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上西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探讨

2022-01-05李鑫邹晶晶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不合理西药处方

李鑫,邹晶晶

(朝阳市中心医院药材科,辽宁 朝阳 122000)

临床合理用药是患者疾病得以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药物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治疗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疾病加重,耽误患者的治疗最佳时机,因此对用药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1]。合理用药是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病情以及药物之间的药理学理论,为患者选取最佳的药品与适宜的药物剂型,通过制定或者调整给药计划,达到有效、安全地防治疾病的目的[2]。目前临床上存在诸多的西药不合理使用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好转,本研究连续入选2019 年1—12 月未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300 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20 年1—12 月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300 张处方作为试验组,旨在探讨临床上西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给予相应的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入选2019 年1—12 月未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300 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20 年1—12 月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300 张处方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女141例,男159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8.62±1.05)岁;疾病类型:87 例呼吸系统疾病、76 例消化系统疾病、59 例神经系统疾病、43 例泌尿系统疾病、35 例循环系统疾病者。试验组女143 例,男157 例;年龄21~76 岁,平均年龄(48.61±1.02)岁;疾病类型:88 例呼吸系统疾病、75 例消化系统疾病、54 例神经系统疾病、46例泌尿系统疾病、37 例循环系统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用药管理: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处方,患者到药房窗口领取药物,然后根据医生告知的用药说明进行服药。试验组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①组建处方复查小组:由药剂科主任作为复查小组的组长,药剂科成员作为小组成员,对药剂科成员进行药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对于西药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都能够熟练掌握。对于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查,如果发现问题,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核查出现问题的地方,经过探讨确定正确的处方内容,然后再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医生培训,确保医生能够认识到错误之处的原因,在以后开具处方时能够安全正确[3]。②安全性用药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药品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管控,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告知上级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和有效期检查,对于会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要重点关注其质量,特别是对于同一批次的药品。对于需要药品联用时,要认真分析药品联用过程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联合用药,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4]。③药物管理:对于西药在进入药房之前进行分类管理,标明西药所属的类别,完善西药管理制度。药房管理人员要根据西药的厂家、功效、生产批号、保质期等进行认真记录、分类,特别是对于新入库的西药要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西药的特性注意存放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经常使用的药品要放在外侧或者明显的地方,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药品要不定期的查看有效期,避免过期使用。④加强立法执法,加强西药管理:对于非法进行广告、非法促销西药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绝不纵容。要长期坚持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⑤药物因素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开具不同的药物使用情况,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而且还会损害患者的身体,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需要加强药物因素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⑥加强对用药的指导和监管:医生应该主动询问患者的用药禁忌、过敏史、身体状况以及其他疾病情况,加强对于用药的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对症进行用药,并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5]。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治疗满意度:由护士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患者依据自己对于用药的情况和病情恢复情况填写调查表,其中十分满意为70~100 分;满意为40~69分;不满意为0~39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西药不合理用药及研究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西药治疗时间较短、服用方便、所需剂量较小,因此其临床使用情况普遍,但西药不合理用药现象也逐渐增多,如用法错误、用量错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多等,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损伤患者的身体。目前临床上对于西药合理应用的研究较为广泛,旨在减少西药不合理应用,并为合理用药提供应对措施。祝晓雨等[6]研究显示,门诊药房中不合理处方共29 094 份,包括不规范处方60.52%、用药不适宜处方3.71%、其他35.76%。唐慧芝等[7]研究显示,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用量超过说明书用量、书写潦草、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等,其中书写潦草和用法用量不合理最为多见。

3.2 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600 张处方中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法错误、抗生素滥用为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具体体现如下:①抗生素滥用: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抗生素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和相应的配伍禁忌各不相同。抗生素耐药性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随着抗生素使用的不适宜和使用过度,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病症无法得到有效治疗[8]。②重复用药:是指使用了具有功效相似或化学成分类似的药物,表现为临床实践中的重复用药[9]。③联合用药不当:在单独用药不能很好地治疗疾病时,一般临床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但由于部分医师对西药间的药物配比、特殊性质的掌握不是很熟悉,从而造成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西药联合用药发生不合理时,药物的疗效会下降、不良反应会随着增加,甚至会加重病情的恶化。④剂量不合理:剂量不合理表现为剂量不足或者剂量过大,若剂量不足则会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如果剂量过大也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过高,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出现上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不够重视药品管理的制度,对西药处方没有及时进行分类,从而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临床药师对西药知识掌握的不够熟悉,对于西药的用量和用法不能很好地掌握;或者部分西药调剂人员发放药品时没有秉持谨慎的态度,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对于相同名称但是不同规格的药物进行区分,从而增加了药品的出错率[10]。

3.3 合理用药管理对西药用药的规范作用

因为我国用药不合理而引发的医疗事故、医(护)患矛盾是近年来卫生事业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影响着人们对于卫生事业和医务工作者的信任感,因此如何规范西药的用药管理是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用药管理通过组建处方复查小组,保证药剂科中的小组成员能够严格履行工作责任,对开具的西药处方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把控西药处方质量;此外,对于西药的种类、药理作用、使用剂量认真核实;对医师开具的处方在进行核查时,若发现处方中出现用药错误时,及时沟通交流,对处方中的不合理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出差错的应对策略;对于药物联用,需要了解联用药物之间的药理作用,对于联用的方式不断优化,进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并且效果较为显著,规范作用较为明显,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了处方的规范性。

3.4 结论和不足

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为主要不合理用药原因,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需要加强西药合理用药的管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但是本文中并未就西药不合理用药原因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不良反应研究也不够全面,在今后会加大对于西药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全面探讨,旨在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不合理西药处方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人间处方
差评不合理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