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特点与特色的差异化理路: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01-06叶敬忠李玉梅王树远邵念念

关键词:六位一体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

叶敬忠 刘 娟 李玉梅 龚 利 王树远 邵念念

一、引言: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遭遇

2015年初,在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的选手,引起台上作为导师的演艺界知名人士的注意,他们评价道:“中国这些大学太有意思了!这都哪跟哪啊?在农业大学学传播!”“应该是播种系吧?”(1)传播系应为播种系?中国农大校长回应名人调侃.中国新闻网.(2015-03-31)[2021-10-25].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5/03-31/7173751.shtml。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师生,在对外交流时,都不时会感受到外界对农业大学开设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专业的惊诧。

这反映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较为普遍的现实遭遇,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涉农高校为何要开办文科专业、培养社会科学人才存在一定疑惑。一般而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或偏文科的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相比之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涉农高校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倾注于传统的农业科学、农业工程或生命科学等领域,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基础薄弱,很多高校被认为不具备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社会科学人才的土壤,或在面对综合性大学的竞争中缺乏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自信,进而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引发“社会科学人才是否只需由综合性或传统文科类高校来培养”之问。与此同时,涉农高校现有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现实需求相对脱节、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涉农高校能否做好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作”之疑虑——倘若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既无深厚专业传统,也无特点与特色,为何不在综合性大学扩大相应专业招生规模,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那么,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应如何构建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重要性乃至不可或缺性,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呢?本文从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基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文中有时简称为学院)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实践(2)这里涉及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法学、传播学五个专业,其中社会政策专业自2021年开始招生,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分析上述问题的回应理路,阐述这一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方案和实践效果,总结其中的经验、创新、效果和影响,以期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3)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8-09-10)[2021-10-25].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而涉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遭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未能很好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去回应和处理好这三个问题,即未能深刻认识和剖析自身的发展状况,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与时代发展脱节;人才培养质量未能达到社会要求,未能有效满足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学最多的国家,涉农高等教育体系完备,涉农高校长期保持着脚踏实地的朴素学风。但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过程中,全社会形成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一方面,“贱农主义”(4)“贱农主义”是当代中国逐渐形成的以农为贱的观念、话语和价值取向。它表现为贬损农业和农村的价值,从文化上否定、从物理上消灭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它成为普遍的社会观念,被青年一代农民所内化,便标志着总体性的文化危机或文明危机。这种总体性危机是“三农”问题深化和复杂化的内在原因。思维全面影响人们的观念、话语和价值取向[2]103-104,与“农”相关的工作被视为低社会价值的事业,社会形成了一种轻视从事“三农”工作人员的总体风气,对涉及农业农村领域的职业和事业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偏见,造成农业大学及涉农学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不高,在生源吸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存在“天然”劣势[3]。另一方面,“文科无用论”依然大有市场,基础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升学教育模式和灌输式教育消解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乐趣、兴趣和意义,消解了本应培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高等教育日趋就业导向或沦为职业训练,导致大量学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中容易以“是否好就业”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学生在课程选择中也往往将能够提高就业技能的课程视为有用,而将不能直接提高就业技能的课程视为无用[4],近年甚至有“文科生太多”“文科无用论”等论调卷土重来之势[5]。

在“贱农主义”和“文科无用论”双重社会偏见的影响下,涉农高校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无疑面临何去何从之挑战,不同高校基于自身特点和自身认识或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方略,但办学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甚至在多种不同的定位和目标之间混乱摇摆的状态较为普遍。若作抽象的理想型分类学探讨,涉农高校社会科学可包括四种发展趋势。一是“去农化”,即采取与综合性大学或以文科为主的高校几乎相同的人才培养框架,期望涉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出的学生摆脱“农”字标签,以在未来发展中赢得更广阔的舞台。二是“固农化”,即在人才培养中处处强调“三农”的特殊背景和由此造成的天然弱势,不注重社会科学的专业体系和专业传统,疏于国内和国际交流,或认为应该举办“农运会”,如建立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6],以获得更多特殊的专属展现舞台,赢得在相对小的范围内(涉农高校群体内部)出类拔萃的机会。三是“依附化”,即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被裹挟进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之中,完全以等量齐观的方式参与涉农高校内部的资源竞争和分配,忽视了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在很多方面与自然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特点,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之于涉农高校自身发展的功能和重要性,社会科学因此处于落后和边缘的地位。四是“放任化”,即既不关注也不指望社会科学在涉农高校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未能意识到涉农高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拥有的特色资源恰恰可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有力地支撑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未能认识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在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作出特殊的贡献。

