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写结合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化

2022-01-03李浩杰 王彩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效化读写结合语文教学

李浩杰 王彩

摘要:读写结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教学设计、教学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如何利用读写结合实现教学高效化,并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读写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写促读,另一种是以读促写。结合研究结果,文章简要阐述了基于读写结合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化的具体措施:①加强课内课外阅读指导,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②鉴赏阅读材料中的“美”,通过仿写“据为己有”;③立足文本续写故事,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作,这样可以实现“输入知识”与“输出知识”的良性循环,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达到“1+1>2”的教学效果,是推动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手段。就现下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读写结合缺乏深度研究,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基于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高效化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拙见。

一、读写结合的常见形式

(一)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主要是指用写作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其中,写作是手段,阅读是目的。具體来说,在阅读课上,教师让学生以“写”的方式去读,比如写读后感,仿写等,通过“写”这种途径汲取作者的写作技巧、方法,体验作者的情感[1]。这样的读写结合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与“以写促读”相反,这里的“写”是目的而“读”是手段。众所周知,阅读是知识输入而写作是输出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当输入知识后才能输出知识。所以,在写作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积累,通过阅读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感受优秀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写作技巧、立意选择等,然后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在摸索、借鉴和实践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基于读写结合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课内课外阅读指导,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阅读是输入语言知识,写作是输出语言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有效输出。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为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奠定素材基础。第一,课内阅读指导。语文教材上的文本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具有正能量和教育意义,有些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经典的写作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分析课本上的内容以外还可以拓展讲解更多的知识,如阅读《朱德的扁担》一课,可以拓展讲解有关朱德的其它故事。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又如,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草船借箭》,教师可以拓展讲解关于诸葛亮、周瑜、曹操的其它故事,如诸葛亮使用空城计,曹操杀杨修、杀华佗等。这些资源的引进不仅能够拓宽学生阅读深度,又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第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经常被教师忽视的一部分。读写结合视角下,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并加强指导。例如,以学生兴趣爱好为着力点给他们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或者围绕课文内容推荐名著,传授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双重提升。

(二)鉴赏阅读材料中的“美”,通过仿写“据为己有”

写作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同样是写一件事,有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精彩、生动,而有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乏味、枯燥。就当前小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同流水账,不具有美感。读写结合视域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鉴赏阅读材料中的“美”,或是语言美、或是意境美、或是情感美,然后以仿写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作者的写作技巧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实现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共同提升[2]。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文中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鱼成群结队……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这句话,就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指导学生对这段话进行仿写,这样就能让他们理解并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揣摩语言表达技巧,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文本阅读深度,提升阅读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其写作水平。除了仿写句子以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仿写文本结构,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这类读写结合形式既可以拓宽学生文本阅读深度,还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对于提升其写作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立足文本续写故事,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续写是一种常见的读写结合方式,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很多课文作者使用了“留白”艺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指导学生去填充。续写故事需要学生忠于原文,这样才能保证剧情合理,结构衔接自然。所以,学生要想有效续写故事,必须要深入阅读原文,将故事情节梳理清楚,把握好人物特点。与此同时,还要合理地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创编。由此可见,指导学生续写故事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深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实现他们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3]。以《穷人》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之后续写一个结尾。通过对这个文本的续写,他们的阅读深度得到拓宽,而且写作兴趣被唤醒,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大局意识,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的方式实现资源合理化分配,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以及仿写、续写训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共同提升,从而推动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峰.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44-46.

[2]范晓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21):69-70.

[3]杜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7(11):87-89.

猜你喜欢

高效化读写结合语文教学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增效肥料——推动肥料高效化利用
地下密闭结构内高效化爆实验技术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