问题出发,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调研数据,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完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融入了在实践调查中的新的追问,形成的报告不仅是对实践教学的阶段总结,更体现了学生对“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问题的思考。学生汇报调研成果,探讨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之间的差异。

教师针对调研报告进行点评,开展课堂讨论,并针对学生疑问灵活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可以以实践课程中的案例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小组项目制”等学习方法,开展互动式问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拓展了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相互融合,解决了教学与科研脱节的难题,促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

(三)采取“同中有异”原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实践内容的构建,针对不同研究层次学生的特点,如何在实践课程的整体规划中,实现细节的差异化,以丰富的实践内容让每个同学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是实践课程的关键。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我们从实践区域布局、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和实践形式安排三个方面,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同中有异”。

1.实践区域布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典型性与代表性,我们分别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了实践地点。除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还应将农业发展特征纳入考虑因素。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所开展的实践课程中,在东部地区选择了农业较为发达的山东省,在中部地区选择了粮食大省河南省,在西部地区选择了以小农经济为典型代表的贵州省,同时还增加了以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为主要代表的辽宁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践地点。

差异化的实践地点选择具有双重优点。其一,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鼓励学生选择与其生活地差异较大的地区,例如,许多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同学初次前往贵州山区,接触到了书中所言的小农经济经营模式,真切感受到了小额信用贷款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其二,让学生之间有更多思想上的碰撞。在实践后的理论课程中,不同实践地点的同学很可能会针对同一问题得出相反的结论,有效的争锋和讨论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例如,针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是否有效的问题,前往山东、河南、贵州和辽宁实地实践的同学会有不同的感触,这时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抵押品有效的要求、制度环境等相关内容,能使学生更迅速地掌握知识要领。

2.人才培养梯队建设

我们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纳入课程学习实践,实现“打通制”共同培养,并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布置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据统计,每年会有本、硕、博学生共约130人参与课程。其中,金融学本科学生约80人(本科生全覆盖),金融学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约50人。

本科生在实践环节主要以认知和体验为主。我们将课堂教学引入农村情景,并以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户开展深入访谈。问卷涉及农户生产和经营情况、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使用情况和满足度,还涉及家庭投资、信贷、保险和理财等多方面的普惠金融满足情况。学生通过直观体验的方法,能够感受真实的农村生活,加深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本科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并撰写调研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环节则不仅仅是认知和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某名教师发现所调研地区有“保险+期货”的试点产品,该教师则鼓励硕士研究生思考其与传统保险产品的差异,如农户的接受程度如何、定价是否合理、保障水平是否存在差距等问题,并布置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撰写产品优化设计报告。

博士研究生则以理论分析为主,将在现实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到理论高度,最终形成研究论文。通过开展实践课程,让博士研究生在实践经验中深入思考,进行“接地气”的研究。当天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会利用晚间集中讨论,分享实践心得,开展学术研讨,不同视角的实践交流将给予师生更多启发。

3.实践形式安排

为了让学生在调研期间更加清晰地了解实践地点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全貌,并对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问题产生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知,我们选择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共同开展调研,采取略有差异的三类实践形式。

村级调查是通过对村两委进行访谈,了解村内的农业生产主导产品、土地和人口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基本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机构入驻情况等基础信息,从而对调研地区的农村发展整体情况有所判断。

问卷访谈是通过入户问卷访谈的形式入村访户,深入了解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型工商企业等主体的金融需求。尤其是针对入户问卷访谈过程中金融满足度严重不足的主体,我们会通过深入访谈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金融机构访谈是与县域内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座谈,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其为强化农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在机构和业务上的探索设计,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上的创新安排,以及在风险控制手段和保障机制上存在的难点问题。同时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数据中了解其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能否实现财务和社会绩效的双重可持续。此外,将村级调查和问卷访谈中遇到的问题与农村金融机构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可实现需求视角与供给视角的结合分析。

(四)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

课程考核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课程考核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探讨考核评价体系的综合化。一般的课程考核主要是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等方面,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则多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这三类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考察的均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只是不同课程中各项分值占比存在差异。实践课程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之下,实践过程的参与度和收获感更加重要。

鉴于此,我们对实践课程的评估方式进行了改革。第一,提高了考核体系的综合化程度。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进行全面考核,分别对应现有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养层面的三大不足。第二,更加注重过程考核。考核不仅关注显性的课程成果,如调研报告的写作,还将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全程表现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此项改革能够更加合理地评估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且能够有效地将能力和素养层面纳入考核环节。

以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为例,实践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公司角色扮演,模拟现实中的涉农企业经营管理。例如,学生可选择总经理、会计、销售经理等各类角色,形成小组并组建公司,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基于课程内容,制定了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如表3所示。评价体系既兼顾参训者的个体性和团队性,也注重实训的态度、过程、结果以及总结反思。同时,根据企业经营特性,设计了让总经理有“权”、参训者有“感”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保持教师团队的主导性。评价体系分项包括针对个人角色表现的总经理考评、测试个人实训知识掌握的题库测评、对虚拟经营结果的竞争实评,以及对实训体会和团队总结的教师综评。最终综合成绩=个人成绩+团队成绩,其中个人成绩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计分。总体来看,A和B1部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水平的掌握,B2和B3表现了个人的综合能力,C部分内容则更多地与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关。

