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接骨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2-01-05梁斯维张发旻
梁斯维,张发旻
(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 茂名 525011)
掌指骨骨折是临床骨折常见的一种多发性损伤疾病,由于手部具有极其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故临床针对该类型骨折的手术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且手术治疗需要保证解剖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等。以往临床中常用的克氏针内固定术操作较为简单,通过肌腱滑动装置可减少组织粘连的风险,并对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较小,但是其稳定性较差,对骨骼固定度偏低,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而微型接骨板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促进骨折固定的材料之一,其固定性能较为可靠,有利于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便于患者及早开展术后功能康复活动[2],因此,该项手术方法近年来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讨微型接骨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对患者手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8~62岁,平均(38.79±3.43)岁;因交通事故致骨折13例,重物砸伤致骨折14例,高空坠落致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64岁,平均(39.21±3.65)岁;因交通事故致骨折10例,重物砸伤致骨折15例,高空坠落致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X线检查确诊者;外伤所致骨折者;骨折不超过2处者;无其他重度并发症,且意识清晰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骨质疏松者;骨折处肌腱完全断裂,且严重损伤神经和血管者;合并手术禁忌证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如下:患者呈仰卧位,行臂丛麻醉后,选取1 mm直径的克氏针,于患者骨折远端皮肤处作一纵行小切口以暴露骨折断端,自断端骨髓腔开始使用2枚克氏针经斜向掌指骨外侧,针尖偏向于指间关节面或掌骨头背面,克氏针需穿出皮肤、骨皮质,整复骨折后从远端将其在骨髓腔内近侧交叉穿入。进行单个克氏针内固定操作时,首先需将其两端做成尖锐状,经远处断端骨髓腔逆行穿入,经指端或指背处的皮肤穿出,骨折复位后于侧断端指骨基底处打入克氏针,克氏针穿出皮肤外的部分需剪断和折弯,避免发生意外。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接骨板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如下:患者呈仰卧位,经臂丛麻醉后,针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需在指背或手背处作弧形切口,切开肌腱旁筋膜;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可经患者的伤口处进入,清除骨折周围的血凝块或嵌入的软组织,尽量减少骨膜剥离量,保留仍有血运的骨折片,常规复位骨折端以达到解剖复位效果,于掌指骨背侧或侧方置入微型接骨板,打孔后置入微型螺钉固定。若为掌指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选择直形接骨板加压固定;通过螺钉对掌指骨头部或基底处的游离骨块或骨折碎块进行固定;针对掌指骨头部或基底处关节内骨折可进行L或T型接骨板固定。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骨折恢复优良率。依据美国手外科协会评分(TAFS)[4]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掌骨骨折恢复的优良率,优:2~5指掌指关节至指间(拇指掌关节至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220°;良:2~5指掌指关节至指间(拇指掌关节至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在180°~220°;差:2~5指掌指关节至指间(拇指掌关节至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180°。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②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③关节活动度与握力。采用X线检测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手掌总主动屈曲度;使患者手持握力器,嘱患者用最大力紧握,测3次,取其平均值。④生活质量。术前与术后6个月选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5]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及精神健康4项指标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⑤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恢复优良率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比较[例(%)]
2.2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 )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0 31.12±2.58 29.22±6.36 8.46±1.57 10.69±1.52观察组 30 35.25±2.64 32.75±5.48 6.25±1.33 7.15±1.48 t值 6.128 2.303 5.883 9.13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关节活动度与握力 与术后3个月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总主动屈曲度与握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与握力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与握力比较( ±s)
注:与术后3个月比,*P<0.05。
组别 例数 总主动屈曲度(°) 握力(kg)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 30 182.47±4.58 226.48±6.31* 39.55±2.45 43.61±2.32*观察组 30 182.52±4.61 252.65±6.45* 39.62±2.53 47.56±2.25*t值 0.042 15.886 0.109 6.694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生活质量 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及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 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 分)
注:与术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情感功能 精神健康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对照组 30 66.62±2.71 75.12±2.54# 63.42±2.42 73.26±2.43# 68.18±2.41 82.15±3.47# 67.82±2.65 83.36±2.45#观察组 30 66.58±2.65 87.56±2.38# 63.25±2.38 86.35±2.45# 68.12±2.38 90.34±3.22# 67.74±2.53 90.22±3.41#t值 0.058 19.575 0.274 20.777 0.097 9.476 0.120 8.94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并发症情况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复位骨折断端,促使掌指骨力线恢复正常和骨折愈合,以加速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克氏针内固定术主要通过肌腱滑动装置进行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稳固性相对较差,且维持原位固定难度较高,患者术后需长期应用辅助固定装置,这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延迟骨折愈合等并发症风险的增加,若发生软组织嵌入则会进一步影响复位效果,从而影响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开展[6]。
微型接骨板多为钛合金材质,其排异风险较小,利用螺钉连接骨皮质,对于骨折断端可产生强度适中的挤压,促进骨折断端解剖复位,且术中可清楚显露骨折处与周围组织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血管或肌腱损伤,若有损伤情况可直接进行修复处理,便于患者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且不需进行外固定辅助治疗;但由于微型接骨板手术较为复杂且术中需切开肌腱旁筋膜,致使手术时间较克氏针内固定术长,且出血量更多[7]。此外,微型接骨板无需穿透皮肤组织,故对皮肤的不良刺激性更小,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掌指骨骨折应以良好的解剖复位为主要治疗原则,微型接骨板可在解剖复位的基础上增强骨质的稳定性,且不易破坏机体的关节面,可尽快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等。且微型接骨板体积小、质量轻、塑性形高,对骨折周围的神经、肌腱及肌肉等组织无较大损伤,不会影响骨折端正常血运,可在骨融合面处提供合适的强度与压力,对机体骨折愈合有着促进作用,且微型接骨板可在骨折端适当增加一定压力,避免发生骨折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有效促进了关节活动度和握力的恢复,改善手部功能[9-10]。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总主动屈曲度与握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可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微型接骨板治疗中所用的器械较为复杂,并需将软组织切开和剥离处理,有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故在手术期间需要更加谨慎,以保证手术效果与安全性。
据研究报道,掌指骨骨折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手部功能不可逆的障碍,使患者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11]。在本次研究中,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及精神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微型接骨板用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分析原因在于,微型接骨板术中可直观地看到骨折处与骨折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利于进行更好的解剖复位,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降低对软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掌指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接骨板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改善手部功能,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