由于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没有清晰的回应,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目标趋于同一化和产品化,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办学活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充分彰显,无法与其他类型高校的社会科学形成各具特色的分类发展和差异化互补格局。而种种因“涉农”或“社会科学”所带来的偏见、所传导的焦虑及由此所导向的各种偏颇式的发展,很可能引发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合法性危机[7]91。

(二)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模式。1952年,院系大调整导致只有少数几所大学保留综合性建制,其他大部分被改为行业单科大学,如工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地质学院、石油学院、医学院等。在那个时代,“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8]。因此,除了前面分析的发展理念和定位问题,涉农高校大都没有很好的文科传统和基础,学科和专业建设也是较为晚近的事情。部分涉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等为核心的政治理论教学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或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面向全校开设的有限的几门选修课以及面向基层干部开设的培训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受师资力量和资源等方面因素限制,一些主干课和分支学科课程在初办专业时甚至处于无人教授状态[9]8。尽管近年来涉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但这样的历史背景在很长时期仍影响着涉农高校以及其他行业高校社会科学的发展,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则往往是缺乏深厚坚实的专业传统和完备的课程体系,即未能从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养的角度搭建起一套理论、方法、实践相得益彰并富有层次和逻辑的培养方案,且往往缺乏与之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此外,很多涉农高校也未能充分意识到其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可以具有的特色和优势,遑论其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特点的挖掘与呈现和特色的形成与彰显。

从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上看,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较为普遍地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一方面,面对急剧变迁的时代以及全球、区域和地方层次涌现的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涉农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尚未具备精准把握变化、及时回应需求、有效服务国家与社会以及全球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对学科传统价值与学生功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涉农高校社会科学学科和专业往往无法适时调整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未能及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科实力和专业吸引力不强。具体到教学内容上,涉农高校社会科学存在课程设置保守僵化,应用性不强;忽视学生自主性和选择性;教材陈旧过时,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难以纳入教材;教学与科研之间、学术与学生之间出现割裂甚至对立;既无中国特色、亦无国际视野等问题。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过于注重内容讲授和“器”(技术技能)的训练,轻视理路阐释和“道”(思想理论)的传递,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理想信念和进取精神的培养等问题。在育人模式上,存在人才培养协同效应不足的问题,既包括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同,也包括跨学科发展的不协同和研究与行动之间的不协同,导致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及多主体协同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同时关于党建引领、国际交流等方面如何与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协同发挥育人功能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很多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传统不深、特色不足、与现实脱节、缺乏协同效应。在面对“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时,涉农高校社会科学的回应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

在未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下,涉农高校的社会科学能否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样的重任就很可能会被打上问号。

事实上,尽管涉农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近些年仍存在回应国家战略不足、“论文扎根中国大地”程度不深、学术视野狭隘、学术拓展空间狭窄、未能产生引领性贡献等问题。社会科学在农业大学的边缘化地位导致对这一领域的相关投入和保障长期处于绝对和相对不足状态,而投入和保障不足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边缘地位,导致学科发展孱弱,无法有力地支撑和强化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专业的部分学生慢慢失去专业信心和专业兴趣,或因对专业认可度不高,选择转出至商科等其他专业,而无法凭借专业实力和发展前景吸引其他专业的学生转至社会科学专业。

相关学科和专业长期以来处于维持型状态,甚至不断萎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既无深厚的“三农”情怀,亦无开阔的国际视野;理论功底薄弱,实践技能匮乏,在参与各个领域工作中缺乏竞争力。长此以往,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涉农高校的社会科学在国内和国际的声誉都不会很高,影响力也不会很强,本文开篇所呈现的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之现实遭遇也在所难免。

