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2022-01-03李辉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德育工作

李辉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经历的人情世故较少,对待事物的看法略显幼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思想与性格,小学教师作为孩子求学道路上的第一位领路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综合发展,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为此,本文结合自身在小学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对小学班主任有效展开德育工作展开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小学生内心深处都会蕴藏着一份善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来也有着一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作为学生思想启蒙的老师要把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种子让他发芽长大,让他用这份善良去温暖着每一位人。因此,教师的工作不单单是传道受业解惑,更要教育学生立德,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为学生未来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他们拥有一个正确的三观价值。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德育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阶段的教师而言,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好坏时,往往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养的标准,这与我们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大相径庭。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识字,更要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文化没素质的人群,这一问题的出现的基本原因就是学校在教育阶段没有给予德育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却不能为民所想,为国所用。

2.班主任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不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还是学生的教育者,教育学生读书识字的工作已经很繁重,再加上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导致班主任的工作任务量较重。同样因为学生处于幼龄阶段,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班主任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进而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更多的精力展开德育工作。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考

1.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教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为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教师时,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按照学校要求的规章制度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导。其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班级中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来规范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例如在班级举行大扫除时,教师应该主动的加入到学生的劳动当中,与学生共同进行劳务活动,通过这一过程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也融入到了学生的团体当中,了解到每位同学基本情况,为以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同样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更乐意进行劳务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

2.通过课堂上的情景模拟,让学生铭记于心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受教育的主要时间便是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授一些中国优良传统美德的相关故事,例如孔融让梨。通过讲授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能够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同样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这一故事的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还原最初的真实场景,扮演孔融的角色能够起到把歉然这一传统美德铭记于心的作用,扮演孔融兄弟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发出反思,进而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和孔融一样,懂得谦让。通过这一故事宣传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我国的传统优良品质的学习当中。

3.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更好的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随着当下德育教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的学习中对于德育的教育并不重视,导致教师只是作为知识的搬运工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基于此状况下教师需要将相关德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校园里,会有清洁人员,我们看到别随手丢弃的垃圾要主动提醒他捡起来,或者是自己捡起来扔掉,这是对于清洁人员的尊重。

4.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及到班主任的任务繁重,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孩子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而且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校起着引导性作用,家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人父母,更应该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家是温馨的港湾。根据笔者的实验调查顯示,一个家庭幸福的学生,往往身心更为健康。因此家长要经常与学校沟通,多去学校看望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有一个优良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开展相关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感受到优良的社会风气,以便更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绍凯.构建模式区域引领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辽宁教育, 2013 (6x) .

[2]李曼.论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教育家, 2004 (7) .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德育工作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