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索

2022-01-03张秀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张秀芳

摘要:在人们的沟通交流中,语言表达尤为重要。合理组织和表达语言,有利于快速传递信息,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丰富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提升综合素质,未来的全方位发展,都是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灵活采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善于说话和表达自己。

一、注重教师示范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带动和指导,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极大的影响到小学生们。首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避免对教材的简单重复,枯燥无味的说教,漫无边际的神侃。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的转化给学生们,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更好的感知和领悟。作为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是必要的,另外要语言优美,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好自身的教学语言,做出表率。

其次,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让他们敢说、勤说、会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平时要有意识的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有利条件,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学生才会积极的进行语言沟通。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里,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学生之间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差异性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与观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小学生能力相对薄弱的,要尽量选择难度低,可以更好建立其自信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在学生沟通中,注意发掘学生的优点和短处,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

二、善于利用阅读机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阅读能力影响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教学是相互促进的。语文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设置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融入课堂。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慢慢感受和理解,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阅读所得进行描述,加深文章理解。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促进文章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并对其他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比如,课前设置三分钟演讲,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让学生养成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教师可以将阅读、语言表达、实际生活进行连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从而从书本到实际,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材料,创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提供氛围,感化学生,在情感交融处渗透语言表达,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写作教学训练,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一篇优秀的作文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語言素养,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训练,来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训练中,有很多写作文套路,老师可以将其套路的招式拆解出来,训练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两者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通过收集一些精彩美妙的词语,进行语言积累。可以是报刊书籍、来源于生活等,都是写作素材,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工具。

又比如,通过写日记加强练笔。将个人的喜怒哀乐倾诉到日记本中,长此以往,日记本越来越厚,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适应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变巧妙。经常写日记,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变强了;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构思,捕捉灵感,让学生有了酝酿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好作文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论修改,经常这样做,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也可以更好的写好作文;引导小学生养成爱整理的好习惯,比如整理日记、周记和作文,装订成册,经常翻翻,吸取写作经验,总结语言表达方法,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合理利用其他资源,拓宽语言训练视野

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中,学校可以合理利用其他资源,来拓宽语言训练视野。比如,结合家庭和社会一起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与家长们常沟通联系,在生活中挖掘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家长积极和学校配合,监督和指引小学生的日常文明用语、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课堂内外,小学生都适时的得到指导和引领,必然会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多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情感,锻炼学生乐观开朗的健康性格,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将口语交际延伸到社会、人类、自然等更广阔的天地之中。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口语实践活动,适当布置交际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引导学生谈论热点话题等,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更多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好的促进其他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小学阶段作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教师要灵活采用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引导和培养,奠定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07):158-159.

[2]黄清梅.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落实“指向语言表达”[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2):19.

[3]张武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8):74-75.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