三、回应问题与挑战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问题是变革和创新的动力。涉农高校的社会科学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面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这一系列时代课题,只有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破题之道。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共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之中的语言符号单位,正是借助彼此间的差异,而获得在体系中存在的理由[10]。因而,差异是价值的根源,是合法性的根基。差异化战略,也称特色优势战略,更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战略主要指企业从产品品质、可靠度、创新力、周边服务、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备受用户重视的特质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并赋予其独特地位和价值,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11]。

面对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诸多共性问题和挑战,作为以社会科学为主干学科的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2011年即已酝酿,并自2015年开始全面开展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学院紧密围绕“三农”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切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深耕的实践经验的开放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目标。学院以“入主流、办特色”为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涉农高校的特点,形成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通过“与综合性高校社会科学和其他学科专业的显著差异性”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努力“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逐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乃至不可替代性,实现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与众不同、非同寻常”。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2]。在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突出涉农高校特点、彰显涉农高校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来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具体而言,“六位一体”指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深厚的专业传统、弘扬鲜明的“三农”特色、贯彻道器结合的理念、打造行动育人的模式、秉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举措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打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的连接脉络,并在相互之间充分发挥协同作用,进而整体性地保障育人目标的达成和培养质量的提升(见图1)。在“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政治方向具有指引作用,既有助于明确“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育人导向和办学方向,也是“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内容。专业传统旨在构建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的课程体系,融入专业和学科主流。而“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则均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追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图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1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这对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为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最高原则,全面统领一切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创新,并通过诸多行动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实践层面进行具体化。

第一,深化立德树人。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学院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健全长效机制,严把师德规范,重视引领示范,涵养学识风气,培育仁爱之心。具体做法包括: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和新进人才座谈会,为每位退休教师举办荣休仪式等;在学科建设会、科研工作会和导师培训会上邀请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传授为师之道,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抓好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专题党课、政策研讨等,在实践中加强师德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第二,全面修订育人大纲。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学院深挖培养环节育人元素,引导每一门课程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完善三个层面系统设计教学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完成了362门课程的育人大纲修订,充分运用各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突出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准则、德行养成和情感态度的引导。

第三,擦亮马克思主义底色。学院以教材为基,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46部,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学院发挥专业课思政引领功能,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块课程5门(见表1),实施“主干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教改项目12项(见表2),自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题7项(见表3),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实。

表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块课程

表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设的“主干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教改项目课程

表3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题

第四,强化课程思政。学院以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学院为契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2020年共设院级“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经验总结类和研究探索类教改项目45项(见表4)。学院充分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强化德育工作,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工程,4门本科生课程入选学校“双融合、双促进”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精品项目;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宣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组织师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引导师生学习“四史”。

表4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教改项目(示例)

(二)立足深厚的专业传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1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确保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社会科学人才具备与其他综合性高校或文科高校培养的社会科学人才相同或相似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理论思想基础,确保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社会科学人才能够留下深厚的专业烙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对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的认可。

为此,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立足专业传统,在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法学、传播学每一专业方向着力构建其最核心、最传统、最重要的“概论、理论、方法、经典”四大类课程模块体系和学科知识架构,明晰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四大类课程模块循序渐进、相辅相成。“概论”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为学生讲授本学科的经典理论与前沿思想,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立足经典理论、紧贴时代脉搏;“方法”类课程使学生掌握科学认识和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行动实践的方法论与工具;“经典”类课程则引导学生认真踏实地阅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见表5)。

表5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夯实专业传统的四大类课程模块体系(示例)(5)各类课程仅为示例,并未详尽列出。

此外,学院还实施“核心课程入主流‘移植培育’计划”,即对于部分分支学科核心课程如经济社会学等,以邀请国内一流学者授课、学院教师担任助教的方式开展首轮或多轮教学,使学院教师能够逐渐独立胜任主讲课程。学院同时实施“专业课程办特色‘精品培育’计划”,即依托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新兴互联网技术组建“1+1”联合教学团队,邀请国际顶尖学者共同开展教学工作,建设农业与农村社会学、发展研究前沿、发展政治学、农民研究经典导读等多门精品英文课程。