表3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五)完善实践教学配套设置

实践课程的持续开展需要校内外多方力量的共同配合。从外部支持来看,实践课程与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开展,实现了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通过政企校合作的模式,充分依靠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和服务产业发展全打通,构建双向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培养模式[5]。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实践课程环节,与当地涉农金融机构联合形成了普惠金融固定观察点,并邀请金融机构行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一方面,金融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可带领师生深入田间地头,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学生对金融机构展开访谈,可直接了解最前沿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动向,直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教学内容能够及时更新,且更加符合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将最新研究成果与金融实践问题相结合,为农村金融机构决策提供支撑,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从内部配套措施来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协调和支持,构建了多层次、高效率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践教师队伍组建是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但实践课程往往要求教师外出调研或占用课余时间,因而存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构建实践实训课程体系之初,就明确了各类型实践实训课程的承担人员。例如,学院层面组建院级认知实习类队伍,作为核心课程的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由各系选拔教师担任,各专业的认知实习类课程则由系主任牵头组建队伍。

三、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抓手,通过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创新探索,辅以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多方面综合发展,培养农村普惠金融后备人才

从知识层面来看,通过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切实巩固了理论知识,有效地强化了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于2020年出版的《寻普惠之路 解民生之困:中国农业大学金融本科农村普惠金融调查实践(2019)》一书,正是将本科生的调研报告结集出版。学生的实践成果后续持续获得URP、北京市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创业计划的支持,以农村普惠金融为题的调研报告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调研数据资料为样本撰写学术论文,截至2021年底,已在《中国农村经济》、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等CSSCI、SSCI期刊发表近十篇高水平论文。

从能力层面来看,每次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均会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询问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首先,多数学生认为个人提升最大的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实践环节需要在短时间内与诸多受访对象开展访谈,获取真实信息,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93.85%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课程,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72.3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进步明显。其次,提升评价较高的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学生到了新的环境,需要克服饮食起居上的差异、沟通交流中的语言障碍等诸多问题。通过实践课程,70.7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67.69%的学生发现其应变能力进步明显。再次,学生与团队相处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践课程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同学之间需配合调研,合作撰写报告和调研感想,69.23%的学生认为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分别有56.92%和50.77%的学生发现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但感觉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比例则相对较低,分别为29.23%、13.85%和12.31%。

表4 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能力提升评价 单位:%

从素养层面来看,实践课程也极大促进了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爱农情怀。很多城市同学是通过实践课程的契机第一次深入农村,对“三农”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有些同学看到农村生活和自身生活水平存在的差距时,当场落泪;还有同学有感于基层涉农金融工作者长期扎根农村、乐于奉献的精神,立志于投身农村建设。学生的调研感想中提到“普惠金融发展道路漫漫且修远,需要我们心系‘三农’,为之不断付出心血与汗水”,还说到“作为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为普惠金融的落实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永远在路上”。一些学生经过实践课程教学,毕业后选择进入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工作,积极投身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此外在商业银行或证券市场工作的人员,因拥有更多的“三农”知识和能力,也多从事涉农工作。

(二)多方参与共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实践课程的开展不仅服务了学生,也为金融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平台,参与教师或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或提炼了研究成果,或充实了科研素材,实践中的诸多素材也为农村金融学、金融学等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案例,强化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每年大约对2 000个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开展调研,形成了“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普惠金融数据库”,涵盖了农村基本情况、农户的个人特征、农村生产经营创业和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收入和消费、金融服务的使用和满足度,涉及存款、贷款、支付、数字金融和保险等多个方面,详尽刻画了中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材料,并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农村普惠金融的微观数据库。

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服务了社会。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师生围绕农村普惠金融等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获得了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关于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等的多篇报告,有效地推动了调研当地普惠金融的发展,解决了实践基地合作方面临的现实问题。实践机构也在此过程中储备了人才,提升了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促使多方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金融学专业如何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普惠金融人才,是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开展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优化金融专业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特色与“三农”相结合,开展以“农村普惠金融”为主题的实践课程。第二,将实践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实践开展和理论再探讨三大模块,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实践模块通过在实践地点、实践人员和实践内容上实现“三结合”的方式,夯实了课程实践环节。第三,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和思想素养三个方面开展课程评价,完善育人模式。第四,校内加强协调管理,校外采用政企校协作的模式,完善实践课程的配套设备。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通过实践课程改革和创新,提升了学生的农村普惠金融知识水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协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了“知国情、懂社情、察民情”,坚定了“济农泽业”的理想信念。对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的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实践类“金融课”建设的有益尝试,也是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有效探索。

猜你喜欢

金融学普惠金融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