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刻作品“秋山行”的创作及评析

2022-01-05艾越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秋山陶刻红叶

艾越巍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散点透视,创造意境,借物抒情,从而获得一种情景交融的感受。紫砂陶刻继承了中国绘画的这种特点,在对情景的刻画上,有着十分独特的表现力。作品“秋山行”描绘了一幅秋日山中“凉生疏树雨初收,山气沾衣翠欲流”之景。宏大的画面,精细的刻画,将整体的画面感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感叹即便只靠一柄刻刀,就可以具有如同画笔一般精细的表现力。

作品“秋山行”是一件紫砂兽面双耳方口花瓶,作为瓶面的主题装饰,首先就要考虑整个紫砂瓶面可供创作的空间大小,然后根据大小来设计构图。紫砂双耳方口瓶的瓶身结构简单,主要的形体轮廓变化集中在兽面双耳的部分,所以在瓶面部分是十分平整开阔的,上下之间左右的弧度曲线变化微弱,上下两端的瓶面角度虽然相差很大,但由于瓶体较高,上下瓶面的曲率变化同样不大,这就非常的接近普通绘画中的二维构图,只是由于瓶身中间宽,两头窄,需要考虑到刻画的画面在这一部分的变化,以免留出空位造成视觉的空洞效应。

基于传统绘画创作,“秋山行”聚焦在秋日游玩的风景画,小桥流水,红叶山松,远处绵延的山峦叠影,中间被浓雾遮盖得若隐若现。远近景的塑造、高低的落差、焦点的塑造都由整体的画面营造出来。按照现实的观景逻辑,从近处看必然是由低到高,从远处看则是由高到低,所以构图底部是近景、低景,顶部则应该是远景、高景。在整个主题的塑造中,秋是第一个需要刻画的元素。能够体现秋日的,第一联想到的必然是红叶,小桥、流水、红叶就构成了底部景色的全貌,先刻画层叠的岩石构成画面的基底,为桥梁提供一个稳固的基础。桥的两侧是红叶丛丛,桥下则是潺潺的流水。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构图中,岩石、红叶以及流水是自然存在的,刻画这些的线条要尽量使用曲线,刻刀可以中断,可以较为自由地发挥刀法的优势;而桥梁是人工的造物,其必然带有斧凿的痕迹,所以可以横平竖直,刻画的线条可以刻意规整,即便是曲线也应当显得有规律,下刀不能有断线,线条形成规律,如此奇正相互配合,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底部的画面刻画完成以后,就需要考虑将景色向上拓展,在山水画中,为了凸显画面的合理性,通常会将山峦底部的景物缩小,如此向上延伸,让人领略到山川高峦的宏大,而在眼前这件作品上,小桥流水的刻画占据了整个底部的空间,显然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刻画其背后的大山大概只能塑一块山壁罢了,上下之间的景色就需要进行一次画面的过渡。在情景刻画的合理性上,作品“秋山行”选择了山上常见的松树,由于松树挺拔、高耸,刻画松树画面会自然向上延展,而当我们站在树下观察树梢的时候,松树的背景往往就包含了天空,而当我们在山上这么做的时候,只要有一座山足够的高,也必然会纳入眼帘。陶刻创作中关于松树的刻画早已经相当成熟,只需要将其刻画得形象合理,使松树的树梢延伸到瓶面的中部,在这部分以留空留暗的手法,塑造出山中的烟雾。

现实中,由于水分蒸发,而风又被大山遮挡的时候,就会在山腰部分看到白色的雾气,这些雾气或浓或淡,正是游山时的一景,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这种景色所带来的感受之一,缭绕的云雾遮挡了山腰以下的部分,也就规避了底部刻画的比例问题,而在烟雾之上,则是高耸且遥远的山峰。山峰重峦叠嶂,向远处绵延不绝,其中的一部分也同样遮蔽在远处的云雾之中,这一下子就让画面延伸了出去,塑造了一个更加广大的空间。留空与阴影的刻画,在顶部的构图中形成虚实变化,局部构成了前景和后景,同时还通过云雾与山脚下的小桥流水连成一体,为秋日登山赏景的行为塑造出了完整性,在整体的情景刻画中,给予了观赏者不一样的体验,也为传统山水陶刻题材的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利用陶刻本身技艺的表现力,必将创造出更多全新的可能。

结语:作品“秋山行”刻画出了一幅独特的秋日胜景,利用紫砂陶刻特殊的技艺表现力,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局限,用合乎逻辑的构图与情景刻画,将创作主题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从结果来看,这样的创作是卓有成效的,是一次对传统美术的成功探索,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勇于创新,从而诞生了一件与众不同的陶刻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秋山陶刻红叶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姚红叶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叶拽:一片“红叶”带富一方百姓
秋日赏红叶
秋山
梅章甫
傅宇博??《秋山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