(三)弘扬鲜明的“三农”特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6)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新华网.(2019-09-06)[2021-10-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6/c_1124967725.htm。。紧扣“三农”与发展主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领域,并在发展研究、农政转型、农业文化遗产、创新管理、生态补偿、农村法治、留守人口、乡村传播、乡村振兴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逐渐成为全国“三农”与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以及“农政变迁”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建立在特色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学院的教育教学也积极扛起“三农”大旗,突显“三农”特色,以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深厚情怀和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

学院加强“三农”品牌一流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学校统筹的“大国三农”课程建设,持续推进“大国小农”及“乡村振兴”等系列课程的培育和深化。以学术领域的“三农”特色为根基,学院开设52门“三农”类课程,其中包括一些分支学科类经典课程,如农村社会学、农业法、乡村传播学等。学院出版大量“三农”主题教材,在课程中持续推介涉农主题的经典著作作为参考书(见表6)。此外,学院每年举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等知名品牌“三农”特色学术活动50余场(见表7),每年组织召开“三农”特色的系列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20余场(见表8)。

表6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三农”类教材和参考书(示例)

表7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三农”特色学术讲座系列(示例)

表8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三农”特色学术会议(示例)

同时,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教育学生深入理解农业与农村,热爱农村与农民,积极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学院以“走进普通乡村,发现中国之根,讲述中国故事”为宗旨,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耕读教育实践课程和农业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走进田野乡村,走近农民农业,了解乡风民情,学习农耕文化,培养学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行动力。2021年,学院进一步将耕读教育拓展至研究生新生。此外,学院注重探索农业特色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加强与涉农专业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组建跨学科学术科研平台,不断拓展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所依托的资源领域和空间边界。

(四)贯彻道器结合的理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3]。结合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使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既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又注重传授学生改造社会的思想,将“道器结合”的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学校“通专平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学院明晰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明确各专业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架构,将育人理念蕴含于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学院通过理论思想类课程(道)和方法技能类课程(器)的有机结合,实现“以道说器,器以载道”,“道”与“器”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见表9)。

表9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道器结合”的课程设置(示例)(7)各类课程仅为示例,并未详尽列出。

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融入课堂内外的每一个培养环节。学院拍摄制作理念宣传片《他们》,引导师生关注社会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在开学典礼和毕业仪式上,通过院长致辞和师长寄语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情怀和理想信念。学院通过不同强度的科研训练、实践实习等环节,分类分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多元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社会科学人才的职业适应性和胜任力,作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学院还通过研讨课、课外活动和沙龙讲座等方式传授学生就业和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打造行动育人的模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1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等行动,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走进真实世界,了解乡村社会,体验发展过程,理解发展逻辑,感受集体合作,培养踏实精神,实现行动育人的目标。

在扎实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日趋完备的教学体系支撑下,学院积极开拓与各级各类机构和组织的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和行动舞台,建立教研与行动综合协同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理解社会、反馈社会、服务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学院特别设立实践类与实习类课程及实践教学支持专项,以课程小组为单位配置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自2015年起,学院每年组织全院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跨专业“中国农村发展体验耕读大实习”,培养学生对农村的深厚感情以及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社会研究,参加田野调查、乡村振兴试验、社区建设试验等各类社会试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学院倡导“以学术成果滋养乡村振兴实践,以乡村振兴实践丰富学术研究内涵”,于2018年启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四个系列”行动,即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学院2018年组织139名师生赴22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开展调研;2020年组织75名师生赴浙江省开化县的15个乡镇开展文化普查和专题研究工作;2021年组织43名师生赴河北、山东、陕西、湖南、浙江五省开展“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调研;等等。学院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内和四川省青神县组织两期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夏令营,激励全国高校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事业;2019年先后举办两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暨青年学子研习营”,培育优秀的乡村青年和致力于遗产地研究与保护的青年师生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学院建有4个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和53个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含一个海外基地)(见表10),鼓励学生到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其他科研与教学基地参加基层实践,聘请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帮助学生以行求知、以知促行,在实践中培养干事创业的信念与能力。学院组织开展学生党支部、教工党支部、村庄党支部牵手联结的红色“1+1+1”活动。学院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科研训练(URP)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学院设置研究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在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学院鼓励学生毕业后服务中西部贫困地区,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勇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表10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示例)

(六)秉持开放的国际视野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8)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8-09-10)[2021-10-25].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育教学始终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既要关心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主题,也要关注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问题;既要学习本土经验,也要借鉴国际成果;既要把握当代成就,也要面向未来发展。

学院先后聘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高校的国际著名教授8人担任兼职教授,长期邀请他们开设课程、开办讲座、联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学院青年教师,精益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综合提升学院多元化和国际化办学实力。学院建设双语教学和全英文课程5门,引导学生以多种途径学习专业领域国际前沿知识。

学院与康奈尔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开设前沿理论和实践课程,搭建国际化高质量学生培养平台,探索更多合作研究空间。2021年,学院与康奈尔大学联合开设的农业、食物与环境英文国际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涵盖多元农业系统、农业价值链与食物体系、农村发展与农政变迁、可持续转型等内容模块,通过跨学科、多元、综合、比较的视角增强学生对农业食物系统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认识。其中,由学院教师讲授的4个专题分别涉及中国农村发展与农政转型中的土地问题、劳动力流动问题、农业食物体系变迁、小农扶贫探索等,充分激发了中美两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兴趣,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农村发展与农政转型故事的典型。

学院建立海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当地城市与乡村,提升学生海外发展实践能力。学院支持学生赴境外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访学和学术交流,扩大海外调研实践和国际暑期研修班的学生规模。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下,学院专设“乡村发展创新管理”“绿色农业与乡村发展”等国际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选派师生赴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合作院校进行访问、访学或攻读学位。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志愿服务,尤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学院定期组织多边和双边国际学术会议(如“金砖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国际会议”“国际乡村振兴论坛”“中俄乡村振兴学术论坛”等年度系列),巩固和拓展“国际农政研究网络”“全球南方国家农政研究青年学者网络”等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在发展研究、农政转型等领域与境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学院面向留学生群体开设中国国情系列通识课程,在浙江省开化县等地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基地”,带领留学生前往中国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深入实地学习中国农村减贫的先进经验,了解乡村发展的中国篇章,加深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多元认知,传播中国发展模式、道路和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学院建设跨文化交流平台,加强中外师生的文化认知培养和跨文化沟通。学院在打造兼具农业特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体系中,促进中外师生互学互进,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叙事专长,通过留学生的声音,向国际社会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四、“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入主流、办特色,以差异性求合法性”的理念指导下,瞄准“培养具有深切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深耕的实践经验的开放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目标,充分突显和发挥“涉农”特点,从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互嵌维度探寻提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挥这六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形成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使得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社会科学人才“与众不同”(差异性目标),既有别于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大学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也有别于其他如自然科学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打破了封闭的培养格局,挖掘了人才培养中融合、对话、协同的机制,扩展了价值塑造、专业修养、行动能力的视野和格局,体现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很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使得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社会科学人才“非同寻常”(卓越性目标)。该体系培养了大批服务涉农部门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和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实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自主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政策影响和社会影响,得到同类高校高度认可和广泛借鉴。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维并张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大批学生成长为具有政治定力、专业实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第一,学生政治素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浓厚、人文情怀深厚。学院通过“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建设以及“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改革专项”等改革实践,融通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壁垒,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对党情、国情、农情的认知与认同,从而积极投身党和国家发展事业。近5年学院共有12人参军入伍。2019年,学生撰写的《继承马克思的伟大事业,开创新时代的宏伟篇章》等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三等奖(9)我校师生4件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奖.中国农业大学官网.(2019-12-13) [2021-10-25].http:∥news.cau.edu.cn/art/2019/12/13/art_8769_654840.html。。2019年,学院共有125名学生、2名辅导员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有30人获得通令嘉奖。2021年,学院共有51名学生、2名辅导员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此外,学院有41人获得校级“优秀志愿者”称号,6人获得校级“五四青年标兵”称号。

第二,学生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养全面。“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构建起通识与专业、理论与方法、思想与行动有机结合的知识架构,锤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学业方面,学生成绩优异,获得多项校级以上奖励(见表11),其中4项毕业设计(论文)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65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学生参与调研撰写的《中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上下册)已结集出版;学生撰写的《如何扶贫:驻村工作队的人事制度与财政制度》获评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百篇优秀调研报告”等。在课外竞赛方面,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见表12)。在创新创业方面,学院各类项目数量(校级、市级、国家级)都呈逐年增长态势,本科生年度参与人数从2015年的120人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367人(见图2)。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被充分激发,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银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校级“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等等。在文体艺术方面,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戏剧节和大学生音乐节金奖、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最佳合唱团”、校级足球联赛冠军等奖项。

表1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学业获奖情况(2016—2021年)

表1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课外实践竞赛获奖情况(2016—2021年)

图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生人数(2015—2021年)

第三,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机制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国际前沿理论、对话世界顶尖学者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了知识、文化的交流与互通。学生积极参与学院主办的各类线上线下国际讲座、会议、论坛等,近五年因公派出学生146人次,其中39人派出攻读学位,平均每年选派约10人赴海外实践基地及国际组织实习实践。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撰写的论文发表于《农民研究》(TheJournalofPeasantStudies)等国际顶尖期刊。学生参与坦桑尼亚等海外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传播中国乡村发展经验的使者。2021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学院毕业生作为全球青年代表分享了中国青年合力保护河狸的成果。60余名中国学生和国际留学生全程参与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开设的农业、食物与环境英文国际课程,千余人次参与部分课程的开放讲座。中国选课学生与康奈尔大学学生组成联合小组,历时2个月,设计出7个农业食物体系可持续创新创意项目,学生国际沟通与交流能力显著增强,展现了中国学生的良好风貌。

第四,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志向坚定。“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三农”特色课程和系列学术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大量走进田野乡村、深入寻常农家、体悟农民生计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中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怀、责任观念和使命担当。面向大一新生的“中国农村发展体验耕读大实习”,在学生入学后通过耕读体验培养他们服务“三农”的志向;丰富多样的“三农”特色课程和系列学术活动以及农业劳动实践、农村实践调研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联结。2015年以来,平均每年有超过43%(2021年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到涉农部门或者基层从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支农支教等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代表,包括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杰出校友、扎根边远地区支农支教的优秀共产党员、毕业返乡回馈乡里的优秀驻村干部等。

(二)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凸显

“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推进了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了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基于涉农高校特点并将其他领域取得的特色成果转化为育人的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领域各项工作之间互相激发、促进和融合的局面,实现了螺旋式上升的协调和协同发展。

2020年,全国首个“社会政策”本科专业诞生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并于2021年首次招生,开创了我国社会政策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2021年,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两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此外,学院新增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博士二级学科方向、“社会学”和“公共管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社会科学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4位,成为该专业排名进步最快的学校。

从近五年校内转专业数据可见,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一方面,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转出至其他学院和专业的人数显著减少;另一方面,其他专业学生申请转入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人数逐年增加。自2017年,累计申请转入612人次,实际转入388人(见图3),很多学生申请转入的理由是被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育人体系所吸引。

图3 中国农业大学其他学院(专业)学生申请转入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科学专业)的 人数(2017—2021年)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也有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吸引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33位青年人才加入,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形成了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人进入爱思唯尔(Elsevier)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院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育人实践中,深入践行“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在做好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同时形成了突显涉农高校鲜明特点、彰显涉农高校显著特色的育人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拓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并进一步延伸至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无论是在河北省易县长期建设的行动育人和“院地企”多主体协同育人基地,还是在全国各地兴建的院地合作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实验实践基地、教授工作站等,这种良性互动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均得以证明,大量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产生于将科研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育人过程之中。

近五年,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发表SSCI外文期刊论文近百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中文论文近800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26项;科研项目总经费逾9 000万元;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七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1项。尤其是,2013年,学院研究成果曾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是该届社会学学科的唯一一等奖。充足的资源保障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反过来也有助于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学院教师撰写的29份政策建议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学院教师获得“中国扶贫·社会责任奖”“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之创新奖”“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特别突出贡献奖”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此外,学院自2018年开始启动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个系列”行动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与安徽省天长市、四川省青神县、浙江省开化县和河南省兰考县合作共建的4个“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更是集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2021年,学院组织举办“开化论坛”,发布《开化倡议》(10)“开化倡议”发布——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7-25) [2021-10-25].http:∥ex.cssn.cn/zx/bwyc/202107/t20210725_5349637.shtml。,引领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者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国际发展”智库,发起中国—南亚东南亚乡村振兴论坛、“一带一路”/南南合作青年领袖计划等高端平台;在联合国、博鳌亚洲论坛发布《消除绝对贫困:中国的实践》《亚洲减贫报告2020》等报告,总结中国智慧,传播中国方案,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充分实践了科学研究与行动育人、国际交流合作等的协同共进,实现了培养开放型、国际型、复合型社会科学人才的目标。

学院坚信,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思想、积淀文化精神、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流的过程。学院成立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文化普查与专题研究,出版了《枣韵千年》《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口述史》《枣缘社会——陕西佳县泥河沟村文化志》《乡村记忆——陕西佳县泥河沟村影像集》等著作,举办“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暨青年学子研习营”,培育优秀乡村青年和致力于遗产地研究与保护的青年人才,促进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学院建设了“乡村研究档案库”,对师生乡村调研的原始资料进行梳理保留。学院在河北省易县村庄建立农政博物馆,对外展示鲜活的小农农业形态及其变迁过程。学院开展耕读教育乡建试验,在全国各地培育知农爱农人才。学院主动采用多元化媒体手段传播农耕文化,参与学校统筹的大国三农公开课建设。学院制作的农业文化纪录片获第五届大学生新媒体大赛一等奖。这些措施和行动在阐释文化特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生命变革,实现了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的并轨[14-15]。

此外,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国际视野进一步促进了学院学科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学院的国际兼职教授不仅参与课程建设和学生指导等人才培养工作,还与学院师生合作开展研究、撰写论著,共同发起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组办国际会议和论坛,联合主编系列教材,联合培养和培训青年学者尤其是学院青年教师,有力地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学院师生近年国际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总论”自2016年进入ESI世界前1%以来位次稳步提升,国际论文篇均被引排名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和全球前2‰的位置。学院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2019年和2020年世界学术影响力Q1 中国期刊(排名第三)。学院参与主编的国际期刊《农民研究》持续多年在人类学、发展研究两个学科方向排名第一。科研与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可以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空间,也进一步吸引了更多优秀学者加入学院,为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师资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耕读教育产生重大政策影响

2020年7月15日,基于“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跨系“中国农村发展体验耕读大实习”和农村认知实践与行动育人实践,学院教师撰写的耕读教育政策建议《将耕读教育纳入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建议》获得中央领导的重要肯定性批示。学院教师受邀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教育部高度重视并作出具体部署,于2021年8月23日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11)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21-08-23) [2021-10-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109/t20210916_563719.html。,提出要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借此提高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质量,推进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耕读教育从最初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展的本科生“中国农村发展体验耕读大实习”和农村认知实践扩展为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全面参与的实践教育行动,已率先进入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耕读教育实践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深化了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拓展了耕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完善并创新了协同育人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在全国各地成立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耕读教育实践。

(四)主流媒体和社会高度关注

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文与发展学院的育人理念、育人过程和育人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刊发《彰显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16],2021年12月10日头版刊发《学术报国要做好调研基本功》[17],均对学院的学术研究和育人理念进行了详细报道。2019年,学院院长毕业致辞《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12)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叶敬忠院长在我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官网.(2019-06-24) [2021-10-25].http:∥cohd.cau.edu.cn/art/2019/6/24/art_8576_625495.html。倡导青年学子以普通人的视角,关注社会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并时刻保持纯朴纯真,倾听内心良知,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千余个新媒体平台广泛报道,阅读量达数亿次,同时被《见字如面4》(13)《见字如面4》关注贫富问题: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光明网.(2020-03-31) [2021-10-25].https:∥culture.gmw.cn/2020-03/31/content_33701778.htm。节目选作素材播出,被部分中小学选作阅读或考试材料。这一致辞被全国高校的青年学子和全国各地广大干部群众在写作和发言时广泛引用,时至今日,仍在持续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激发考生选择报考涉农高校、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和行动事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同类高校认可并借鉴学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得到了同类高校的认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捷克生命科学大学、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系)前来交流学习,借鉴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建设布局、学院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与此同时,河南省兰考县、四川省青神县与高县、浙江省开化县、安徽省天长市、江西省万载县、河北省易县、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等地政府部门专门向学院表达合作共建各类人才培养基地的意向。在2020年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论坛上,河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的社会科学学科代表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纷纷表达了来访交流学习的意愿。

五、结束语:以特点与特色推进涉农高校新文科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创新探索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显著地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增强了学院各专业和学科的吸引力,在同类高校及相关学科领域、国际同行以及社会层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这一突显涉农高校特点、彰显涉农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为涉农高校以及其他行业特色高校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为顺利推进涉农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体系中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需要深入挖掘和总结。

(一)目标定位与理路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紧密围绕“三农”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行动,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切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深耕的实践经验的开放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目标。这一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既充分彰显了涉农高校的特点,也积极回应了国家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对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积极探寻并确定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差异性赢得发展空间和主动权,实现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与众不同、非同寻常”。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的基础和底气,是在差异化策略中获得尊重与合法性的突破口,是把握自身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谓教研相长,在社会科学领域也不例外。

(二)教研相长与协同育人

在认识到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关键性和教研相长的关系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坚持“扎根田野、扎根乡村”的学风传统,深入田野乡村,既能对某一地区或某一主题领域长期坚守,也能将国家大发展、乡村大变迁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新主题、新课题,把研究做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充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开放协作,虚心学习中外先进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敢为人先、勤于实践、默默超越。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创新性地利用涉农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将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和特色成果转变为有利的育人条件,积极探索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涉农高校特色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之路。

(三)创新拓展与新文科建设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全面报告了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得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在评估反馈会上,外籍专家、爱丁堡大学原校长蒂莫西·迈克尔·马丁·奥谢(Timothy Michael Martin O’Shea)爵士认为,“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整体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发、使命清晰、视野开阔、措施明确,尤其是致力于社会发展、精准扶贫、留守人口等主题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特色鲜明”。评估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处长苏海佳高度赞扬学院的“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希望两校社会科学加强交流。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社会学组)对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进行了专项评估,评估结果为90.1分。评估组一致认为,担纲学位授权点的人文与发展学院“秉持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农村社会、基于人文本位构建和谐乡村的学术理念,围绕农村、农业和农民开展教学与研究,紧扣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重大主题,形成了有特色的学术路径……课程设计层次明显,特色突出……学术团队的交流活动质量高,跨学科特色明显,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坚持对标国内外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前沿位置……围绕国家发展变迁之下农业与农村社会的转型、乡土社会的文化适应、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以及中国发展变迁与国际发展框架、全球化互动与联系等主题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创新探索的涉农高校“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并将在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中不断开拓创新。2019年,“涉农高校彰显优势和特色的社会科学人才‘六位一体’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获批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21年,结合这一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和多年实践进一步总结凝练的成果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同年,在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支持下启动“涉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新文科建设探索中将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继续拓展育人的主体、资源及空间边界;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协作,探索涉农高校新文科发展前沿方向,培育学术、学科以及育人领域新的增长点。

概言之,涉农高校彰显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打造了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社会对“涉农高校”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偏见,对同类高校和其他行业高校均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为推进新文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常清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